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9章
南派武林不去侵扰百姓,主要是因为忙着查奸细和准备大战,没空折腾那些。搜索本文首发: 今晚吃鸡
不过扶苏上台之后确实不会再放任江湖人乱搞,这么说也不算错。
老百姓一听,期待值再次拔高。
奉天门居然还能约束武林人士吗?还有这等好事?!
这么看来,让这种出身武林的人当皇帝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他们自己就能打,自然不怕其他武林门派,还能反过来管束对方。
不像之前的朝廷,自己都要在武林人跟前忍气吞声。指望他们管束武林是不可能的,不被武林管都已经很争气了。
文臣对这个回答也很满意。
他最后提出了一个质疑:
“这些都是你的一家之言,你怎么确定他当上皇帝之后不会改?有些人掌握了权柄就会变得面目全非,若到时他翻脸不认人怎么办?”
洪成大义凛然地说:
“若真有那一日,我老洪绝对不会坐视不理!我能灭王朝一次,也能灭第二次!”
旁边的百姓立刻喝彩:
“好!”
有这样义薄云天的大将军在,他们还怕什么?
文臣:……
文臣倒抽一口凉气,心里琢磨洪成这话到底是自由发挥还是上头那位教的。可别是他自由发挥啊,这么犯忌讳的话也敢说,真是不怕死。
在朝堂上混久了的老油条可太知道上位者忌惮什么了,掌握兵权还敢扬言“我能随时推翻你”,简直是嫌命长。
洪成自己却不觉得有什么。
他是个耿直的汉子,这句话确确实实是他的真心话。
如果奉天门主当上皇帝之后对百姓不好,他是不会继续追随这样的老大的。哪怕对方再厉害,他也会用尽手段将人拉下马去,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洪成自觉自己行得端坐得正,也不怕什么朝廷迫害。他并未意识到自己这么说会引起皇帝的忌惮,毕竟他没当过官,压根没有朝堂嗅觉。
旁边的起义军首领们也没意识到哪里不对劲,还夸了一句洪成好样的。
但也就是夸奖和钦佩了。
让他们跟洪成一样他们是不肯的,好不容易搏到了一个从龙之功,他们可舍不得推出去。
和新皇对着干对他们没好处,自己老老实实当个富贵大官不香吗?
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达则兼济天下,越是有钱越容易吝啬。只想守好自己的地位钱财,很难有为了百姓抛弃一切从头再来的觉悟。
秦政看完都城那边传来的信件。
文官把一切都记录在册,最后隐晦地提了一句洪成说的话。那话有些大逆不道了,他不敢直接记录。
秦政看完却并不生气:
“如洪卿这般的人,世间罕见。”
别人都自私,这是天性,没什么好指摘的。要求所有人都当圣人那才是离谱,强人所难。
这样的现状只会显得大公无私的人非常伟大,更叫人钦佩。
扶苏轻轻一笑:
“虽然洪卿为人正直,但他确实也没有推翻大秦的本事。”
就算洪成有那个本事,父子俩也不会忌惮他。何况他那点人手资本,实在是没可能成事。
如果连这都要心生芥蒂的话,也实在太小肚鸡肠了。
扶苏吩咐人去准备船只:
“臣属已经将戏台子搭好,也该我们回去把最后的大戏补上了。”
洪成他们已经在过来的路上,到时候会再三邀请他们前去都城主持大局。他们需要推让一番,走个三请三让的流程,再启程去皇都。
不过船只之类的行囊可以提前备好,以免耽误时间。反正史官也不会记录得那么详细,大面上过得去就行了。
数日后,起义军抵达奉天门的临时驻地,几位首领亲自邀请秦门主接手皇位。
扶苏谢绝了他们的好意:
“在下才疏德浅,恐怕难当大任。”
秦政在旁边喝茶看戏。
他家太子才是不疏的,德倒是确实有点浅。以后这群人就知道了,这话虽是谦辞,却只谦了一半。
保不齐未来太子就要理直气壮地表示——“朕都说过朕缺德了,你们不是应该早就有心理准备了吗?你当朕跟你开玩笑呢?”
秦政唇角微扬,很期待那样的场面。
第289章 陛下和太子父慈子孝的一天
经过了三请三让的流程,扶苏终于松口跟着起义军首领前往了皇都。
但嘴上还是要说自己只是不忍民生多艰,所以才过去主持一下大局。如果诸位发现了更适合当皇帝的人,他会主动退位让贤。
这都是场面话。
南派的武林人士们一脸懵逼地目送秦门主离开,不知道为什么起义军突然就把老皇帝杀了,然后突然又决定让秦门主来当新皇。
他们这是
错过了多少剧情?
商会少主一把抓住五当家:
“小五,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呗!”
五当家与有荣焉地挺起胸膛:
“还能怎么回事?就是我大哥他天命所归,老天爷都觉得他能当皇帝!”
商会少主:?
你这剧情怎么进展得比起义军还快?
少主抓着她问了半天,终于问明白情况了。
五当家很懂言语润色。
她知道自家大哥在装文化人,所以也不提大哥以前是个粗人这件事。只大肆鼓吹自家大哥以前就很优秀,战斗力超群,头脑也很聪明,一直在蛰伏等待时机。
五当家直接把扶苏形容成一个胸有乾坤的人,说他之前不在江湖上露面,那是为人低调。后来露面,是意识到时机成熟,这才出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