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知青点秘密不多,各自有多少粮食是摆在明面上的。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哪怕你说自己是拿家里给的粮票正经买的粮食,也不如跟大队买稳妥。

能少一点步骤是一点。

扶苏回忆了一下:

“买是可以买,就是份额有限。毕竟大队这边存粮也不是特别多,不可能无节制地提供。”

吕雉看两个女知青为难,提醒道:

“不行就去山里弄点吃的吧。”

人缺油水的时候,吃饭就会多吃一些。要是油水足,就吃不下那么多饭了。

因为肉的饱腹感更强,而且肉提供的一些营养,饭提供的少,就得多吃点饭补上。

两个女知青眼前一亮。

也对,不行就试试上山抓兔子这些。而且山里还有不少吃的,应该不至于饿肚子。

本来他们去黑市倒腾就要上山,不然哪来的货物能卖呢?在村里收吗?那也太冒险了。

公交车到县里只要一个多小时,扶苏把事情说得差不多的时候,也挤到了。

扶苏问他们饿了没:

“你们干粮没带在身上吧?”

几人都有些为难地点了点头。

刚才忘记拿点吃的揣着了,所有行李基本都在牛车上头。不过说真的,他们也是受够了干巴巴的面饼子,提起就没胃口。

扶苏早就算准了这一点:

“到中午了,这样,我带你们去找我妹妹,她那边应该还有点吃的。”

正好扶苏要去借车。

阴嫚刚吃完午饭回到供销社继续上班,见她哥带人来了,毫不意外。

早上出门前她哥就和她提过醒。

阴嫚取出几个夹了咸菜的窝窝头:

“只有这个,吃不?”

总比干饼子好吃,还是刚出锅没多久的。李姻中午才做好的呢,她知道大姑姐要带这个来卖。

六个人里头,有个章邯是胃口大的老秦人。韩信的胃口虽然不如他那么大,但也是个壮小伙,能吃。

阴嫚带来的一大兜窝窝头都换出去了,进账不少,兄妹两个交换了一个心知肚明的眼神。扶苏去国营饭店买了几个包子填饱肚子,回来拿走了钱,这个是要回去上交家用的。

扶苏小声:

“你自行车借我骑下。”

阴嫚拒绝:

“你不是还要领着他们回去吗?你骑车他们就跟不上你了,不成。”

扶苏说那他可以骑慢一点。

阴嫚:……

走两步路会死吗?

自行车到底还是被可恶的亲哥征用了,扶苏一个人骑车在前头带路,时不时停下来等一等其他人。骑骑停停的,终于抵达了秦河大队。

大婶子们在村口大树底下纳鞋底。

看到扶苏带人回来,一脸见怪不怪:

“你小子惯会偷奸耍滑的,又坐公交车了?真是钱多烧的,就知道浪费钱。”

这一下子把全队知青都骂进去了。

知青们默契地假装没听见。

扶苏不搭理她们,只叫住窜过去的小孩。

“桥松!”

小孩堆里一个小萝卜头出列:

“二叔!知青点还没收拾好呢!村长爷爷在发火!”

秦柱终于忍不住了,再好的脾气面对推三阻四也要恼。但是发火解决不了问题,因为确实住不下。

扶苏就说村长傻:

“这事还不好解决?”

村里其他人家没有多余的房子,商蔓家有啊。只要大队说给她每个月记多少工分,她铁定答应。

扶苏让知青们先在树荫下等会儿,可以和大娘们唠唠嗑,打听一下村里的情况。

然后自己踩着自行车先去了商家,和商蔓商量好自己给她拉人过来住的好处费,商量完才去找村长。

秦柱气哼哼:

“你说的倒是轻巧,那凭什么她们几个新来的知青可以住小蔓家,别人不成?”

扶苏就说工分从住进去的知青头上扣。

秦柱:“村里本来就要安排住宿,哪有让知青自己出钱的道理?”

扶苏:“不出钱就住知青点,想住好点就得花钱,花钱付差价,有什么问题?”

秦柱:“……你搞投机倒把呢!”

扶苏:“你不懂,这叫互帮互助。商家主动提供住宿,是热心肠。住进去的知青看商家生活艰难不忍心,无偿捐赠一些工分帮助她们母女,也是一片好意。”

秦柱:………………

扶苏又说:

“不给工分也成,那就帮忙干点活。您也知道,商家就母女两个,干什么都不方便。知青帮忙打水、搞卫生,偶尔上山弄点蘑菇野菜,也可以当借住费。”

这段他就是压低声音说的了。

这个没难度,谁都能干。要是高声说了,其他老知青估计也会

动心思。

也不是扶苏非要照顾新来的知青,主要新来的农活还干不好,根本拿不出多少工分来付账,只能用这些劳动换住宿。

偏他们又不缺钱,估计会很乐意花钱减少劳动。商蔓家条件不好,缺的就是钱,不是什么一点半点的野菜和劳动力。

秦柱也听明白了,扶苏这是在照顾商家母女俩呢。

他犹豫了一下:

“你老实说,是不是看上小蔓了?”

这次轮到扶苏:………………

昨天才造谣堂哥子楚出去当了上门女婿,现在就轮到自己被造谣暗恋商蔓了。

但是扶苏是不会反思自己的。

扶苏义正言辞:

“村长叔你说什么呢?我这人就是单纯的善良,特别善良,没有别的心思。”

秦柱呵呵一声:

“你还没我老爹善良呢。”

秦大爷背着手溜达到附近看知青点的热闹,就听到这句,他当场就不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