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章

事情的发展与扶苏所料不差。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夏帝回去就加大了调查力度,重点调查那些夏国商户是否被渊国收买了。

收买这事最终没查到,却查到了一些渊夏两国商户频繁往来的信息。看上去像是正常生意,但却是背着人做的,显得十分可疑。

扶苏吐槽:

“那也要他们敢光明正大做生意才行啊!”

渊国因为和夏国关系太僵,闹得渊国商人做生意处处受阻。他们改变不了上层君王的选择,只能自己去适应。

所以为了少些麻烦,这才选择私下交易。不然直接明目张胆地带货物来大夏,没得卖出去就得先被官府为难,扣押收缴走一部分了。

现在打着帮夏国商人送货的旗号,假装自己只是个互送镖货的打手,各地县衙也就不敢随便插手了。

这年头的商人地位可不低,能经商的都是真正的贵族。

奴隶主时代的贵族是实打实的“血脉高贵”,和封建制时期的地主是两码事。

庶民想要翻身成为贵族不是一般的困难,哪怕如蔺相如那般的落魄贵族,坐到高位了也会被正统贵族出身的廉颇讽刺,何况单纯的庶民。

到了封建时期,有钱人都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地主,只不过不当官的话容易被人嘲讽是末流商人。

渊国商人靠着夏国贵族的威慑,平平稳稳地把生意做了下去。奈何遇到了个不懂行的帝王,就爱搞阴谋论,怎么看怎么觉得两边私下里接触就是别有所图。

再深入调查,那更不得了。

这群看似是夏国商人的家伙,几十年前还是海国的商人,并非纯血夏人。

扶苏乐得不行:

“阿父,我觉得夏帝现在肯定脑补了一个惊天大局。”

夏帝估计会觉得这是海国余孽和渊国勾结,妄图颠覆他大夏统治。居然一直没被他发现,掩藏了几十年,实在是太恐怖了。

夏帝怕是要寝食难安。

秦政设想了一下那个场景,忍不住轻笑了一声。

帝王多疑固然麻烦,但当这个多疑可以被他的敌人利用时,敌人只会觉得很不错,夏国有这样的帝王是它们的福气。

虽然夏国人自己可能会想骂街。

扶苏撸起袖子:

“我再给他加一把火!”

秦政替他把袖子放下去:

“天还冷着,不许任性。”

寒潮走后,天气就以更快的速度升温了。现在还是仲春时节,却隐隐有了夏日的酷晒。

今年的气候不太好,夏国的农桑收成肯定要受到影响。好在降雨还算正常,不然更灾难。

扶苏觉得热:

“天哪里就还冷了?”

秦政帮他把衣服理好:

“一会儿要出门。”

出去就冷了,外面有风。

扶苏反而觉得出去更热,因为太阳太晒。

像他这种稍微冷一点就畏寒、稍微热一点就畏热的体质,一年四季过得都很糟心。秦政认定这是儿子身体亏损了没养好的缘故,决定带他去一趟太医院仔细看看。

如果花银子请人过来看,请不了什么厉害的太医,他们懒得为了区区质子跑这一趟。

但是自己亲自过去的话,多给点银票,医术高明的太医还是愿意搭把手看一下的。

太医院离秦阁稍远了一些。

扶苏被父亲牵着走出去一半的路程就累了,后半程是秦政抱着他走的。太医看过之后说是体虚,开了一些补身体的汤药。

秦政见里头有人参,回去就让嬴家帮着寻摸好参。宫里买不到这样的好东西,他们不会给质子用的。

扶苏喝了半个月的补药,确实觉得身体舒服多了。

但他不知道自己身体舒服不是因为补上了之前亏损的元气,而是神兽躯体需要的能量比较多,当质子的时候吃的东西营养不够。

碧月使银子也买不来太好的吃食,对父子俩来讲就是凑合。而且品种比较单一,老吃那几样怎么行呢?

宫里什么都要钱,稍微稀罕点的就格外贵。再加上这年头能吃的肉菜品种本就很少,确实玩不出花来。

开春就好了。

天气暖和以后,野菜冒了出来。冬日里能吃的菜少,以后会多起来。

半个月下来,外头天气越来越热,寒潮焦虑就卖不动了。所以秦国果断放弃了继续卖炭——改去卖冰。

贵族们是存了冰的。

冬存夏用,这是古代社会常用的解决办法。将冰藏于地窖中,就能保存很久。哪怕外层的冰化了,里头还能留下不少。

只是气温太高的话,化得就更快一些。即便是在宫里,也时常会因为剩冰不足,无法兼顾所有宫妃。

所以那些低位的妃嫔,份例里是没有冰可以用的。而哪怕是高位妃嫔,也得限量。

没办法,内务司总得优先

保证夏帝和太后他们这几个宫中巨头的用冰,其他所有人都得往后排。

碧月很快就发现今年花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冰用,内务司那边都在担心今年会比往年更热、酷暑持续时间更长。

所以经过粗略计算后,内务司决定不往外头卖冰了,便是高位娘娘来了也不好使。他们怕卖出去之后万一几个月后夏帝没得用,他们要掉脑袋。

气得宫妃们只好给娘家写信,通过娘家的手才能多些冰用。只是这一来一回,耗费就大了,运冰本来就有损耗。

扶苏便缺德地给嬴家支招。

硝石制冰在正史上最早出于唐末,但架不住扶苏不是正史来的。当年为了给他阿父运送鲛尸,齐地官吏就献上了这个方子,所以父子俩都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