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章

算下来,秦国小胜一筹。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随即,扶苏的眼珠子一转,起了点坏心思。

他凑到父亲耳边小声说:

“夏国先帝分明在励精图治,虽然花了15年才把海国这点地盘治理好是有点没用,可到底也是在认真治国。舆论却将先帝打为昏聩之君,说他骄傲自满耽于享乐,完全不管真相如何。”

秦政耐心听他诉说,没有打断。

扶苏继续往下:

“如今夏帝做的也是类似的事情,他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并不是真正没了野心放弃进取。他走上了先帝的老路,为何结局不能复刻先帝呢?”

秦政眼眸微眯: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只要夏帝死了,没人会去在意夏帝是不是真的不思进取。没有结果的蛰伏就是无效蛰伏,世人只会看到表面,然后骂他和他的父亲一样昏聩。

扶苏的舆论战实则是跟父亲学的,虽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却不代表秦政的水平不够。

他很快想到了造势之法:

“夏帝不是想麻痹三国?既如此,应当不会介意外界都传闻他是胸无大志的昏君吧?”

这可是符合夏帝计划的形势,夏帝只能选择接受,甚至还得捏着鼻子推波助澜。

当然,如果他没发现这里头的危机,单纯以为是自己的伪装有了成效,那就再好不过。

等到舆论抵达最高点——

扶苏和父亲对视一眼。

太子和二皇子年纪也大了,杀了夏帝他们两个肯定会争夺皇位。夏国陷入内乱,便是其他国家的发展之机。

秦政断言:

“二皇子不能继位。”

扶苏同时开口:

“二皇子放任不得。”

先让他们兄弟两个内斗去,这点内斗不至于直接导致夏国灭亡,顶多各国发兵占点便宜。

所以下一个国君人选还是很重要的,二皇子心眼多,精于算计,当上新帝后对三国有害无利。

还是让相对傻点的太子继位比较好。

秦政很快去信给外家。

说来也是巧,外家姓嬴。

父子两人当然不知道这姓是世界诞生时检测到秦政的姓氏顺便凑上去的,还以为只是个巧合。

甚至认为原主大名为秦正、外家嬴姓、是大秦公子这种种内容,都代表这个公子正原本就是另一个位面里的秦政自己。

就像同为古代位面,男尊位面的某人随父姓叫张书,女尊位面的他随母姓叫李淑。

有时候平行时空的自己可能并不完全和自己一模一样,存在着一些微小的差别。

秦政给嬴家传讯,希望秦国可以配合他的舆论计划。扶苏在里头添了几笔,学着父亲的字迹补了一些细节。

公子正的字迹竟也和秦政差不多,只是要更稚嫩许多。

秦政并不擅长更改字迹。

哪怕是自己以前的字,他也不太写得来。努力尝试了一下,还是不太能掩盖字里的锋芒。

秦政有些无奈地丢开笔:

“幸而有阿苏在。”

扶苏无论学哪个阶段的父亲笔迹都学得惟妙惟肖。

他还开了个玩笑:

“日后夏帝要是开始培养阿父,阿父去书房学习的课业莫不是都要我来代笔了?”

秦政揉了揉眉心:

“朕再练练。”

扶苏说的有道理,总不能一直叫儿子帮他写代笔。

他自己的成熟版字体实在过于出众,一看就充满了帝王之气,这个真得伪装一下。以后多的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亲自动笔的机会,到那个时候可没有办法糊弄。

秦政只好开始苦练字迹。

别人都是往好了练,他是往差了模仿。虽然模仿出来的字会不太好看,笔触滞涩,但这对秦政的处境来说反而是件好事。

字写得不好,才符合质子的身份。公子正又没有名师教导,日常就是自己看看寻常闲书。

实际上书房里的书都是无关紧要的那种,公子正花钱也弄不来讲述治国道理的典籍。

幸好父子俩开挂,根本不用看书。

扶苏整日闲得没事就指点父亲学习怎么模仿旁人字迹。

这个也是有诀窍的,虽然掌握了诀窍之后,天赋不足也模仿不到十成十,但拿出去糊弄人也勉强凑合。

毕竟又不需要秦政去造假别人的字迹,这种事情扶苏自然会包揽。

扶苏吃着奶糕糕监督父亲练字:

“阿父你不要偷懒,我会盯着你的。”

秦政左手伸出来捏他终于长了一点肉的小嫩脸,示意他说话注意点,不许得寸进尺。

冬天是个贴膘的好时节。

瘦成骨头的幼崽稍稍胖了一点,胃口也变大了许多。秦政对自己的养崽能力非常满意,盘算着再过一

两年应该就可以把儿子养得白白胖胖了。

碧月笑吟吟地走进来:

“公子,小公子,过几日便是万寿节了,尚衣局已将新制的衣裳送来,二位可要试一试合不合适?”

碧月会点改衣服的本事,所以并不着急这件事。不然肯定早早催促两人试衣服了,免得哪里要改的回头送回尚衣局却来不及办。

要知道宫里的尚衣局忙得很,这种时候肯定都在为别的贵主折腾衣服,哪有空管他们这些质子。

秦政放下笔:

“拿来给我看看。”

碧月回头招呼小宫女碧星把衣服送进来,一大一小两套,没有换洗的。万一在宴上弄脏了,都不好换。

不过只有贵主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宫中贵主要维持住体面,衣服弄脏就得立刻换一套干净的。他们这样无人在意的质子就不同了,反正也是待在角落里的,没人会关心他们穿什么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