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3章
要是北边的百姓都逃来南边了,那最好不过。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留下宗门跟他们打,大家还能放开手脚。
然而无论是逃荒之前会死多少人,还是逃荒的时候会死多少人,都不是个小数目。
扶苏微微蹙眉:
“那群宗门最好别跟着一起逃。”
秦政淡淡地说:
“不会,他们要是跑了,就没了立足的根基。”
百姓可以舍下田产基业跑路,他们可舍不得。好不容易抢来的地盘,跑去南边难道南派武林会接纳他们吗?
北胡的军队说到底也是由普通人组成的,武林高手对普通人存在天然的蔑视。他们会觉得普通士兵实力也就那样,根本打不过自家,不屑于逃跑。
扶苏暂且将这件事放下:
“那就先统一了南派再说吧。”
武林势力的吞并,如果单纯只用武力镇压,那是下下之策。这不是国家吞并国家,武林里还要讲道义。
除非猛虎帮想发展成个众人口中的“魔教”。
所以对待小门派,选择吸收吞并比较合适。对待大门派,选择拉拢结盟更佳。
扶苏对父亲说:
“阿父先帮我起个好听点的名字。”
叫猛虎帮是万万不行的。
先想个好名字,再逐步代替三清观成为南派魁首。等战争爆发,就以南派魁首的名义号召南方武林一起接纳流民、结成战线准备反攻。
如果他们做得好,就可以稳压北派一头。以后入侵者被打退了,北派的声望会大大降低,南派就有机会反入侵北派,彻底达成一家独大的目标。
秦政想起儿子的起名废,沉默了一瞬。而后面不改色地提了一个名字,建议帮派就叫奉天门。
奉天,指奉行天命,出自《尚书·泰誓中》。朝廷组建的宗门势力,叫这个就很合适。
现在听起来像那种口气很大的宗门,比如“天下阁”这种。但等以后大秦建立他们就会反应过来,它从一开始就是个官方势力。
扶苏笑吟吟地说:
“我看经典武侠作品,好像有一本写了个明教,说明朝就是因此得名。”
秦政冷静地反驳:
“但是朱元璋虽然加入了红巾军,而红巾军的领袖小明王韩林儿为明教重要人物,也不代表朱元璋就入过明教。”
正史上的明教也叫摩尼教,是个起源于波斯、由僧侣摩尼创立、融合了多种宗教元素的宗教,和小说里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而且朱元璋后来为了巩固统治,还对明教进行了打压。
秦政拒绝起个“秦教”的名字出来。
扶苏明白父亲的意思:
“奉天门以后就是代替朝廷在武林行走的势力,负责平衡武林关系,管束武林人士。”
不需要弄成一个“教”,它只是一个朝廷部门就足够了。
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先把奉天门发展起来。要让它成为一个大派,然后努力提升它的声望,这样才能往下进行下一步。
扶苏回忆起自己看过的套路:
“阿父,你知道模拟器吗?”
模拟器,尤其是携带马甲功能的模拟器,就非常适合用来捏造一个并不存在的神秘宗门。
这招屡试不爽,在武侠、无限流等多个题材里都出现过。
具体的操作方式就是利用几个强大的马甲塑造出一个隐世门派,给外人提供各种半真半假的信息,让他们疯狂脑补迪化这个神秘宗门。
秦政看了看周围的环境:
“你确定要这么做?”
你手下那群小弟难道还不清楚自己的门派底细?
要是他们父子俩没有这个山寨打底,那还好说。反正就两个人,多捏几个马甲、多拉几个兵马俑或者臣子过来,就能对外糊弄了。
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山寨,山寨来历十分明晰,可不好混淆视听。
扶苏微微一笑:
“猛虎帮不过是马前卒而已。”
它可以是神秘宗门随手在外培植的前哨,如今时机成熟,宗门便显于人前。
秦政大概明白了儿子的意思:
“隐世大宗一直不入世,直到察觉到风雨欲来,才现身力挽狂澜。”
扶苏悄悄看了一眼父亲身上那件因为他转笔,被甩上墨点的衣服,不动声色地把笔放下。
而后他正色道:
“其实我等也不想建立什么王朝的,都是朝廷太过拉跨。光靠武林人士治理不好天下,这中原大地必须得捧一个新主出来。”
“这个人,比起朝廷自然更迭,当然是武林捧出来的更好。这样朝廷和武林是一体的,才不会继续打压武林。”
“神秘宗门实力强大且威望极高,是正道魁首。由它们接手王朝统治,对武林人来说再好不过,众人也更加信服。”
“至于奉天门,说
什么它一开始就是朝廷建立的部门?明明就是宗门提前推演出了天命。奉天奉天,说明我们宗门就是承天之命的上天使者。”
秦政:……
秦政嘴角一抽:
“你要走天机阁的路线?”
天机阁是很多武侠小说修真小说里经常出现的神秘宗门,擅长占卜预测天机。奉天门的话,听着也很像这个画风的。
扶苏矜持一笑:
“父亲觉得这样不合适吗?”
秦政想了想:
“朕觉得可以。”
扶苏眼珠子一转:
“这样好了,阿父你就当天机宗派出来的高手。然后为了天下大势,培植出了一个奉天门当天机宗的分支,专门负责和武林人士交接。”
秦政很快接下了后半段:
“朕忽悠得你们猛虎帮替天机宗做事,看似你是奉天门门主,实则朕才是背后的话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