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章
贵族女眷从来不被当做继承人培养,但需要的时候,又得靠出卖身体撑起整个家族。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扶苏给了云嫔一个准话:
“大秦有九成的把握覆灭夏国,我与公子正入夏,正是为了探寻夏国的积弊和夏帝的软肋。”
云嫔眼中精光一闪:
“你是秦人?你为何会是秦人?”
扶苏编了个瞎话:
“我生母并非渊国人。”
云嫔恍然大悟:
“秦王布得一手好局!”
她现在彻底明白了。
秦王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应该不是为了给夏国送质子——往渊国王宫里安插了美貌的宫女,勾引夏帝生下四公子。
当时的打算或许是想扶四公子上位,借此掌控渊国内政。没想到夏国横插一脚,要求三国交出质子。
秦王干脆将计就计,让四公子入夏。因为他意识到,借夏国的手更容易达成四公子继位的目标,还能顺便探寻一下夏国机密。
夏帝这是被彻底算计进去了!
秦王手段如此了得,显然是一代英主,而且心怀天下。
说真的,云嫔是不看好夏国一统天下的。真能一统,至于拖这几十年一直空喊口号不动手?
而且之前夏国灭个海国,治理吸纳就费劲得不行。别不是有命灭三国,没命坐稳皇位治理好三国之地,最后反被死灰复燃的三国余孽覆灭吧?
和除了口嗨什么功绩都没拿出来的夏帝比起来,秦王至少积极布局了。
秦国的质子都敢在夏国皇宫里拉拢人了,这你敢信?也不知道是艺高人胆大,还是真有什么依仗,不怕她说出去。
纠结片刻,云嫔说道:
“别的我不能保证,但稍稍照顾一下十皇子等和夏帝死后帮你们收养十皇子,这个我可以答应。”
对她没有损失,要她做的事情也不多,她是可以接受这个合作的。
扶苏颔首:
“这样就足够了。”
他们的合作脆弱且隐晦,彼此都不需要对方做太多的事,准确来说只是在给对方留一条后路。
拉拢云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云嫔的父亲是帝师。
别看现在帝师人已经人走茶凉了,那是因为他们家里没出一个当官的。一旦重新冒出能顶门立户的官员,之前那些门生就会立刻附庸回来,重新结成一个关系网络。
大秦灭夏之后,需要借帝师的名望来安抚这些夏国的旧臣。有这批人带头,来自旧贵族的反抗就会减弱很多。
而且在这种前提下,拉拢这个集团中官员的女儿,许诺她们入朝,其实是比拉拢家中男儿对大秦更有利的。
扶苏以前就玩过类似的套路。
他借吕雉的手拉拢了齐国贵女们,借口秦王不会任由齐国贵族随意入朝插手秦国政务,说服那些贵族之家放女儿入秦为官。
各族以为这是权宜之计,先放女性出来掌权。女性当官比男性更安全一些,对秦王来说没有威胁。
等以后隔阂消弭了,自然有家中男性上位的机会。这个时候女性就可以功成身退了,借用手中权势给家族中的男性继承人铺路。
殊不知大秦是在分化他们。
已经掌权的女子怎么可能舍得放权,拱手相让?她们尝到了甜头,当然会死死握住属于自己的权柄。
所以她们会主动出手打压家族里那些人,保证自己的利益。如此一来,就不需要大秦动手压制贵族了,人家内讧便能替他们解决麻烦。
女官只能依托于大秦存在,所以她们会拼死维护大秦的利益。
而无论是想要复国的旧贵族,还是想要踩着她们上位的旧贵族,都是她们的敌人,会被她们团结一致针对到死。
大秦非常需要这种和自己完全站在一条心的新贵族。
除此之外,前期女性入朝时,各家总得想办法出力帮她们升官吧?家族资源会向着这些人倾斜,大秦就能跟着吃到红利。
后续他们意识到不对,想收回资源的倾斜也晚了。说不定族长之位都丢了,这种身份本就是谁掌权谁说了算的。
大夏贵族自然也能这么分化。
敌人还是不要太过团结为妙,不把他们内部搞分裂了,拧成一股绳对大秦只有坏处。
告别云嫔后,扶苏回去向父亲复命。
秦政听罢点了点头:
“朕已经命人去接触十皇子了。”
十皇子日子过得冷清,哪怕不至于和之前的质子一样惨,也没有好上多少。身边的侍从多有懈怠的,这就给了秦国可乘之机。
他们引着生了大公主的妃嫔见到了十皇子的凄惨,对方心善,便罚了那些宫人,让内务司把里头几个太过分的给换了。
要换人,自然就能趁机动手脚。
秦政果断将嬴家和自己收买的人加塞了进去,成功混入十皇子身边
。剩下的就是看他们忽悠了,希望这几人能有足够的本事笼络住十皇子。
为了保险起见,秦政安排了好几个忠心又有心眼的送进去,总不能一个都哄不住十皇子。
扶苏则看向修改器:
“我发现如果我折腾一些特别不靠谱的事情,总能得到意外收获。”
万寿节那会儿小打小闹的,就很平静,事后也没引起什么震动。但是前后几次搞大新闻,效果就很显著。
不是惹得皇后被罚,就是暴露了大夏的政治弱点。
扶苏难免食髓知味:
“阿父,我们再试试?”
大事件才能引发大震动,继而将很多藏在水面下的隐患勾出来,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秦政略一思忖便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