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9章
门一开,秦军饿虎捕食一样冲进去。搜索本文首发: 打开它
扶苏摇头:
“太心急了,下次改进。”
所以再下一次,秦军耐心地等先头部队进去了数百人,才陡然变脸。
期间还有城中反贼试图和其他士兵攀谈,试探他们这次前来的目的。幸而扶苏谨慎,安排打头阵的都是会说方言的。
唯一的疏漏在于,大秦将士虽然个顶个都是战场上的好汉,然而演戏并不是他们的强项。
所以一看到有人搭话,就难免会紧张起来。回答得磕磕绊绊的,还差一点就暴露了自己的秦国口音。
扶苏只好再次调整站位:
“胆大的站外围,胆小的站中间。不知道怎么回答就装腼腆,或者装沉默寡言,这个总会吧?”
王翦就看着他们太子在那里跟个导演一样排戏。
王翦忍不住说道:
“其实臣觉得,还是让蒙老将军来这里比较合适。”
老将军年纪大见多识广,肯定能和他们太子一拍即合。
秦政下意识拒绝:
“不了,别把老将军吓着。”
那位可是比王翦还大上一些呢。
王翦:……
虽然太子殿下的操作很特别,走的是演员风格。但不得不说确实有效,而且太子殿下的进步速度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扶苏学东西本来就快,只是有一些他并不擅长的领域,他得搭配着实践来学。不然空学的话,效率会非常低。
所以以前跟着韩信学带兵,他就学得马马虎虎。
好在马虎只是没有领悟,内容他还是记住了的。现在结合实际举一反三,很快就叫人刮目相看了。
始皇帝陛下微微抬起下巴:
“太子一向聪慧。”
王翦忍俊不禁。
陛下和太子真不愧是亲父子,以前倒是没瞧出来,陛下这样子和骄矜别扭的大猫咪也没什么区别了。
怪不得能生小猫咪。
秦军一路推进,演技也在节节攀升。
从一开始的拙劣伪装,到现在已经彻底改头换面。什么在铠甲外头披点破破烂烂的披风,用东西在脸上涂抹,掩盖西北秦人的相貌特征等等。
王翦已经从“这什么东西”进化到“有点意思,学会了”——真不敢想象王老将军以后打仗会是个什么奇奇怪怪的风格。
这天,他们终于遇到了一支强敌。
本来将军们留给太子殿下的都是小股部队,主要是怕他们太子一不小心受伤。
哪怕有王老将军在,老将军也不一定能拦住跳脱的殿下。何况局势突变的话,临时调整战略也需要时间,保不齐中途就受到了什么伤害。
但这次的情况比较特殊。
大军和项梁的军队提前在沛县僵持起来,因为队伍里有项羽,还有暂且不受重用的韩信的关系,大秦方对此十分重视。
于是围攻项梁的军队不仅包含了章邯这位名将,还有王贲和蒙恬在。
虽然这三位将领,在现阶段的大秦都还属于新生代小年轻。最大的不到三十岁,最小的也就二十五六。
不过问题不大,项羽和韩信也是还没出名的小年轻呢。
蒙恬和王贲两个年轻人在商量要怎么把韩信拐走,不能叫楚人发现这个惊世大才。
章邯好奇地旁听,追问韩信又是什么人?为何两位大将军如此重视他?
王贲同情地看了一眼章邯:
“是你的一生之敌。”
章邯:?
蒙恬拍拍他肩膀:
“别难过,我们帮你打爆他。”
当然只是嘴上说说的,人家据说是兵仙呢,万一打不过那就很尴尬了。所以蒙恬说完就把这件事抛之脑后,假装没有说过。
害,客套话嘛。
王贲和蒙恬嘀嘀咕咕:
“你怎么说得那么笃定?”
蒙恬小声回答:
“估计不等我们有机会打起来,他就被大秦收编了。”
所以他和韩信根本不需要正面对上,也就分不出胜负。至于打爆,实在不行拼个拳脚功夫,不是说韩信“一力士可擒”吗?肯定不是他的对手。
王贲点了点头:
“有道理。”
然后两人就收到了一个噩耗:
“将军!项梁部队里有人跑了!”
不能说是有人跑了,而是项羽这个战争天才意识到情况不对劲,和项梁商量后选择了分兵。
项羽带走了一半人马,本来是想绕后突袭的。但是阴差阳错碰到了晃悠到附近的太子殿下,刚刚掌握打仗精髓的太子一下子对上千古名将。
扶苏叹了口气:
“这都是什么运气?”
扶苏掏出了一本《论持久战》:
“没关系,有人能打得过他。”
秦政:……
扶苏一本正经地翻完:
“我们和他打游击好了。”
敌强我弱、敌众我寡、敌明我暗,我方还会伪装演戏,这不就是打游击战的大好时机吗?
十六字真言是什么来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就这么干!
秦政:………………
王翦虚心求教:
“不知这本著作是谁所写?”
扶苏随口回答:
“一位伟人。”
王翦:???
虽然扶苏是封建皇帝,但他还是很欣赏那一位的。立场相悖是一回事,佩服对方的本事和思想是另一回事。
何况,对方还帮他阿父说过好话。
多难得啊,从古至今不骂他爹的人屈指可数!
扶苏把书塞给王将军:
“将军也看看。”
而后和阿父嘀嘀咕咕商量怎么打。
项羽根本不知道附近还藏了一支秦国的精锐队伍,还是为了保证陛下和太子的安全,挑选的精锐中的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