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1章

没别的原因,就是短短时间里,皇都附近的百姓就尝到了甜头。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他们发现扶苏上位之后,自己的日子猛地一下子就变好过了。想到要是扶苏离开之后,自己还要继续过之前的苦日子,就没有忍住。

百姓都是很淳朴的,他们只想日子少苦一点,多甜一点。

扶苏没让他们在外头跪着,安排了人去阻拦。不过用处不大,直到他放出话来表示自己不会半路撂挑子不干,百姓们才肯陆陆续续回家去。

但这也坚定了扶苏要尽快改革的决心,天底下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受那些武林人士侵扰。

南派的好歹只是要多交点保护费,偶尔会遇到学了点三脚猫功夫的所谓武林人士,不讲理地用武力值欺负人。

北派这边还叠加了邪教,才是真的苦不堪言。很多邪教都有些奇奇怪怪的邪恶风俗,抓人去祭祀都属于低级操作了。

扶苏直接以朝廷名义先禁了淫祀。

北派的小邪教在北境战场上死伤惨重,因为他们比起少林寺和南派人士更好欺负一些。胡人也知道柿子要挑软的捏,当然会优先追着他们打。

这些堪称北派毒瘤的存在,对统治者而言自然是越少越好。

所以扶苏不仅没有去帮忙,还私底下引导了一番。不然光靠北胡的打法,很难让邪教都被打残。

打残之后,就更没有反抗之力了。

这个时候朝廷再派兵清剿邪教,就会顺利很多。士兵中还有奉天门弟子和兵马俑随行,哪怕遇到了武功略高一筹的江湖高手也不怕。

朝廷清理北派邪教的行为,自然引起了少林寺和依附于少林的其他世家警惕。不过扶苏打的旗号光明正大,拿那些邪教的骇人行径说事,就让这群人说不出什么了。

仔细一想,那群邪教是挺过分的。

但是人一旦退让,以后等着他的就是无限的退让。

今天他们能够因为邪教丧心病狂的行为选择默认朝廷的处置,以后朝廷再找出他们用别的法子迫害百姓的事情,他们也只能继续接受。

北派世家难道就很清白吗?地主阶级就没有几个是完完全全遵纪守法的。

不过到那个时候,即便他们不肯接受朝廷的处置,朝廷也有足够的实力镇压他们的反抗。

扶苏并不着急。

先把朝廷的武学苗子训练起来,顺便吸纳南派和北派一些比较正直的侠士,成为官方的武林团队。

光靠奉天门远远不够,需要更多的人协助才行。

南派中其实也有欺压百姓的,不过做得会比北派收敛一些。而且大部分门派要脸,也不会太过分。

捏着他们的软肋,引导他们改变作风就行了。比如利用名声,让他们主动舍弃太过嚣张跋扈目无法纪的弟子。

守法的概念本来就要通过时间的推移才能慢慢深入人心,急不来。

父子俩也不着急。

扶苏翻着武林团队的名单:

“三清观派了好几个弟子前来,说是要支援我们。”

难得武林人士当皇帝,都是自己人,而且还是声望极佳的正道魁首。三清观的观主认为还是要给奉天门一些面子的,顺便还能加深秦门主的威望。

这样以后武林同道遇到事情,就会第一反应找秦门主主持大局,而不是麻烦他们。尤其是秦门主都成皇帝了,当主事人更加名正言顺。

人家如今可是武林和朝堂两块区域的共同魁首——

哦你问北派?北派就剩个少林寺了。少林寺名声大跌,没有资格竞选武林魁首之位。

倒是也有人觉得秦扶苏当了皇帝,是背叛了武林。他们混江湖的就应该和朝廷割席,怎么还能跑去主动加入?

但这样的人到底是少数。

之前扶苏的铺垫做的好,大家都承了他的情。光解药那次,就相当于他救了众人一命,救命之恩总不能还横眉冷对吧?

后续扶苏再以朝廷的名义,妥善处理了几次武林纷争,叫各家心服口服。时间长了,也就没人再揪着这点不放了。

人都是有惯性思维的,习惯了大秦这个新生的王朝是个朝廷和武林合二为一的势力,渐渐也就不觉得它是外人了。

只是要消解江湖人士和寻常百姓之间的隔阂,还任重道远。

扶苏琢磨出了一个缺德的主意:

“用好名声把他们架起来。”

这招还是他小时候,父亲对他用的。

当时咸阳都传他是个特别关爱弟妹的长兄,大家见到他都这么夸。没办法,扶苏只好努力表现,免得旁人发现他和传闻里不一样后,会觉得他不过如此、王上的继承人选得不好。

现在换扶苏套路其他人了。

他派人去到处吹嘘三清观的道长们有多人品高尚,这个阶段还不算捧杀,因为那些道长确实很注重自己的德行修养。

不过这样的传闻出来之后,三清观弟子

出门就难免开始注意起来。他们会时时刻刻要求自己,不能做一些有辱师门名望的事情,努力当一个高尚的人。

在三清观身上颇见成效后,扶苏又扭头去安排人吹捧下一个。

大部分人遇到别人吹捧“您真是个品德高尚的人”时,其实都会下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努力往上靠。

尤其是自己不需要太过费劲,只要在平时的生活中稍微注意一点,就能符合旁人的夸赞时,会更有动力。

头脑简单的人会更吃这套。

就像老师总爱夸小孩子“你真讲文明礼貌,每次都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而不是随便乱丢”,小孩子就会认真践行,以后每次丢垃圾都得先找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