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你要吃独食?”

桥松:……明明是你和祖父要去吃独食吧?

桥松忍气吞声:

“我会和弟弟妹妹分的。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

秦政忽然出声:

“半夜不睡觉在嘀咕什么?”

桥松吓得立刻闭嘴了。

扶苏笑了一声:

“爹你别吓唬他,好了,明天给你带肉包子,睡吧。”

第二天,扶苏和父亲坐牛车去了城里。

城里比县城要远上不少,走路过去要走四五个小时,所以秦大爷他孙子才不怎么回村。

而在县里供销社上班的阴嫚却能每天来回两趟,中午都能在家吃,因为骑车去县城只要十几分钟。

他们一大早出发,到的时候也不早了。先去国营饭店吃了一顿早午饭,然后还要等知青的火车抵达。

秦政把名单给儿子:

“等下你去把人都找出来。”

他把儿子带来可不是来玩的,而是来干活的。要在乌泱泱一堆人里找到本村的知青,这可是个麻烦事。

反正秦政是不会自己去找人的。

扶苏也不在意,拿过去一看:

「郭嘉、韩信、章邯、吕雉、孙秀秀、曲小梅、许峰、张前进。」

扶苏收起纸条,好的,记住了。

他扭头去找了个自己认识的大嗓门,是柳树村的小伙子,现在叫柳树大队。

扶苏给他塞了一毛钱:

“等下你帮我一起喊人。”

小伙子立刻答应:

“成!保证先帮你们村把人找齐!”

旁边站着的柳树村干部:???

第176章 秦柱:不许喊我大柱子!

火车上。

郭嘉像一只没有梦想的咸鱼一样,瘫在座位上一动不动。

老式的火车坐起来当然是不舒服的,幸好他有座位。虽然座位是木质的,非常硬,但也比没有好。

当然,知青下乡坐火车一般都有座位。

周围全是人和行李。

只要一想到等下他还要大包小包地拎着行李挤下火车,郭嘉就一脸绝望。

火车到站之前,郭嘉痛苦于火车上杂七杂八的味道。垃圾堆都不一定有这么难闻,毕竟垃圾堆没有脚臭味。

火车即将到站,郭嘉发现这还不是痛苦的种点。而且他很快用他聪明的脑子想到了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自己要去支援的是村子。

众所周知,火车站是建在城里的。

众所还周知,村子是距离城市很远的。

众所依然周知,从城市前往农村很有可能是没有代步工具的。

郭嘉:……让我死吧!

所以他不仅要拎着大包小包挤下火车,还要拎着大包小包走一路去村里。如果村子稍微近些还好,就怕一走好几个小时。

郭嘉的表情渐渐空白。

在他身边,是没心没肺的同行知青韩信和章邯。这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路都很兴奋,完全不觉得火车上的条件艰苦,还能笑得出来。

看到郭嘉生无可恋,相对体贴一些会看人眼色的章邯凑过来问道:

“郭嘉同志,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又晕车了吗?”

郭嘉有气无力地摇了摇头:

“这次不是晕车。”

其实他不晕车。

毕竟是能坐古代马车赶路的人,那么颠簸的车子都能忍受,火车已经算很好了。

郭嘉继续有气无力:

“我只是在想,等下车之后,我可能会原地去世。”

章邯一惊:

“啊?”

韩信也被吓到了:

“不至于吧?难道你已经病到只剩一口气了?要不要帮你叫乘务员同志?车上也不知道有没有医生。”

坐郭嘉对面的吕雉轻声提醒:

“郭同志应该是在说下车的问题。”

韩信挠了挠头:

“下车能有什么问题?”

章邯很快想明白了:

“你是说下车要人挤人,还要拎着大包小包的,郭同志身板这么瘦弱,可能要被挤掉半条命?”

韩信也回过味来:

“哦哦!你们说这个啊?没事,我可以帮你一起拎啊!”

虽然韩信历史上是个“一力士可擒”的小菜鸡,但被太子殿下养大的韩大将军是没有这么弱的,好歹可以和寻常健仆打得有来有回。

成为亡魂之后就更占便宜了,毕竟跟着陛下和太子混到了不少功德,如今也算是力大无穷。

其实郭嘉现在的力气也很大。

但是力气大是一回事,自我感觉浑身没有力气是另一回事。反正郭嘉就觉得自己拎不动,根本拎不动,也完全不想拎。

面对韩信同志的热

心肠。

郭嘉感激涕零:

“多谢你了!要不是在火车上认识了你们这些善良的好同志,我可怎么活!”

吕雉:……

吕雉总觉得哪里不对。

不确定,再看一眼。

可是不管怎么看,郭同志脸上的感激都是真实的,完全看不出来他是在故意骗人给他拎包。

算了,也不关她的事情。

七十年代的老式火车还不是后来的座位安排方式,它的过道两侧都是双人座,而不是一边三人一边两人。

郭嘉四人正好坐在一起,吕雉的身边就是韩信,对面是郭嘉和章邯。

隔着过道的另一边,还有两男两女四名知青,和他们的目的地一样,都是秦河大队。不过四人和他们说不太上话,总觉得彼此之间有代沟。

因为吕雉和郭嘉一个是女同志、一个看起来就虚弱,章邯和韩信就把靠窗的座位让给他们了。所以章韩二人距离隔壁座四人比较近,经常被他们搭话。

刚才韩信说可以帮忙拿行李,也叫那四人听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