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1章
攻打韩国的过程几乎不会出意外,扶苏就放心大胆地跳时间线了。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等拿下韩国,他又开始对赵国下手。
这个时间点赵国和燕国正在开战,历史上秦国打着援助盟友燕国的旗号,跑去攻赵。
最初的两年战果不错,当时赵王也快死了,秦国算是形势一片大好。
但是隔年新任赵王迁上位后,郭开把持朝政,做主换上李牧接替战死的扈辄成为主将,秦国就迎来了一场几乎算是全军覆没的惨败。
当时,距离秦王政任用尉缭也才过去两年。尉缭的贿赂还未渗透得太深,郭开并不卖秦国的面子。
而且郭开那会儿刚刚大权在握,还没享受够赵国的权柄。秦国却已经大军列阵邯郸之外,都城危在旦夕。郭开当然不肯坐以待毙,说什么都会拼死一搏的。
扶苏在思考:
“是不是我大秦给郭开的压力还不够呢?”
现在大秦先拿下韩国,给了六国一个下马威。郭开是否会认为和秦国对着干很难有个好结果,从而提前放弃挣扎?
现阶段李牧虽然也是朝中重将,对秦的作战却一般都是扈辄等人领兵,李牧基本只留在北地抗击匈奴和燕人。只要扈辄不死,以郭开和赵王迁的脑子,应该想不到换李牧替上去。
不是所有人都有识人之明的,郭开任用李牧只是单纯因为朝中无将而已。
秦政思索片刻,说道:
“你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敌人会怎么做,还要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
扶苏眸光一转:
“我知道了。”
李牧是从北地被紧急调回来领兵的,当时换将换得太突然,秦国也没料到会半路杀出个李牧。
倘若早有准备的话,完全可以让李牧没机会和大军汇合。又或者,趁着李牧赶来之前就攻破邯郸。
扶苏忽然又起了坏心眼:
“秦对赵会惨败,因为当时李牧对上的是桓齮将军。不若换王翦领兵把守南北要道,拦一拦李牧。”
秦政失笑:
“李牧快马轻骑赶去邯郸,又不是率领大军南下。”
这么做有些浪费了。
扶苏一想也是:
“那还是让王翦去攻邯郸吧,换旁人去堵门。”
虽然不一定能堵住,但只要速度够快,李牧就赶不上趟。只是大秦也不可能轻轻松松就把邯郸打下来,前期的军事消耗还是有必要的。
扶苏和将军们商量了一番,认为接下来的战事要以打击赵国有生力量为重。
这招缺德,却很有效。
趁着燕赵开战之际,多支援一下燕国。等赵国露出疲态之后,再全力一搏,给赵国致命一击。
楚国对于秦国擅作主张吞了韩国表示不满,可秦国有正当理由。
扶苏一卷国书回复,让楚王少多管闲事。
他们大秦花了十多年好不容易修完郑国渠,现在知道是个骗局,正生气呢,你是不是讨打。
给楚王悍气得。
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没办法,经过扶苏十年来持之以恒地挑拨,现在楚系和吕系都没讨到好。扶苏反手把自己亲信扶上去当相邦了,楚国对秦国的干预能力下降。
而且失去了楚考烈王和春申君的楚国经常被秦国按着打。
楚王悍自己都被舅舅把持,没什么威信度可言,管那么多干什么?又没打你楚国。
扶苏敷衍地应付着各国的询问。
问就是暂时占领一下韩都新郑出口恶气,等出完气就会把韩王放回去的。
那魏王以前还经常派兵驻扎在邯郸不走呢,也没见赵国怎么样对吧?你凭什么说我秦国灭了韩国?说话要讲证据的!
赵王:……
韩王:……
当然,一旦赵国也被大秦占领了,扶苏现在说的什么“会把韩王放回去”显然就都是屁话了,这两国会实打实地灭国。
但是无所谓,生气的只有npC。npC生气不算数,所以这件事里无人受伤。
魏王和楚王只能私底下痛斥秦王政无赖,和惠文王昭襄王一个路数出来的。
秦政叹气:
“以前网上都笑话秦始皇给祖宗的缺德行为背锅,自己明明什么都没做。”
现在扶苏这个操作一出来——谁还分得清嬴驷嬴稷和嬴政?!
只怕再有人澄清完璧归赵这些不是秦始皇做的,别人都要反驳一句:
“不会吧?我看秦始皇确实是这样的缺德鬼啊,怎么可能不是他做的?”
想想就糟心。
扶苏安慰阿父:
“没关系,这是个游戏副本,没有后世的。”
秦政:那你最好不要把录屏往外发。
扶苏除了搞军事上的霸凌之外,也没忘了借用吕不韦的商业人手搞点背地里的布置。
这一局里吕不韦没有犯进献嫪毐的重罪,也没有数年大权在握掣肘秦王,他的权势也不曾威胁到君王统治。所以扶苏留了他一命,正好派去处理经济上的事务。
所以眼线排布到代地,很合理对吧?
扶苏很快发现,想要盯住李牧的动向并不难。现阶段李牧不是什么王牌,他自己都没有隐藏行踪的意思。
秦国一直不杀扈辄,李牧这里就一直没有收到调遣的消息。赵王放他继续待在北边和燕国打仗,郭开虽然警惕秦国却也没有换将的想法。
直到,秦国觉得差不多了,开始发动总攻。
秦将早就商议过了,要怎么快速拿下赵国。赵国已经没有别的大将了,对上王翦只有李牧有胜算,而且军力上赵国也吃亏。
秦军以迅捷之势将战线推向了邯郸,扈辄战死,十万赵军覆灭。赵王迁紧急调遣李牧作为统帅,秦国重点防备着李牧赶往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