第2010章
秦政分析道:
「皇帝未必没看出她的心思,不过夺的是他兄弟子嗣的权柄,他也就没那么在意了。搜索本文首发: 今晚吃鸡 皇后无子,她也没有武周皇帝那般篡位的本事,颠覆不了自家江山。」
扶苏很是认同:
「未来挨骂也是皇后挨骂,明明是帝后二人一起商量出来的策略,但皇后揽权就会被骂牝鸡司晨,和他这早死的皇帝没有关系。」
秦政回忆了一下皇后的作风:
「她最近有些急了,皇帝给了她很多压力。」
皇帝应该有故意在她跟前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隐晦地提点她防备六皇子等人。这样即便皇帝自己没空收拾侄子们,也有皇后帮他出面。
最近朝中经常有臣子弹劾后宫干政,便是因为皇后的动作越来越大。
可照秦政看来,皇帝还真没病到管不住后宫的程度。他不管不就是默许?对外还要假装是皇后一人的行为,典型的既要又要。
都是当过皇帝的人,谁不知道谁。
一个皇帝的权柄有多大,父子俩是能感受出来的。哪怕老皇帝在面对文人士大夫的时候话语权不足,也不影响他对后宫女眷的绝对支配权。
甚至越是在前朝占不到上风,就越要在后宫做那个掌控一切的天。
扶苏念头一转:
「皇帝比皇后精明一些,留着他只会布置更多的后手,不知道还会撺掇皇后做出什么事情来。阿父,你看呢?」
秦政提醒儿子:
「他对宫中的掌控较深,不要轻举妄动。」
除非有把握不被发现。
扶苏太喜欢干脆利落地解决问题了,慢吞吞跟你玩阴谋费时费力。尤其是实力上去之后,越发不耐烦徐徐图之。
秦政以前觉得儿子行事隐忍、暗中筹谋,更像庄襄王一些。后来发现这小子纯粹是没条件简单粗暴地硬刚,一旦有条件了,他才不跟你玩弯弯绕绕的。
但仔细想想,秦王不都是这样?
孝公在得到商鞅之前,也挺沉稳克制的,后来大秦就开始出去打人了。庄襄王更甚,在赵国的时候有多谦逊,当上秦王后打赵国就打得有多狠。
始皇帝自己同样是这种画风,大一统前还会玩点阴谋手段,委婉地达成目的。大一统后直接不装了,政令多是强行推下去的。
所以好像也没资格说儿子哪里不好。
秦政选择转移话题:
「皇帝时日无多,不必动他,他自会早早离世。」
扶苏有些意外:
「阿父看出什么了?」
秦政答道:
「他眉宇间有死气。」
可能是属于神明的能力在一点点觉醒和领悟,秦政现在能够观人气运了。
以前也能,却是要通过玄学手段。比如施展望气之术,或者进行掐算。看得倒也很准,只是没现在这么方便。
毕竟现在看一眼就看出来,以前还得算一算。而且现在只会比以前更精准,秦政偶尔还能看到规则中的命运线。
能看到命运线,是一种相当高维的手段了。能看到就可以想办法拨弄,掌控他人的命运。
假如秦政找到了拨动命运线的办法,他完全可以随手调整任何一个人的命运走向,控制他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死,什么时候成功什么时候失败。
这已经是法则层面的攻击了,寻常人如何抵挡?
秦政因此察觉到了危险。
没有限制的能力只会滋长傲慢,神明会越来越藐视凡人,将他们当成可以随意操控的傀儡。
秦政有时候觉得这也没什么,他以前当皇帝的时候,也是随便操控别人的命运。只不过手法没有这么粗暴,都是通过权柄来达成目的。
但是回头看看儿子。
爱子和许多年前没有什么不同,他依然对生活怀抱着热忱,会换位思考帮那些受困在主神空间的玩家达成心愿后再送他们离开。
无论是当皇帝还是当神明,都没有改变扶苏的心态。对他来说好像成神只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达成之后就不在意了,也不是很爱用神明的能力。
秦政就觉得,他应该克制一下,别让自己被那些冷漠的心态同化了。
如果他变成那种不近人情的神灵,那么和洪荒故事里以身合道的鸿钧有什么区别?鸿钧没有牵挂,无所谓是否成为天道化身,他还是很有牵挂的。
自己要是“以万物为刍狗”了,阿苏得有多难过?
秦政于是将属于神灵的能力封印了起来,放在一边。他觉得自己现在不适合接触这些东西,等以后再说吧。
扶苏见父亲说完一句,就很长时间没有回复,有些奇怪。
「阿父?」
秦政回过神来:
「我在。」
扶苏没有察觉到不对,开心地和阿父分享他刚刚想出来的坏主意。
扶苏说:
「阿父你说皇帝身上缠了死气,我就突然想起来了。本朝新年也在冬月初一,虽然没有寒冬腊月那么冷,也好不到哪里去。新年要祭祀天地,皇帝那身子骨恐怕撑不住。」
冬月就是十一月,农历十一月大概就是公历十二月初。在南方还不算很冷,但是本朝皇城在北方燕京。
所以皇帝要顶着寒风去祭祀,本来祭祀就比较累人,折腾完不生病就怪了。
秦政说皇帝身上带了死气,时日无多,扶苏一下子就联想起了这件事。他怀疑皇帝可能就是在一个多月后的祭祀中受寒受累,彻底一病不起的。
扶苏觉得可以在这个祭祀上做文章。
以前他们是活人的时候,搞祭祀还得庄严肃穆一些。毕竟活人不敢做什么太不敬鬼神的事,还是有所顾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