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0章

言归正传。搜索本文首发: 今晚吃鸡

扶苏答应下了公主们看梅花的邀约,欢欣雀跃地目送她们俩离开。

人一走就立刻把被子掀了。

侍从们紧张地扑过来:

“不可!公子您穿得单薄,这样要着凉的!”

扶苏让他们赶紧换薄被子,别废话。他刚刚陪两个小姑娘玩了一会儿就出了一身的汗,再这么下去要热出毛病来。

侍从们只好换被子的换被子,擦汗的擦汗。服侍着公子换了一身干爽的里衣,这才躺回床上。

扶苏觉得这样下去不行:

“他们怎么都能随便进来?叫太子宫守门的拦着点,有人来了先通报,再放进来。”

这样他好歹能有个准备。

侍从答应一声,下去吩咐了。

扶苏可算过上了松快一些的养病生活,

没人来的时候披着阿父的冬衣,凑合穿着在殿内活动。有人来了就把衣服一脱躺回床上,装出虚弱的姿态来。

足足养了一个月的病,才对外宣称病情好转。期间外头都传公子梓桑病情反复,时好时坏,有时候都烧傻了,病得非常凶险。

其实就是扶苏不耐烦应付来探病的,把人挡在外头不让进来。他们见不到扶苏就开始脑补,越传越夸张。

到了冬月是大秦的新年。

本界的大秦还没把正月提前到十月,秦王也不着急。他想着大一统称帝的时候正好可以把它给改了,借此宣扬大秦才是天命所归。

众所周知,先秦时期各国就爱通过把正月往前挪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正统性。本界虽然没有这个习惯,但架不住秦王自己喜欢。

总之大秦现在的正月还是冬月。

也就是十一月。

扶苏“病愈”出来正好赶上新年,可以参加新年的祭祀典礼。而且因为他身体不好,就不用和其他人一样出去吹冷风。

最后扶苏是坐在附近的宫室里休息,烤着火听热闹的。有侍从来回给他转述外头的场景,谁念了什么祝词都有提到。

秦政作为太子,在这场祭典里被安排了许多重头戏。寻常太子也没他这么受重视的,他也就比秦王稍逊一筹了。

群臣算是彻底见识到了王上有多看重太子殿下。

典礼结束后要大宴群臣,便有人想趁着宴席还未开始的机会去同太子攀攀关系。结果一扭头,人不见了。

秦政没兴趣和他们虚与委蛇,祭祀结束后他就去偏殿寻儿子了。

扶苏笑吟吟地听着侍从同他说大公主偷偷在袖子里藏糕点、二公主不仅藏了糕点还藏了一小壶水。

别人祭祀的时候挨饿受冻,她俩倒好,趁人不注意偷偷吃吃喝喝。

放到夏国是会被弹劾的程度。

不过大秦没人管这个,群臣未必都没发现,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人家亲爹都不管,他们何必枉作小人。

秦政进来见儿子还活蹦乱跳的,稍稍放了点心。

进入冬月后外界气温更低了,已经完全超过了往年的最低温。去年就有寒潮反复的问题,没想到今年更严重,遇到了极端寒冷。

秦政叫人取了四公子的外衣斗篷来,亲自检查了一下厚度。感觉还凑合,这才给儿子披上。

扶苏配合地穿好衣服:

“大宴开始了吗?”

秦政往他手里塞了个手炉:

“快了,先去外间待一会儿,快开席我们再去。”

扶苏一直待在最温暖的里间,突然出门被寒风一激容易生病。

他带儿子先去明堂坐会儿,这里没放炭盆,但有墙壁阻隔又有里间透出来的热气,整体温度还行,适合做个过度。

闲着也是闲着,父子俩就讨论起外界局势来。

扶苏说道:

“夏国和渊国开战也有快两个月了,似乎一直没听见有胜负传来。”

秦政日日接触朝政,知道得更多些:

“战事胶着,渊军久攻不下,却也不肯撤兵。他们准备多年,第一次出击,总要打一场胜仗鼓舞士气。”

否则岂不是显得这些年的韬光养晦是个笑话?

扶苏又问起别的:

“夏帝应当知道我回秦国了,他那边是个什么反应?”

秦政轻笑了一声:

“他知道你来了大秦,倒是没什么反应。只怀疑渊国是把质子转送秦国,企图获取秦国出兵支援。”

扶苏顿了顿:

“他倒是一如既往。”

夏帝的思考方式是纯政客思维,而且多疑。所以他看问题总会往这方面跑偏,并深信不疑。

直到他听说扶苏是大秦四公子。

当时夏帝的三观都要碎了:

“他是秦国公子?!”

探子小心翼翼地回答:

“秦人是这么传的。”

夏帝

觉得不可能:

“一定是谣言!”

探子很是为难:

“可……秦王已经下诏承认了他的身份,还给他改了姓名。他如今不叫渊桑,叫秦梓桑了。”

夏帝气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渊王怎么说?”

如果渊国公子一直都是秦国公子的话,渊王能不知道?渊王知道了还把人家公子送去为质,岂不是在得罪秦国?

扶苏也很好奇,渊王是怎么说的。

秦政言简意赅:

“渊王自己都搞不清楚儿子是不是他的儿子。”

渊王是个沉迷享乐的风流君主,有点明朝嘉靖和清朝乾隆结合的意味。

他上朝和处理国事不怎么勤快,但他就算不上朝也能把朝政把控在自己手里。日常的喜好就是游山玩水和邂逅美人,却并不会把每个美人都带回宫去。

渊王日子过得潇洒,万事不怎么过心。自己后宫里有几个宫妃都记不清,谁怀孕谁没怀孕更是搞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