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0章
要是都克制欲望超然世外了,活得还有什么意思。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扶苏还道:
“父亲有所不知,后世人很喜欢凑这种十大排行的,好多根本不排先后,就是并列。比如八大菜系,四大火炉。”
嬴政问道:
“为什么要选出四大火炉?”
扶苏:“那是个比喻,说的是夏天热得跟火炉一样的城市。”
畏热的始皇帝陛下立刻正色:
“是哪四个城市?”
他保证下次巡游绝对不会在那里停留渡过夏日。
秦政:……
话题怎么又扯到这儿了?
被扶苏带歪了话题后,两人闲扯了一会儿。直到嬴政意识到不对,立刻打住,才把重点拉了回来。
陛下到底还是点开了扶苏为他选中的视频,在知道这是后世人盘点的十大帝王后,他也就当看个乐呵了。
个人排的序,排序者既不是研究古代史的教授,也不是研究政治手腕的大佬,看看就得了。
嬴政看完果然不惦记了。
可他盯上了另一个,就是扶苏之前说过的十大败家子。
这次不用扶苏给他搜。
嬴政已经看到了,最顶上有个搜索框。虽然他不像扶苏那样会用拼音之类的输入法打字,但最简单的手写输入他还是不成问题的。
所以嬴政很快搜到了。
秦政试图提醒嬴政做好准备再看,不过点开后发现这次是从第十名开始盘点的。至少不会猝不及防就看到胡亥,应该好接受些。
嬴政看着别人家的败家子:
“这次是从第十名开始,看来这一回应该是有排名的。”
不然没必要倒着来,直接一二三四五过去就行了。嬴政准备仔细看看那些皇帝都是怎么败家的,回头好说给儿子听。
如今长子远在边郡,要等巡视过辽东才能一路沿着北境驰道过去,才能与儿子相逢。嬴政原也是准备趁着这个机会,将长子带回咸阳,正式确定继承人。
因为他年事已高,继承人的事情不能再拖。而且近两年确实也觉得身体有恙,得早做打算。
只是未成想计划赶不上变化。
如今嬴政已经无需为寿数的事情烦恼了,秦梓桑说他给嬴政喂了长生丹。但嬴政还是打算把儿子带回去,继续教导。
这次时间不再紧张,他可以好好教一教孩子。以前忙于国事,根本没有时间亲自教导长子,也是一桩遗憾。
嬴政一边在心里盘算,一边往下看。
当看到隋炀帝时,他格外注意了一下。毕竟这是个被人排进过十大帝王的特殊人士,说不得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结果并没有。
隋炀帝的功绩有80%是张冠李戴和粉丝吹出来的。
最出名的比如科举制是他爹的东西,往前还能继续追溯。不过隋朝和它之前的所谓“科举”,其实后来大家理解的科举基本不能算是一个东西,隋朝那个本质上还是用来选拔世家子弟的玩意。
还有大运河,隋唐大运河被传成京杭大运河,两个根本不是一个东西。隋唐大运河还是连接多段已有运河修出来的,并不像元朝忽必烈那个,是硬生生从南挖到北。
其实这点在逻辑上也很明显,隋朝都城在长安,他没事修个京杭大运河干嘛?所以他修的是“ㄑ”字型运河,中间折去了都城长安。
忽必烈定都北京,才需要贯通南北不走弯路的运河。
嬴政看完了隋炀帝那段:
“所以他只是把现有的几段运河疏通了一下连在一起,还是在他父亲已经修过一部分的基础上接着修,就这样还死了250万人?”
扶苏点头。
嬴政嗤之以鼻:
“废物一个。”
250万男丁,生造一个运河都死不了这么多人。不会治国就别治,不会修运河就找懂行的来修,真是人多不心疼。
那可是男丁!全都是壮劳力!
扶苏回忆了一下:
“忽必烈那个自己开凿的运河,好像才用了三万人。”
而且是用了三万人,不是死了三万人。隋炀帝征发了360万人,死了三分之二还多。
嬴政试图理解一下:
“莫非是360万里还有老弱妇孺,负担民工的炊事?”
扶苏微笑:
“不,那个是另算的。据说当时每五家抽调了一人前去,或老或少,女子也可。另还有五万彪形大汉,负责监工。”
嬴政:……
所以真正牵扯的人数还不止360万是吧?他大秦总人口如今也才三千多万,听得始皇帝陛下心都在滴血。
虽然被败的不是自己的家底,但是看别人浪费钱,依然觉得很心痛。
嬴政扼腕:
“这么多人,为何不能给朕?”
他要是有这
么多青壮,就可以开垦更多的田地了。
如今大秦人口爆发,看似不缺人,实则因为时间尚短,爆发的都是少年孩童。而成年的男丁则在之前的战争中死伤无数,所以无力开垦更多田地耕种。
田就那么多,粮食总产量自然上不去。
家中男丁战死的庶民日子还要更难过一些,好在大部分都有战士生前攒下的军功,得到了一些贴补。
不过这仅限于秦人,六国之民可没有参与大秦以往的征兵,那些战功自然与他们无关。倒是后来抗击匈奴和南征百越,有些人分到了军功。
扶苏安抚道:
“父亲无需担心,我带了良种来。等少年人长大,就不缺丁口了。”
以前无非是担忧粮食不够养不活那么多人,好多少年人就要饿死了。现在既然没了粮食危机,人口暴增也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