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上次是得陪知青和帮忙看他们的行李,才不得不跟着牛车一起回来,硬生生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搜索本文首发: 打开它 这次他单独出去,就不用委屈自己了,可以坐公交车。

扶苏不肯:

“我去给你当秘书,爹你一个人出门我也担心。”

父子俩互相说服了半天。

最后秦政还是拗不过儿子:

“也行,那你跟我一起过去。开会的地方距离子楚工作的厂子不远,你顺便帮村长去看看他过得怎么样。”

扶苏露出了一个假笑:

“嗯嗯!我一定好好关心他!”

秦政:……

秦政揪住他的脸:

“笑得太假了,你别跟他吵架。厂子里人多,闹出来不好看。”

扶苏保证自己不吵架:

“我俩顶多皮笑肉不笑地互相问个好,吵架是不可能吵架的,爹你放心。”

为了证明自己是个乖巧听话又体贴的好小伙,扶苏还特意去了一趟村长家里,问问村长叔有没有要给堂哥带的东西。

秦柱嫌弃道:

“他在城里吃香的喝辣的,我还给他带东西?该是他给我带东西,臭小子也不知道寄点好东西回来才对。”

这几个月子楚就没回过几趟家,问就是厂里工作忙。

华阳不掺和这对父子的事。

她招呼扶苏坐下吃两口:

“晚饭吃了吗?要不要在婶娘家再吃点?你上回送来的肉我们两个也吃不完,做成腊肉,今天切了一点炒蒜苗。”

蒜苗炒腊肉,绝配。

可惜扶苏吃饱了,只能遗憾地拒绝。

秦大爷倒是潇洒得很,还弄了杯小酒自饮自斟,一盘子炒腊肉他一个人干掉了大半盘。

边吃还边嫌弃:

“这酒不够给劲,水兑多了。”

酒只能在黑市里倒腾到,毕竟现在各地吃不饱饭饿死的都不少见,粮食酿酒属于奢侈品了。

村长家也只能偶尔买点,然后秦稷为了多喝几顿,就兑水增加了分量。这样也不用担心秦稷喝得醉醺醺得被人看见说闲话,兑这么多水根本喝不醉。

扶苏不太喜欢酒味,很快就被熏得告辞了。

秦柱嘴上说不给臭小子带东西,临走前还是让扶苏去他家菜地摘点菜给儿子送去。城里菜都得花钱买,但是供应却不多。

扶苏不乐意:

“带什么菜啊?他一个人又不会开火,平时都是吃厂里食堂的。你把菜给他,他也只能放着。”

村长叔居然想让他给子楚带点瓜果,绿叶菜这种也就算了,不压秤,那瓜能乱带吗?一个瓜死沉死沉的,他才不肯。

秦柱被说服了:

“行吧,那就不给他带东西了。”

扶苏回去和父亲说:

“村长觉得应该子楚给他送东西,凭什么他给子楚送?所以什么东西都没让我拿,到时候我们直接去车站就行。”

秦政听出了他话里的水分,但是没有揭穿。

因为他也懒得给子楚带一篓子瓜果去。

第二天,村长一大早就叫上要折腾户口的钱家人,跟他一起去县里。

他们没走多久,钱家大闺女也回来了。

大闺女嫁到了隔壁村,昨晚老三两口子特意托人把消息传去了隔壁。他们也不指望大闺女回来能把事情解决,就想着多薅点羊毛。

这姑娘喜欢挖婆家补贴娘家,所以每次上门必带东西。老三夫妻想着现在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没法从大哥那边占便宜,就从大姐那头占好了。

为此,老三媳妇还特意没去县里,就在家等着大姑姐上门。

钱家大闺女回娘家没看到爹娘,只有一个三弟妹在家。一问才知道已经去城里办户口转移了,事情板上钉钉,再改不得。

她气得胸口上下起伏:

“真是太不像话了!一点都不孝顺!”

三媳妇凉凉地附和:

“可不是?我男人就说了不分家,这次转户口也不想转,可惜拗不过其他人。”

说着看向大姑姐空荡荡的手:

“大姐你今天来得有些匆忙啊。”

言下之意没顾得上准备礼物带回娘家。

大闺女没听明白,也没心思追问。随意点了点头,说是挺匆忙的,没想到还是没赶上。

她在婆家闹腾得厉害,不然也没办法抠出足够的好处给爹娘。但是她婆婆也不是吃素的,就压着她做更多的活。

一大早,钱家大闺女要先把家里衣服都洗了,才让出门。不然也不至于来晚一步,没赶上村长他们出发。

大闺女干脆就在娘家待着了,她要等爹娘回来好好问问情况。

半上午的时候,处理完事情的一行人就回到了村里。顺便带回来了一个爆炸性消息,也就是贾南风改姓。

村子里一下子又热

闹起来。

扶苏还去围观了一下钱家大闺女撒泼撕扯二嫂和侄女,结果被贾南风一脚撩翻摔得鼻青脸肿。

听着周围人议论改姓。

扶苏播着新鲜花生,边吃边说:

“商蔓不就改过?有什么好惊讶的?”

赵婶子搭了话茬:

“那可不一样,小蔓是跟着她娘回了娘家村子,南风可是还在本村待着的。”

扶苏觉得都差不多:

“管天管地还管别人姓什么,又不是你家孙女改了姓。”

赵婶子:……

她老姐妹没说错,这秦家的小树说话就是难听。咒谁呢,啊呸,她家孙女才不会这么不孝。

赵婶子撸起袖子就要掰扯。

扶苏忽然想起一件事:

“婶子,赵是你夫家的姓吧?天天喊你赵婶子,我都忘了你原本姓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