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幸好扶苏挖起来了一大块土,没有伤到稻苗的根须。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重新把这一整块种下去,应该不会影响收成。

扶苏的锄头很快被大娘抢走。

麻利的农村老把式很快就把稻苗的问题给处理好了,然后叮嘱他干活认真点。

大娘唉声叹气:

“你小子真是会糟蹋庄稼,以前就不学好,整天躺在家里躲清闲。好不容易最近勤奋了一点,连个草都不会除。”

扶苏眨了眨眼,张口就来:

“二大娘您这话说的,我家里人口多,不缺我一个人的工分。要不是您和几位婶子非看不惯我歇着,要我来上工,也不会出这事儿了。”

二大娘顿时就给气着了:

“我还不是为你好?你看看你!都多大的人了!闺女都三四岁了!结果天天在家啃老啃兄弟!你也好意思!”

扶苏可好意思了:

“二大娘我有点头晕,估计是中暑了。我去树荫底下歇歇,您慢慢干。”

二大娘:???

二大娘扭头和老姐妹嘀嘀咕咕:

“真是的,一上午偷奸耍滑,活没干多少,茅房上了八趟。现在又说中暑,我看他是懒病犯了!”

老姐妹是五婶子,跟着点头:

“他今天这活干的,怕是拿不了几个工分了。”

商家的闺女商蔓顶了一句:

“就你们事多,人家都说了他们家不缺他一口粮食,工分少点就少点,瞎操心。”

二大娘瞪眼:

“小蔓啊,不是婶子说你,你这臭脾气得改改。你这样以后怎么嫁得出去?”

商蔓哦了一声:

“没事,我家招赘呢。”

二大娘:……

五婶子赶紧拉了拉二大娘:

“你可别说了,说多了商家老头老太太又要骂人。”

谁不知道商家的小女儿早些年运道不好碰见个人渣,一气之下带着女儿离婚回娘家了。这些年也没再婚,就守着个闺女过,疼得跟眼珠子似的。

商家老两口脾气也不好,说是之前去把小蔓他爹打成了猪头。村里也没人敢拿她娘离婚的事情说嘴,就是怕挨揍。

商蔓很麻利地干完了上午的活,然后跑回家去拿了早上就镇在井里的野果子。尝了一口确定汁水丰沛还沁凉,很适合解暑。

她假装自己是回家上厕所的,回去的时候路过在树荫下乘凉的扶苏,跟他说了两句话。

旁人只当她是去蹭树荫的。

其实商蔓偷偷拿出了一颗果子:

“换不?”

这年头买卖叫投机倒把,所以不能公然做生意。但商蔓家里困难,哪怕有外公外婆接济,外公家也有一大家子人呢,母女俩少不得要多为自己打算。

所以商蔓就盯上了村里的富裕人家,时不时和他们“换”点东西,给家里改善一下生活。

扶苏立刻从兜里掏出一分钱:

“换!”

别看只是一分钱,这野果子是山里随便采的没有成本。一分钱都能买一颗糖了,糖多金贵啊。

扶苏啃着果子美滋滋地混到了中午下工的时间。

下工后他也不着急回家。

这个点家里饭还没做好呢,回去了也吃不上饭。所以他溜溜达达地去了村大队办公室,他爹在里头。

秦家是秦河村的“大户”了。

村子里大半村民都姓秦,不过因为早年逃荒的关系,也有很多其他姓的村民过来定居,比如商家之类的。

在所有秦姓家庭里头,扶苏他们的秦家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因为他爹秦政一个人就生了七个孩子,五男两女,别人家谁不羡慕他们人丁兴旺?

虽然秦政没有其他兄弟,但同族的堂兄弟可是不少。真遇到事情了,多的是人会站出来帮忙。

刚才的五婶子和二大娘都是其他秦氏家族的媳妇,大家算是亲戚。

扶苏他爹秦政是村里的村支书。

扶苏进办公室就看到他爹还在处理事情,好像是最近要有知青下乡。这大热的天安排知青下乡,不知道上头是怎么想的。

眼看再过两三个月就要秋收了,多了点人手看着好像能帮忙,其实知青大多都不会种地的,净添乱了。

何况他们没参与春耕,村里今年收上来的粮食就那么多,还要分给知青。幸好他们村还算富裕,家家户户勉强都能吃饱饭,不然粮食就更成问题了。

秦政放下文件:

“下工了?”

扶苏把手伸过去给他爹看:

“我都晒黑了!”

秦政不为所动:

“才晒了一上午,何况你又晒不黑。”

扶苏装可怜失败,只好揭过这个话题。然后问起这次要来几个知青,秦政回答八个,五男三女。

扶苏幸灾乐祸:

“这么多?那村里又要热闹了。”

热闹还是其次的,关键是知青点不知道能不能住得开。村里房子不够,到时候又要折腾。

村支书秦政最近和村长秦柱都在为这件事发愁呢,村里妇女主任华阳是秦柱他媳妇儿,最近都在帮忙做知青点的思想工作。

说起这对夫妻。

扶苏父子失忆了不知道,他俩其实是后头进来的。

扶苏问有没有人要参加的时候,一个两个都说不来。结果等他们进入沙盒珠,又都冒出来了。

当时秦稷带头忽悠守门的李信:

“寡人好像来迟了?他们不会都进去了吧?”

李信还真以为他们也是来参加的,但是来晚了点,没怀疑就放他们进去了。

他哪里知道秦稷这群家伙打的是进去坑扶苏那臭小子一顿的主意。

秦稷跟他儿子秦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