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6章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走这条路最高只能拿到A级评分。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扶苏坐在咸阳宫的学殿里。

参与学习的只有他一个,因为弟弟成蟜还小,没到启蒙的年纪。而秦王柱的其他子嗣都长大了,不必再在宫中进学。

扶苏点了暂停键。

他和父亲讨论起那些人拿不到s的原因。

扶苏托腮想了想:

“是因为过度讨好吕不韦吗?”

秦政坐在儿子旁边,让他再想。

扶苏只好绞尽脑汁继续思考:

“不能太过讨好权臣,也不能完全不讨好权臣。公子政没有筹码,肯定要去结交吕不韦的,但是结交不代表着我要唯唯诺诺,一点王孙公子的风范都没有。”

可这应该只是一个方面,因为阿父让他接着想,肯定还有他忽略的地方。

秦政见儿子苦思冥想,烦恼得小脸皱成一团,深觉可爱。伸手捏了捏他长胖了一些的小脸,终于肯丢下两个字作为提醒——“秦王”。

那些人只顾着讨好吕不韦,不过是想着秦王子楚活不了两年就要驾崩。他们认为一个死人帮不到自己什么,不如能活很久大权在握的相邦有用。

这显然是走入了误区。

秦子楚活着的时候,吕不韦可不敢造次。讨好吕不韦固然可以成功继位,却会给自己埋下更多的隐患。

你爹这么一个大权在握的秦王你不去亲近,总有人会替你亲近。哪怕子楚考虑到国家安稳不会给成蟜太过分的优待,却也会无形之中增长成蟜的筹码。

所以这么通关的人,到了后续王弟反叛阶段,要吃更多苦头。

何况,子楚真的会顾虑长子吗?

从大一统王朝考虑安稳的角度来看,当然是打压无法继位的幼子,才对国家更有利,避免政权陷入动荡。

但换成乱世,或许作为秦王的人会觉得“大秦不需要一个守成之君,需要的是锐意进取的新王”。于是刻意放任诸子争权,考察几个儿子里谁最有本事。

历代先王基本都是厮杀出来的,你公子政有什么好害怕厮杀的?如果子楚是个冷酷的君王,他完全可以故意把小儿子捧出来跟长子打擂台,借此磨砺长子。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想要完成大秦历代先王一直在努力的东吞伟业,你就得有足够的能力。而在深宫中的公子政没有其他磨砺的机会,弟弟就是他最好的磨刀石。

不过子楚显然没来得及布局这些,毕竟他刚即位没几年就死了。这个阶段他还没考虑到培养继承人的问题,主要干的是发展自己的事业。

扶苏大概明白了:

“秦王和相邦两头抓,但是子楚其实没那么容易讨好。”

能想到这么干的人肯定不少。

扶苏想不到完全是因为,他打心眼里就不觉得自己有必要去刻意讨好身为秦王的父亲。

太子殿下从小就是父亲的心头宝,他理所当然地觉得父亲肯定爱他。不需要他做任何事情,他就是父亲心里的第一位。

何况今生他还是独生子,那就更不会考虑那些东西了。

只有外人,才需要特意讨好。

扶苏失忆了也不妨碍他扮演秦国公子的时候,下意识带入前世的心态。他潜意识里仍然觉得自己的父亲是秦王政,不是什么子楚,直接把这一茬忽略了。

但秦王子楚不是秦王政,更不是他父亲秦政,不会无条件迁就他。

扶苏歪进父亲怀里:

“阿父。”

秦政搂住他:

“怎么又开始撒娇了?”

扶苏开心地说:

“还是我阿父最好。”

同时攻略子楚和吕不韦并不容易。

那些人带着小心思去接近吕不韦,吕不韦只会乐见其成。这人有掌控权柄的野心,公子的手段低劣,一眼能看透心里在想什么,对吕不韦来说是件好事。

可如果用这种面目去讨好子楚,不翻车才怪。

子楚绝对瞧不上这样的小手段,只会质疑这样的儿子真能当好秦王吗?即便上位了,以后也是被吕不韦拿捏的份。

秦国可不能出一个完全被相邦把持的秦王,不然大秦的霸业就要砸在他儿子手里了。

所以理论上,应该会有人打出s。

实际上,大家都翻车了。

有些人会陷入一个误区,觉得在强权者面前必须一直表现得恭顺谦逊,不要给君王危机感。

尤其是看多了夺嫡宫斗剧的,会被他们带歪。

实际上大一统王朝和乱世小国是两个不同的处事思路,这个原则对王朝好用,皇子需要收敛锋芒叫君父放心。换到乱世之中,那就成了平庸无能。

如果当爹的都看不出来儿子有足够的野心和才能,他为什么要把一个处在关键时期的国家交给这样的儿子?还没一统就开始守成了?

扶苏对于接下来该怎么做,心里已经有了成算。

讨好子楚的下下之策是做出孺慕姿态,像个普通孩童一样去攻略父亲。子楚现在挑的是继承人,应该跟他用成年人的姿态去交流。

扶苏坐直身体,选择游戏继续。

刚刚僵立在那里的先生重新动了起来,开始教导公子课程。

扶苏学得飞快。

游戏不可能让玩家真去学一大堆古代公子需要掌握的东西,所以只是挑了一些课文出来装装样子。

扶苏看完发现都是之前在赵家看过的内容,应该不是策划偷懒,而是有意为之。

前后的剧情是连贯的。

像扶苏这种从开头扮演起来的,看过那些书,就会知道这是自己学过的东西。可以直接向先生提出想要学习更深入的课程,而不是浪费时间学已经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