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7章

对方定然有别的安排,比如白天或者傍晚某个时候,把少门主的尸首安置到其他位置,引起恐慌,破坏寿宴。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如果扶苏是他的话,应该会选择傍晚甚至入夜后光线昏暗的时候,把尸体塞到堆放贺礼的地方。

明日的寿宴上,老庄主为了给诸位武林同道面子,是会一项项展示他们赠送的礼物的。到时候尸体被发现,一定会最大程度破坏这次的寿宴。

凶手的安排不一定和扶苏想的一样,但是应该大差不差。

山庄提前开始找人,打乱了凶手的计划。凶手不得已选择紧急抛尸,那么他就会在附近找一个足够隐蔽的位置。

之所以在附近,是因为时间紧。而且山庄里到处都在搜人,他也怕自己带着个尸体到处乱跑会被人看到。

思及此,扶苏问道:

“他的据点可是距离那桥不远?”

大庄主点头:

“就在那附近。”

扶苏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所以凶手并不是带着尸体跑到河边,把尸体先找个地方暂藏,然后自己在河边观察是否有人。他的据点就在附近,他可以直接先去河边看,确定没人了再去搬尸体。

这样确实更稳妥一点,避免尸体放在暂藏的位置会被人偶然找到。

大庄主有些懊恼:

“早知如此,之前去寻人的时候就应该手段强硬些。”

他们江湖人以前的行事风格其实就是偏强硬的,遇到这种情况,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人捉住再审问。

若是抓错了人,赔礼道歉就是。要是没抓错呢,正好,也避免人跑了。

但是最近到底临近寿宴,庄内行事风格就没那么不管不顾了。大家想表现得文明一些,来个先礼后兵,结果反而搞砸了事情。

大庄主就觉得,他们这种大老粗还是别学文化人了。画虎不成反类犬,现在凶手也没抓住,还得面对受害人家属的全部怒火。

要是当时抓住了人,好歹还有个能分摊火力的对象。

而且也能逼问对方为什么要对少门主动手,或许是少门主和人结了怨呢?若是如此,就不太能怪山庄了。

少门主与人结怨,闹成现在这个。虽然山庄也有监管不力的错处,但少门主折腾出来的事情坏了老庄主的寿宴,这在江湖人看来就是扯平了。

扶苏定定地看着大庄主:

“你这个想法,恐怕不太好。”

大庄主愣了一下,也反应过来了。

无论如何少门主是受害者,他这么想确实不合适。搞得好像对方被杀害是活该一样,明明事情还没定论。

倘若他真是因为作风问题被害,那确实是他活该。可现在一切还未查明,先预设对方不是什么好人,就不太合适了。

倒不是道德方面的问题,而是大庄主用这个态度去和长刀门的人交涉,只会火上浇油。

大庄主苦笑了一下:

“我活了几十年,倒是不如你个年轻人懂人情世故。”

难怪之前长刀门的人对他态度很差。

恐怕他虽然全程赔礼道歉,细微之处却透出了一丝不服,甚至是怨怼长刀门自己惹了仇人害得他家寿宴出这种状况。

门主夫人是个细心的女子,定然发现了端倪。只是不好发作,便故意开口指责东河山庄这个活动承办方做得不好。

秦政一针见血:

“北胡若是为了挑拨南派武林来的,你们如今的矛盾激化,对他们来说便是已经初见成效了。”

大庄主心中一凛:

“阁下所言甚是!”

他们居然在发现了北胡人是罪魁祸首之后,依然走进了这个圈套。没想到几十年过去,北胡竟从不懂阴谋诡计的粗蛮之辈,变得如此工于心计了。

扶苏听着大庄主气愤的谴责,心中有些无语。

他感慨道:

“庄主真是性情中人。”

大庄主拱手:

“谬赞了。”

扶苏:……孤不是在夸你!

扶苏主要不理解的点在于,大庄主好像已经接手山庄十来年了,结果为人处世还是有这么多瑕疵。

可见要么是东河山庄地位高,让他可以不太在意自己的情商高低、不怕得罪人。要么就是江湖人普遍如此,大家情商都低,也便都不计较这些细枝末节了。

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则是武林人士似乎天然对北胡存在一种轻蔑的态度。

当然,这是中原人的通病。

中原最爱把四方叫做蛮夷,高高在上地鄙夷审视他们。打得过蛮夷的时候,优越感极强;打不过蛮夷的时候,依然抱着优越感谴责他们。

扶苏自己也有这个毛病,也就不多说什么了。但是战略上你可以藐视敌人,战术上好歹得重视一下吧?

扶苏看着抱怨过“北胡诡计多端”之后就将之斥为雕虫小技

,起身说要去和长刀门的人修复关系,便直接告辞离开的大庄主,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所以,怎么反击北胡?

大庄主光想着修复关系,不落入北胡的圈套,其他的就没有了。反击的方案没有,预防北胡再次作乱的方案也没有,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扶苏无语住了:

“阿父。”

秦政拍了拍他的肩膀:

“江湖人士脑子一根筋,对朝廷来说是件好事。”

扶苏端起蜜水喝了一口顺顺气:

“难怪朝廷管不了武林就不怎么管了,就这么一群人,不管其实也没什么要紧的。”

对于一个得过且过的皇帝来讲,这种并不能闹出太大麻烦的武林,既然解决不了,那么放着其实危害也不是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