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4章
三清观弟子默默往后退了退,心里祈祷秦门主能查出点蛛丝马迹来。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不是他喜欢退缩,实在是少门主得罪的人太多了。那么多人,他怎么分辨到底是谁干的?简直是难为他!
复杂的案子实在太烧脑细胞了,这位道长现在只想当甩手掌柜。
他以前断案遇到的都是仇家比较少的,这样就不用他来做选择了。受害人家属自己就会认定是谁干的,他出来当个吉祥物就行。
这次受害人抓着他,问他觉得是谁干的。
他哪里敢说?说错了不是得罪人吗?得罪人还是次要的,诬赖了好人,他良心上过不去。
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下。
扶苏用丝帕捏着一根头发飞了回来:
“诸位且看,这根发丝似乎是凶手不慎留下的。我见它卷曲粗黑,仿佛不像庄中客人的头发。”
女医上前定睛一看:
“这是头发不错,并非是胡须或别的毛发。”
要是其他部位的,卷曲很正常。好多人头发是直的,但是胡须长了却会弯曲。
卷发在武侠世界比较少见,至少中原人里少有卷发。尤其头发还比较粗黑,让他们很快就联想到了另一批人。
有人惊呼一声:
“不会是北胡人的头发吧?!”
众人静默了下来。
居然牵扯到了域外的胡人,那情况就复杂起来了。
他们南派距离北境十分遥远,中间还隔着北派的地界。老庄主设宴都没请少林寺,更何况其他北派宗门,宗内就更没有北方人存在了。
这胡人是哪里来的?
扶苏将丝帕交给女医细细分辨:
“诸位,我有一个猜想。”
听说东河山庄老庄主德高望重,也没有什么仇家。如果有谁实在恨少门主,应当也会在寿宴结束之后再动手。
南派里没人会故意坏他宴会,北派也不至于这么干,除非想和南派彻底撕破脸皮。
所以,动手的人一定别有所图。
第284章 秦政:朕的太子绝对是个乌鸦嘴
秦政狐疑地看着那根头发。
其实他有点怀疑那是他家太子偷偷塞进去的,就是为了提前挑起武林和北胡的矛盾。
但是回忆了一下,太子好像没有机会接触到卷毛人士。所以他不可能提前准备好毛发,在这种时候拿出来嫁祸。
所以应该还是北胡人动的手。
扶苏偏头看向父亲,有些不解。阿父方才那个眼神是什么意思?
秦政淡定地回望,假装刚刚没有怀疑过自家儿子偷偷搞小动作。
扶苏也没在意,继续和众人分析:
“我原就在思考,谁会如此不给老庄主面子,非要在寿宴前‘寻仇’。如今看来,凶手并非南方人士,甚至都不是我中原人。”
长刀门门主迟疑了一下:
“可是也未曾听说我儿以前与北胡女子有过来往啊。”
扶苏顿了顿,心道这位门主倒是对他儿子的德性很有逼数。
他说道:
“恐怕并非是寻仇。”
在场的聪明人不少,他们很快就明白了扶苏的意思。
“你是说,北胡故意想要挑拨南派武林内乱?”
扶苏颔首。
就有人想反驳“怎么可能”,北胡人和他们离得那么远,放着好好的北派武林不去对付,大老远跑来针对南派?
但仔细一想,就发现扶苏说的是有道理的。
他们真的只挑拨了南派吗?
这件事还得过一段时间才能确定,毕竟他们这边出命案的消息也得过一段时间才传得出去。类比可得,如果北派发生问题了,也得以后才能听说。
而且前提是北派意识到这是北胡的手笔,不然只是诸如区区少门主被仇家杀害这样的小事,可能根本不会传得多远,众人也就很难意识到北胡在北派做了什么。
三清观的道长眉头紧皱:
“北胡如果真的四处挑拨,那他们必然所图甚大!”
不过人群中也有人提出了质疑:
“如何能仅凭一根头发就确定杀人凶手是北胡人?我中原也不是没人拥有这样的卷发。”
扶苏点了点头:
“是有这个可能性,所以我只是提出了我的想法。无论如何,北胡还是要警惕的。这些年武林争锋,朝廷式微,北胡难免心生异动。”
东河山庄的老庄主很是赞同:
“不错!你们这些年轻小辈不清楚,当年北胡可是险些攻入过京城的!”
立刻便有人询问: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他们记忆里,朝廷一直和北胡井水不犯河水。
老庄主叹气:
“五十年前的旧事了。”
当时北胡进犯
,但是那会儿武林的南北派还没分得那么清楚,江湖上还算和谐太平。而且那会儿的朝廷也没现在这么弱势,两边联手把北胡打了回去。
那一战北胡损失惨重,胡国不仅失去了大量精锐,还损失了很多武林高手。
本来北胡占地面积就小,资源也少,一下子元气大伤,自然多年不再进犯。
这些年听说只有小规模的犯边,或者去欺负一下半岛上的小国,以及西边高原上的部族。
秦政听罢若有所思。
他给儿子发了个消息:
「北胡退回胡国后,中原武林出现南北两派分歧。」
扶苏同一时间给父亲发消息:
「北胡故意挑拨武林对立,恐怕北派的许多邪教就是它们扶植起来的。」
共脑的父子俩默契对视一眼,谁都没有说话,继续沉默地听老庄主讲述过去的故事。
故事听完,有人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