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8章
幸好,现在还是降智版本。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小孩已经三岁了。这几年各地的气候越来越糟糕,经常出现冬夏两季时间延长,或者气温走向极端的情况。
气候不好,就容易影响粮食产量。本来打仗就会大量消耗粮食,这么一来雪上加霜。
幸而大秦有两位始皇帝陛下坐镇,打过灭国之战的他们非常擅长从细节里节省粮草,不然当初灭六国粮食就得不够用。
对比已经陷入饥荒的夏国,大秦的情况就好上很多。
中原地区在产粮上得天独厚的同时,也要承担一些小小的弊端。比如,河南等地非常容易遭遇灾情。
东南沿海出现台风,东南还没出什么事,豫地可能就先暴雨倾盆了。夏季遭遇高温,别的地方或许只是单纯的高温,豫地又大旱了。
它这个地理位置有利有弊,时常遭受其他地区气候变化的牵连。
风调雨顺的时候能给夏国带来很多好处,粮库丰足。赶上灾年却着实难办,反而会因为夏国过于依赖中原粮仓,一旦颗粒无收就会导致大夏全国饥荒。
南边的渊国就好很多,实在不行还能靠着资源丰富的山林过日子。平原地区山地稀缺,树皮都要被啃光了。
父子四人对坐开会。
秦政说道:
“自朕来到此界开始,气候就一直没有正常过。”
那年冬天就有寒潮反复,后来各种高温和冰寒交替。当时他没太往心里去,以为只是偶然现象。
灾害性的气候本来也经常持续个三五年的,过了这段时间就又能正常好些年。但目前看来,这个气候异常暂时是回不到正常区间了。
秦政有一种强烈的感觉。
当前位面集齐两对始皇帝父子,绝对不是个意外,很有可能和这出现异样的气候有关系。
而且还有一点很重要。
秦政示意儿子跟秦王他们说一说修改器的事情。
自从离开夏国后,修改器就没用了。它已经很久没再刷新出剧透,父子俩以为再也用不上它,就一直没提。
但现在,他们有了别的猜想。
扶苏说完之后推测道:
“又是四人穿越,又是特殊的神器辅助。恐怕,天下将有大乱。”
乱到世界意志觉得不多拉点人过来镇场子,局面会很难收场的地步。
父子俩没恢复记忆,可多年培养出来的意识还是在的。有些东西不是忘记了就会彻底消失,所以他们依然做出了正确的推测。
这里并不是单纯的小说形成的世界,原本的小说主角也没有修改器这样的金手指协助。既然多了一个修改器,就必然是因为世界出现了其他变故。
玄景脸色凝重地说:
“你们觉得,接下来要进入灾祸不断的天灾时代了?”
三人都没说话,但沉默已经表达了他们的想法。
秦王最后拍板:
“加快天下一统的速度,若真是如此,就得调动各地的物资一齐应对。”
光靠一国之地显然不够。
先不说地方小了资源会显得匮乏,就说气候吧。同样是极热,但同一时间不会九州各地都面临干旱。
经过他们这几年的调查汇总,发现哪怕全国都热得不行,干热完全不降雨的也只会是局部。
所以这种时候就可以从其他没有旱灾的地方调粮支援,确保受灾区域能够成功渡过难关。
只要全国别一起闹灾,局势就还能控制,顶多调取救援物资麻烦一些。
而且如今只是个开始,谁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变成全国性质的大灾。总之要趁着情况还没恶化之前,赶紧把天下给一统了。
好在经过几年的准备,秦国已经万事俱备。秦王说要赶在三十九岁之前完成大一统,就绝对不会拖延。
他如今已经快三十五了。
秦王轻描淡写地说:
“一年灭一国,足矣。”
有过上次的经验,又有秦政和两个儿子的辅佐,这次的准备更加充分。要不是气候不好耽误了积攒军粮的速度,他早就可以发兵了。
其实夏渊蛮这三国灭起来还不如六国费劲,至少他们互相不会帮助彼此复国,完全可以一个一个慢慢灭过去,不用一口气搞定。
但凡秦王是个没经验的,见识过夏国先帝光治理一个海国就得花十五年,他可能就会选择慢慢来,吃一口消化一阵了。
可秦王以前就面临过同时镇压六国叛乱的事情,对此完全不怵。这次只是多加了一个草原区域,根本算不上难度陡增,无需放缓脚步。
秦国的铁骑很快东出武关。
夏国这几年一直在和渊国死磕,夏帝发了狠准备先咬下渊国。
因为在夏国看来,渊国总是受灾最轻的那个国家,资源还最丰富。对比秦国和蛮国,夏帝觉得渊国比较像块肥肉。
秦国有意隐瞒关中和巴蜀的水利工程对粮食灌溉增产方面的作用,夏国的奸细事业受阻,根本打不过经验丰富的父子四人,完全探寻不到真相。
夏帝至今还觉得秦国就是苦寒之地,像鸡肋一样食之无肉弃之可惜。蛮国就更不用说了,全是草原,基本没什么地方可以种粮食的。
比来比去,可不就显得已经被渊国开发过的南部地区是沃土了?
渊国人甚至还有应对毒虫毒瘴的法子。
秦国之前刻意控制着没有把夏国打得太狠,就是担心夏帝会放弃进攻,收兵回家。那样夏国就可以休养生息,渊国也可以休养生息,对秦国不利。
结果气候越发糟糕之后,夏帝不仅没有收兵,反而打得更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