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秦政很快调遣了小宗门的长老等人前往国境内镇守,原本的格局是洲—国—府—城—村,如今则改为了大秦—洲—郡—府—城—村。搜索本文首发: 今晚吃鸡

一洲之地太大,以前能同时存在多个国家,现在自然还是划分出多个郡出来更方便层层管理一些。

只是那些国家有大有小,郡却不能差别太大。要根据辖下人口重新划分,提升置郡的数量,不能单纯把原来的国更替为郡。

这么一来,各洲就多出了好几个郡。

倘若府类似于后世的省,郡就是几省联合。汉朝便是类似的设定,郡与县之上还有个州,几郡到十几郡合为一州,最终一共十三州作为地方上的最高行政单位。

这个州是大陆内的州,和一洲就是一个大陆的“洲”不属于同一个概念。

扶苏和父亲商量后,在每洲设置二十个左右的郡,地盘拆分得多一些。这样一来,十洲就空出了至少上百个郡守的位置,令外还有十个“洲牧”需要安排。

被派来的小宗门长老就是担任郡守来的。

秦政定下了最初的格局:

“金丹为郡守,元婴为洲牧。待日后人手充足,要求再往上拔高。”

在修真界不能光看治理能力任官,尤其是以后辖内百姓多为修士的情况。实力才是硬道理,身为长官要能镇得住那些人才好。

就像如今的修士城池,能在其中担任城主的无一不是高阶修士。他们里头未必所有人都懂治理,但不懂的当了一段时间就会嫌麻烦直接卸任走人了,将位置让给同门。

毕竟修士城池都归属宗门管辖,不是他们自己的私人地盘。无法在城池中舒舒坦坦的当土皇帝,那还不如回洞府去清修。

秦政便打算参考修士城池的管理模式,对各洲郡长官做出实力上的硬性要求。不仅需要他们干活能力合格,修为也不能太拉。

扶苏深以为然:

“当天下都是修士时,一洲之牧至少也要有渡劫修为才能镇住场子。而后的要求依次往下,合道期郡守,元婴期知府,金丹期城主,筑基期村长。”

轻霞听得咂舌:

“可修士专注修炼,如何会愿意为这些公务琐事缠身?”

扶苏反问:

“修士专注修炼,为何又有那么多人去当管事长老,不觉得琐事缠身吗?”

轻霞被问住了。

是啊,为什么在宗门里担任要职不算琐事缠身,去仙国里担任就算了?可见还是她们对国这个概念有偏见,觉得那都是凡人的东西,弄这些纯属浪费时间。

秦政则道:

“大道三千,有人能以丹入道,自然有人能以做官入道。”

就像秦政自己,他坚信他是以国入道的。自从开始正式扩张仙国以后,他和扶苏都感觉到自己的修为开始飞速增长,速度竟比之前闭关苦修要快得多。

可见走对了道路比什么都强,嫌弃琐事缠身的只能证明他们不适合走这条路。可以不去当官,自己清修去。

秦政只说为官需要有什么修为基础,又没说这个修为的必须去当官,某些喜欢清修的修士倒也无需自作多情。

轻霞哑口无言,决定以后还是好好干活,少发表意见为妙。

秦政特意挑选派遣去各郡任职的,都是他观察过后认为适合走官途入道的修士。

只是以前宗门模式的格局没有给他们发挥的余地,再加上资源和天分有限,这才导致修为境界停滞不前。

如今被派去仙国,扶苏优先给各郡府衙配备上灵脉。诸位刚到地方就觉得浑身通畅,修行一日千里,顿时信了陛下所言,他们确实适合走这条道路。

这一下子,工作热情就高涨起来。

秦政对此十分满意:

“若大秦所有官吏都有这等觉悟,朕也就不必烦忧了。”

而后开始思考,有没有可能在其他大秦推广一下修真。这些追求飞升大道的官员真的很好用,为了飞升他们可太努力了。

随即遗憾地放弃了这个想法。

因为天道不会任由他把每个无神论位面都改造成修真位面的。

真是可惜。

扶苏轻笑了一声:

“此界如今联通的仙界是大秦神帝那边,那里想来应该很需要这般积极工作的臣属飞升过去。”

他们和人商量好要把飞升点定在神话大秦,自然也不能给别人添麻烦。所以送一堆热衷加班的勤恳臣子过去,想来神帝一定会龙心大悦。

当初想见时神帝送了扶苏海量功德作为见面礼和谢礼,如今扶苏父子返送他这么多臣子,也算是礼尚往来了。

秦政陷入沉思:

“朕辛辛苦苦建造仙秦,倒是为他做嫁衣了。”

算了,都是为了大秦。

第203章 玄鸟:傻龙!被卖了还替人家数钱!

凡界的动作太大,最初或许还能被众人一

致忽略,随着父子二人做的事情越来越多,难免露出一些端倪来。

别的不提,众多金丹修士进入凡界担任郡守这件事,就不可能完全瞒住。

金丹修士去当官已经足够叫人震惊了,然而更让人迷惑的还在于,哪里来的这么多金丹期?

仔细探查,终于顺藤摸瓜发现了大量小宗门被收编整合的事情。

这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大秦仙国,明显野心不小。就是不知道背后有谁在给它撑腰,光一个金丹期的太子显然不够。

各宗私下开会,商议是否去试探一二。

秦政暂时没派筑基期弟子去府中担任知府职位,左右目前凡界的修士数量还相当有限。一郡之地拥有一个金丹,完全是绰绰有余的,不必再加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