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8章

别人问起来他两手一摊表示自己也无可奈何,毕竟他身体不好管不了那么多。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而且战乱的时候百姓遭殃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这可是战乱不是太平年间。

——这里的百姓特指有名有姓但家道中落大不如前的小贵族。

[魏文帝]:赵佗替二世背了骂名,恐怕就此以为自己成为二世心腹了吧?

可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给皇帝担骂名的,黑道老大找人顶罪都知道找个对自己特别忠心耿耿的呢。

[宋太祖]:朕说什么来着?秦楼桑就是惯会蛊惑臣下!

[明武宗]:宋太祖是不是嫉妒了?费劲讨好文人,结果还不如秦二世说说甜言蜜语来得有效,心里很难受吧?

[宋太祖]:关你屁事。

[明武宗]:不关我的事,但也不妨碍我笑话你。

朱厚照平等地讨厌一切捧文人臭脚的家伙,毕竟他就是那个被文臣集团联合起来压制的倒霉蛋。

为了和文臣集团作对,朱厚照折腾出了不少事。史学界对于他的死亡原因存在质疑,怀疑是文人集团下手。

不过就算他们没在这件事动手,也有确凿证据证明文人刻意污蔑他的名声。在书册中给他造了不少谣,将他写成了个耽于享乐的奇葩皇帝。

陈寿已经学会无视这群人见缝插针的打嘴仗了。

[陈寿]:叛乱平定后,二世以补偿为由哄骗豪强迁居楚北,以更为肥沃的楚北官田换取他们在楚南的田地。

[陈寿]:失去楚南山脉的阻隔后,豪强在楚南几乎无险可守,一旦闹事便能轻易镇压。背后的险峻山峦反而落入秦人手中,更方便大秦调度军队,前后夹击。

李世民突然反应过来。

[唐太宗]:何止?若百越有异动,从楚南攻过去也方便很多。

往北可以镇压楚人,往南可以镇压百越。虽然同样存在被楚人和百越联手夹击的可能性,但前提是两边能互通有无。

秦朝要是将南北彻底切割,两边根本没办法通信。这可不是平原地区,还可以绕路。

山脉那么多,你怎么绕?

[汉光武帝]:看得出来,秦楼桑懂军事,但是只懂一点。他把地势险要被山脉包围起来的区域都占领了,敌人则全部驱赶去了平原。

看看大秦屯兵的地界,除了北境外,就是关中、巴蜀、湘、赣。然后北境有驻军,把整个平原半包围了起来。

这不就是瓮中捉鳖?

虽然良田沃土丢给敌人了,但敌人没什么险峻之地可以守。大秦铁骑朝夕可至,敌人不都是他粮仓?

[魏武帝]对此很无语:他这个思路怎么像胡人的思路?

[魏文帝]:父亲您忘了?秦王室祖上也是养马游牧的。

[魏武帝]:……

秦政扶额失笑:

“阿苏,你怎么拿六国余孽当给你种地的工具人?”

扶苏崽正摆弄着玩具,闻言疑惑地歪头看阿父,不知道阿父在说什么。

秦政捏捏他的小胖脸:

“玩你的吧。”

驻军把险要之地占领了,平原上有一点异动就能堂而皇之出兵。无论南北西哪一方都有大军能冲出去,根本防不胜防。

冲出去之后还能顺便跟犁楚国百姓一样把中原这群人也犁一遍,一举两得。

但要做到这一点,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

毕竟大军那么多人驻扎在一个地方,粮草总不能全靠赋税支援吧?大军得能自己产粮减轻压力,屯田为佳。

可是屯田又牵扯到另一个问题,将领带兵屯在易守难攻的地方,皇帝不怕他们拥兵自立吗?

秦政心道儿子可真是大胆。

无论是湘、赣、蜀还是北境,都是非常不错的边陲领地,自立为王之后就能高枕无忧,别人想打过来都不容易。

秦政对武将过于信任,这个毛病好像也遗传给了儿子。

[秦始皇]:屯兵湘赣等地的将领都是谁?

[陈寿]:王离、章邯等人,关中还有韩信坐镇。

秦政:那没事了。

秦政知道韩信,红包群的各位但凡了解古代历史的,都劝始皇帝赶紧把韩信收入麾下,兵仙好骗的。

且不说王离他们不可能反叛,就算反叛了,有韩信在也能打得赢,问题不大。

刘邦的心情有点复杂。

虽然知道秦二世是扶苏上位的话,自己大概率没戏。

毕竟就算扶苏本事一般,做不到如秦楼桑那样对六国余孽连消带打。好歹也能多拖个十几二十年的样子,大秦没那么快亡国。

大秦能三年灭亡,胡亥的横征暴敛和诛杀各地太守功不可没。

太守还在,再加以怀柔之策。哪怕积弊解决不了,以后迟早还会暴雷,也是“以后”的事情了。

像蒙元那样瞎折腾不也支撑了八十来年才覆灭

?秦国士兵还是很能打的,只不过当时太守被处死了,好多郡群龙无首。

但刘邦知道大秦短时间内亡不了归知道,也没料想秦楼桑会直接把韩信给一并笼络了过去。

这下可就彻底没戏了。

韩信到了秦朝手里,六国余孽造反成功的概率几近于零。最能打的项羽都干不过韩信,还能指望谁?

以前韩信跟着刘邦,带的兵里有些甚至都是杂兵。跟着秦皇直接上精兵,战斗力只会更恐怖。

所以说,有的人怀柔是因为他想怀柔,不是他只能怀柔。他要是学他爹完全走武力镇压那一套,其实也能镇住。

反正秦楼桑又不会用政令极致压迫民力,引得农民起义。他只是镇压六国的旧贵族而已,妨碍不到庶民。

[汉武帝]:朕也想要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