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2章

如今为了儿子的身体健康,李世民还是决定多问两句。搜索本文首发: 今晚吃鸡 顺便提醒秦始皇一声,别又被方士给骗了。

[唐太宗]:不会是方士骗你的吧?

[汉武帝]:你肯定是被方士骗了。

两人几乎同一时间发消息。

秦政懒得搭理汉武帝,只回复唐太宗说他有自己的渠道,别人弄不到。

[汉武帝]:朕说什么来着?他就是被骗了。啧,被骗这么多回还没长记性,方士嘴里哪有真话。

秦政:。

秦政选择反击——

[秦始皇]:武帝是在说自己吗?朕被骗的次数可没有你多,何况朕还没有经历那些事情。

刘彻的笑容渐渐消失。

[汉武帝]:朕、也、没、有!

他还没有被吸铁石斗棋骗,也没有把女儿嫁给骗子。这都是没影的事情,不许拎出来贷款嘲笑他。

[陈寿]很是无语:你们还听不听我分享了?

[秦始皇]:你说,不必理会汉武帝。

[陈寿]:秦二世起先拖着病体处理了始皇帝驾崩后的叛乱。

[陈寿]:根据秦史记载,公子胡亥曾偷偷给六国叛军递送消息,企图用长久的战事拖垮长兄身体。待秦二世驾崩或者病弱无法理政,他自然可以想尽办法取而代之。

[陈寿]:不过他的计谋并未成功,二世很快揪出了他和赵高,将之一并处决。但接连两三年的操劳也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因而之后的数年里,他不得不将大半朝政托付给李斯、冯去疾、蒙毅三人。

[秦始皇]一眼看透:三人互相牵制。

冯去疾是个踏踏实实干活的丞相,只要上头的皇帝不是无差别收拾人的疯子,他就能低调地把事情都处理好。

他既不会主动生出幺蛾子来,也不会放任同僚乱搞,影响自己的日常工作。

蒙毅绝对忠心,无论扶苏病得怎么样都不可能生出二心来,给扶苏添堵。有他盯着,冯去疾就更不可能生乱了。

唯一不太安分的李斯则是个圆滑的人,很懂审时度势。

两个同僚一个是安分的中立党,一个是难搞的保皇党。他无法拉拢到冯去疾一起对付蒙毅,那就唯有蛰伏起来乖乖干活的份了。

[汉武帝]:如此看来,始皇帝留下的旧臣应当大多都很服从于他。

能用蒙毅来牵制李斯,仗的不就是蒙毅对始皇帝的忠心吗?

但对先帝忠心可不一定代表着对新帝也忠心,多的是先帝心腹担忧一朝天子一朝臣,于是倚老卖老疯狂攫取权利。

何况秦国还有新王收拾小妈的传统。

刘彻自己就是从太子登基成皇帝的类型,也继承了他爹刘启留给他的不少心腹。旧臣里不说所有人都服气刘彻,大半还是很听话的,尤其是那些将领。

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刘彻自己争气之外,刘启对这个儿子的宠爱也十分重要。

刘启死的早,导致刘彻十几岁就已经继位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给儿子提前加了冠,尽量做好了一切布置,自然也不会忘记交代群臣尽心辅佐太子。

和刘彻这个景帝的掌上明珠相比,扶苏要惨一点。始皇帝驾崩得太过突然,恐怕没来得及交代这些。

但扶苏也有自己的优势。

身体孱弱的他自然更得父亲呵护,所以始皇帝平日里在太子和群臣之间多费了许多心思调节。

刘彻有些怀疑,秦始皇该不会跟心腹都叮嘱过诸如“太子病弱,朕难以安心,还需诸卿妥善照顾他”的话吧?

让群臣帮忙养儿子?

李世民也陡然想到了这一点。

李世民眼前一亮:

“观音婢,这招朕也可以学啊!”

他家雉奴也是体弱多病,多么惹人怜惜?他和贞观旧臣哭诉一番,叫他们多看顾一下雉奴,把雉奴当自家子侄呵护。

李世民心想,自己都死好多年了,唐人还能靠着怀念他鼓起战意,给大唐续命几十载。贞观旧臣到时候肯定更怀念他,更愿意帮他照顾孩子,尽量不跟雉奴对着干。

虽然李世民现在还没纠结好继承人的问题,但不妨碍他未雨绸缪,先给李治把路铺好。

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觉得,丈夫这么搞可能会翻车。

倒不是臣子那边翻车,而是他提前给小九铺路会惹得承乾和青雀多想。

幸而二郎没把雉奴打击世家的事情说给群臣们听过,不然他们怎么都不可能如二郎的意。臣子们多是世家出身,知道真相后根本不可能把雉奴当柔弱小可怜。

秦政握住儿子的小肉手:

“阿苏,明日起朕为你挑选一些伴读入宫吧。”

要加强群臣和儿子之间的联系,将他们的二代继承人都绑上太子的贼船就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旧臣闹事不就是怕自己的权柄被

削、怕自己家族的未来衰落下去吗?那就给他们一个家族繁荣的希望,让他们看到太子也会重用他们的家族。

不过秦政其实可以活千百年,根本不会有二世上位后群臣不听话的压力。只是该有的态度还是要有,避免臣子不够重视他家太子。

扶苏好奇地问道:

“会有谁来陪我玩呀?”

这一世扶苏出生晚了七八年,差不多跟蒙恬他们家中的长子同龄了。也有如王离这种出生早的,比扶苏要大些。

好在不要紧,都能玩到一起去。

秦政便让儿子自己选:

“你先挑你喜欢的,阿父再给你补几个其他家的孩子。”

扶苏就掰着手指盘算起来,到时候要带小伙伴们去哪里玩。

听在秦政耳朵里就是——扶苏已经开始计划带他们去哪里闯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