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2章
管事提醒:
“藏在桥洞下方,那个角度无论从哪里都是看不见的。搜索本文首发: 今晚吃鸡 还是我等担忧少门主是否落水,撑船下去才看见。”
他补充了一个细节,少门主不会水。
秦政摇头:
“不对,尸首定然是后续转移过去的。”
他和扶苏有神识,因为以前经常遭受刺杀的关系,习惯性把神识展开,探查周围的风吹草动。
所以别说桥洞下随便放了一具尸体了,就算是桥洞下新埋了一具尸体,他们也会立刻发现。
也就是说,尸体一定是在他们离开之后被人挪过去的。
管事神色一凛:
“先生的意思是,桥洞底下并非第一案发现场?”
这倒是他们疏忽了。
毕竟江湖人又不是职业侦探,以前断案也比较随心所欲。一般来说就是随便推理排查一下,不讲究什么技巧。
大部分凶手最后都会暴露出来,因为凶手的技巧更加糟糕,多多少少都会露出马脚来。
要是凶手心态好、藏得深,那么江湖人士一般会直接去寻找仇家。也不管是不是仇家干的,反正大概率不会找错。
总之,这是一个断案手段匮乏的江湖。
扶苏本来听说学医的江湖人士给尸体做过简单的法医分析,还在想那应该能找出不少蛛丝马迹。
现在听他们连第一案发现场不是桥洞底下都没发现,顿时觉得这个江湖在侦探方面走远了。
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命运。
扶苏不抱希望地问道:
“死因呢?”
管事回答:
“是被一把寻常的匕首从身后刺死的,我们推测动手者应该不是武林高手。若是武林高手,必然会使用自家的武功心法,而不是寻常人都能用的匕首。”
扶苏:……
秦政:……
好武断的推测。
就连五当家也没有忍住:
“要是武林高手不想暴露自己,故意用匕首杀人呢?凶手从背后偷袭,如果武功不强,难道少门主不会察觉到端倪?”
管家表示:
“我们也考虑过这个可能性,但认为武林高手无需多此一举。”
“至于少门主不曾察觉,可能动手之人是他的熟人。当时正与他一前一后的站立,他疏于防备。”
“又或者动手之人实力比少门主稍高一筹,所以他没有察觉,或者察觉之后来不及躲闪。”
“少门主是二流强者,因而动手之人若是后头这种情况,至少也是二流巅峰或者一流高手。”
考虑到一流高手没必要这么迂回——武林人士是这么觉得的——所以他们把嫌疑人锁定在了二流巅峰之中。
扶苏显然不属于这一列,大家都觉得他可能刚突破到二流。秦政更不属于,好多人怀疑他是宗师甚至大宗师。
除了他们之外,奉天门剩下的都是小鱼小虾,就更打不过少门主了。而且他们和少门主没有交集,互相之间压根就不认识,也不存在动手的必要。
扶苏感觉在这里问不出什么:
“少门主的遗体在何处?可否容我等去看上一看?”
管事连忙带路:
“请随我来。”
少门主的遗体这会儿其实还停放在河堤边上,因为灵堂还没布置好,带回去也没合适的地方放。放在这里,还能多观察一下蛛丝马迹,看看能不能找到凶手的线索。
往河堤走的时候,扶苏就心想老庄主也是惨。寿宴前一天死了个人,还得在自家布置灵堂。
此刻的河堤边上聚着不少人。
长刀门似乎和不少门派都有交恶,关系比较冷淡。所以这边的气氛有点剑拔弩张,门主和门主夫人看谁都像杀子凶手。
秦政父子二人靠近的时候,他们也没什么好脸色。
万针阁总算发现了端倪:
“此地并非第一案发现场,少门主是死在其他地方的。”
门主追问道:
“为何这么说?”
女医一边净手一边说:
“这里没有任何人的脚印。”
门主还想问清楚点,夫人拉住了他:
“姑娘的意思是,我儿并不是自己走到这里来的。”
如果这里是案发现场,至少得有少门主过来的脚印。哪怕他不是直接走下河堤去了桥洞下头的淤泥滩,至少周围的河堤上也会有他的脚印。
但女医仔细观察过,来往脚印里并无少门主的,鞋印留下的痕迹对不上。
——河堤附近的树木最近在落叶,地上积了厚厚一层枯叶。庄中小姐觉得这样好看,特意没让人把落叶扫了。
女医请人去比对鞋印,看看都有谁从这里走过。
另外,女医又说道:
“少门主既然不是自己来的,就是
被人带来的。他清醒时不可能任由旁人带他来这边,而且桥洞下方也没有其他的喷溅血迹,因而我倾向于他是被杀人抛尸在了此地。”
门主夫人强忍悲痛:
“那依你看,我儿是何时被抛在此地的?”
女医谨慎地回答:
“凶手轻功还算不错,但在桥周围留下了一些轻微的痕迹。若我推测的没有问题,应当就是在半个时辰内。”
管事适时接口:
“在下方才询问过客人,奉天门的秦门主也表示他们在半个时辰前曾经路过此地,当时桥下并无异样。”
门主夫人立刻抓住漏洞:
“秦门主如何知道桥下没有异样?他还特意探查过桥下不曾?!”
门主夫人怀疑地看向走来的两个陌生男子,虽然自家不认识这两人,但也难保儿子出门是否招惹过对方。
少门主实在是个叫人比较烦心的孩子,长刀门得罪的人里有一大半是因他才结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