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这次恩科出的应用题多而杂,是因为考察了方方面面的能力。搜索本文首发: 今晚吃鸡 但实际上,诸如后世的考试,试题是会有偏向性的。

不同地区的试题也会不一样,不同岗位的试题也会有所差别。比如法考就专门考律法,选拔法律人才,扶苏很喜欢这样针对性的设置。

秦政也觉得后世的考公值得借鉴。

虽然具体操作时还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但绝对比如今的科举更具优越性。何况秦政真的对儒家无感,也完全不觉得有必要选拔出一堆只读儒家经典的人才。

但凡他们考的不是四书五经,是国家律法,科举都不用大改。

秦政点了扶苏去处理举子的闹事。

扶苏带着几份试卷去了榜前,直接进行张贴。

这次参考的天才不少,但闹大的天才也不多。有些人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是自己没考好,并不会出来丢人现眼。

如果旁人想打着他们的旗号闹事,他们也会严肃制止,说是自己考砸了。

所以剩下这些被打出名号质疑考试公正的天才,要么是心里确实觉得考官阅卷不公。要么就是明知考得不好,但针对的其实不是考官,而是考卷。

因而试卷张贴出来之后,后面这一波人很快改变口风,开始质疑朝廷乱出试卷,愚弄学子。

扶苏神态淡然,扫了一眼人群。

他站在特意搭建的高台上,确保所有人都能看见他。

秦二世陛下已经很久没有气场全开了,属于帝王的威慑力弥散开来。离得近的学子瞬间就闭了嘴,不敢再继续抗议,离得远的也慢慢销声匿迹。

等到场中安静下来。

扶苏才冷静地开口告诉他们:

“你们当然可以厌恶本次的考卷,但考卷是陛下亲自出的。”

众人哑然。

“想考以前的科举,你们可以明年春闱去考正科。陛下加开的恩科,自然是为了选陛下自己想要的人才,而不是你们儒家想要的人才。”

学子们面色惊变。

千百年来,无论皇权和儒教怎么私下掰手腕,从来没谁会直接掀桌,指着鼻子骂你们儒家手伸得太长了。

这是第一个。

坐在周围茶楼里好整以暇围观的大儒气得手都哆嗦了。

如今的局面自然也有他们在暗中推动,因为这次恩科得罪的不止是学子,还有那些大儒。

皇帝一派直接掀桌了,丝毫不给他们面子,简直岂有此理。要是不把暴君的气焰压下去,以后儒教只会越发式微,再也拿不回主动权。

扶苏也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的,继续往下说。

“正科以后会一直考,不过考出来的进士想要直接任官自然是不可能的。将一群只会读书的人放进官场,是对天下万民的不负责任。”

扶苏微微一笑:

“所以,往后进士只是你们的起步。之后想要选官,还得再考能力。怎么考,自然就是像本次恩科这么考。”

“陛下与孤怜惜你们要额外加考一场,特意省略了之前的会试,让你们直接考能力。相当于叫许多原本没资格参加能力考核的人拿到了考试资格,尔等不感恩,竟然还有脸来闹事吗?”

这是在偷换概念。

但是没有进修过名家辩论的学子们被憋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想反驳又找不到该怎么反驳。

最终只能干巴巴地说一句:

“往年都是考完进士直接选官,也不见朝野出现问题。”

所以加试本就是无理取闹!

扶苏精准看向开口的人:

“往年用的是九品中正制,不如我们废除科举制,重新启用九品中正制?”

而且谁告诉你之前朝野没出问题的?

那人:……

他知道九江王的意思。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以前老旧的制度已经不合适了,天下需要寻求变革。

本朝中人其实不知道封建社会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了末年。科举制是注定要衰落下去的,再不改,只会成为压死帝制的又一根稻草。

扶苏当然清楚历史进程难以阻挡。

但在新时代到来前,他还是希望能为帝制做点什么。他阿父建立的制度,就算落幕也得是轰轰烈烈的落幕,而不是被人批判得体无完肤。

何况,让王朝以一个不错的姿态迈入新时代,总比像个需要被彻底打碎的旧墓碑一样接受改造要好。

提前给后世打好底子,后人也能以更快的速度腾飞,这是双赢的局面。

扶苏看着底下这些还沉浸在旧日辉煌中的儒生,摇了摇头,他们需要睁开眼睛看看世界了。而当前这个位面,幸运的在于最后一个朝代好歹不存在两族内讧。

扶苏走向高台边缘西北角,面对着那里几个面露不忿的学子。

他态度温和地问出犀利问题:

“天子选官,选的是会背书的人吗?”

无人回答。

“清河崔路遥,孤问你,倘若你现在担任县令一职,你需要做什么?”

崔氏的天才回答不上来。

因为他这些年一直在死读书,他没去了解过这些。

县令要做什么,他怎么会知道?

他的目标从来不是小小一个县令,他要考上状元,他要留在京中。不会沦落到去当县令的,那是二甲三甲的进士要走的路。

扶苏轻笑了一声:

“好,那我且问你,京中六部的主事要做什么?是每日拿着四书五经写策论吗?还是学着孔孟先贤那样天天去宫中劝谏皇帝怎么当明君?”

崔路遥的脸涨得通红。

扶苏意味深长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