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2章

渊王不过是个极端自私的人罢了。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实际上真要计较里头的逻辑,还是有漏洞的。

譬如秦王为什么不干脆将计就计,继续坐实渊桑的身份,通过这个儿子偷梁换柱掌控渊国,而非得把真相披露了?

总不能是渊桑身体太差,秦王怕儿子送回渊国去会撑不到以后掌权,干脆放弃了这个计划吧!

扶苏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还是阿父看得明白。”

夏帝并不知道个中内情,他反正是彻底信了这些故事。

信完就气了个倒仰。

他以为安分的秦国从一开始就是不安分的,自公子正假装心善接济公子桑起就是在骗他。

后续还有秦王装病把儿子弄回国、私底下里策反夏国朝臣将公子桑接走。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该干的不该干的都干完了,徒留夏帝一个被蒙在鼓里的傻子杵在那头丢人。偏偏夏国腾不出手来攻秦,还得反去防备秦国和渊国联手,两面夹击夏国。

唯一的好消息是,渊王和渊瑶关系极差。有公子桑在,两国或许不会合作。

但夏帝也怀疑这个因素还能起作用多久。

国家大事在前,总不能一直惦记着往日的一点小仇。为了利益,渊王或许会暂时放下成见,不计前嫌。

渊王确实是个能屈能伸的人。

秦正父子正聊着天,秦王忽然进来了。他先看了一眼扶苏,确认儿子脸色还好没有受冻,才提起正事。

秦王说道:

“渊国将先王嫡次女送来咸阳,说想将公主嫁于朕,结两姓之好。”

秦王先前有个王后,当初他还把公子正记在了王后名下充作嫡子,如今对方已经染病去世了。

扶苏问起过秦王怎么会立后,秦王说想给公子正一个嫡子身份,就随便挑了个性子稳妥的立了后。

毕竟公子正不是长子,要压过兄长一头最好是成为嫡子。没有直接立他生母为后,则是想压制背后的嬴家,顺便给公子正多拉拢一个家族。

王后的家族自然会站在嫡子这一边,毕竟王后没有孩子。

扶苏就同阿父说:

“他愿意为了公子正立后,不愿意为了扶苏立后。”

人果然还是最爱自己。

秦政哑然失笑:

“少胡说,分明是为了储君立后的。”

扶苏就是还在计较秦王之前说有了秦政当继承人,什么扶苏都很多余的话,记仇小太子。

这番对话秦政没和秦王说。

秦王明显就是故意埋汰儿子,约莫是另一个扶苏经常惹他生气,见到他家梓桑就没忍住怼了两句,并非出于真心。

秦政已经习惯了他的口是心非。

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这会儿听秦王说起两姓之好,父子俩都有些了然。

扶苏若有所思:

“渊国想拉拢秦国一起攻夏?”

秦王颔首:

“夏国久攻不下,军队一直驻扎在那里不动。若是秦国发兵袭击,或许能有一场大胜。”

到时候渊国从南边配合,就能将夏国军队一举击溃,狠狠挫伤夏军的士气。

渊王把嫡妹都送来了,显得诚意满满。

毕竟他对外塑造的形象一直都是非常疼爱嫡妹的,送个不受宠的妹妹过来和送个受宠的妹妹过来,态度上就不一样。

可惜秦王早就知道他根本不喜欢这个嫡妹了。

这次把人送来联谊,也未必就不是打着彻底断了对方夺位可能的主意。

秦政问秦王是个什么想法。

秦王看了扶苏一眼:

“陪嫁的侍女里有一个是秦国安插的眼线,她传来消息说公主很想见你。似乎是信了你的身份,想来给你当养母。”

扶苏:啊???

秦王示意身边的侍官详细解释一下。

侍官就把前因后果说了。

渊王跟公主提起此事的时候,公主没有拒绝。她在渊国过得不开心,听说姐姐还有个孩子流落在外,便想着干脆来秦国替姐姐抚养外甥。

这次过来是秘密前来的,渊国没有对外宣扬,只私底下给秦王送了消息。秦王出于政治考量没拒绝,但是否立后还有待商榷。

美人他准备收下,到底是当妻还是当妾就由不得渊国做主了。

所以夏国还不知道联姻一事。

扶苏表示理解:

“夏国若是知道了,军队就会有所防备。那父亲准备立后还是——?”

秦王其实不喜欢立后,他想也不想就说不立。立了后容易多出其他嫡子来,秦政不肯生孩子,只能他接着生。

最近秦王已经开始重新进后宫了。

三人商量了一番,给了她四妃里的淑妃之位。位分不低了,四妃只在王后之下,算是很给渊王面子。

秦王问扶苏:

“可要将你记在她名下?”

秦王觉得给扶苏多个真心待他的养母,小孩以后肯定能养得更加壮实。他们男子不够细心,照顾小孩总不如女子那般妥帖。

秦政:?

秦政不认可这个说法:

“朕能养好阿苏。”

他怎么就不够细心了?

秦王充耳不闻,只看扶苏的意思。扶苏摇了摇头,他都多大年纪了,用不着什么养母。

秦王也没强求:

“也罢,那就算了。”

时间差不多,三人起身朝外走去,该去参加大宴了。

扶苏跟着父亲落座没多久,就听到秦王宣布和渊国联姻的事情。大秦军队已经整装待发,现在宣布不会影响军事,夏国是来不及防备的。

渊国公主在婢女的簇拥下现身,拜见夫君。结果她一抬头,三人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