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但是燕丹好歹有可能是在威胁荆轲,你不去刺秦我就把你也给砍了。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赵王这个真的没办法帮他开脱,只能感慨一声不愧是司马氏。

扶苏还额外感慨了一句:

“怪不得封号是赵王。”

隔壁秦王虽然死了,但是秦王他好歹脑子聪明,早就看出了贾南风会干掉汝南王和楚王。

所以说赵王就是不如秦王,哪朝哪代的都一样。

但是扶苏不太高兴:

“区区赵王竟敢在秦王治丧期间闹事,真是不知所谓。”

秦政:……

秦政选择附和儿子:

“那就送他和秦王一起去地府好了。”

不尊重别人葬礼的,不如下去陪一陪人家。

次日早朝,新任尚书右丞出列告发:

“臣有事起奏。”

秦政已经在这两个月火速升任尚书令了,装都不装的。反正有秦氏父子辅助,朝中已经没什么人敢反驳贾南风的决策了。

贾南风示意右丞直说。

右丞便道:

“前不久齐王叛乱一事终于平息,齐地官员将齐王私制的冕服送入洛阳,交由臣等处理。”

毕竟是帝王冕服,其他臣属不能私下处置。所以在朝廷派人接手了齐国的后续事宜之后,这东西就转交给朝廷使者了。

而后使者决定把这个烫手山芋送入京,到时候是毁掉还是怎么处理,皆有皇后陛下决断。

右丞掌管器物,外头送进宫的重要物品都得过他的手。他仔细检查了一下那套冕服,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右丞表示,这衣服是修改过的。

原本的身形应该和齐王身材不称,被人改成了适合齐王穿着的尺码。拆掉缝线后恢复原样,请了宫中裁缝来辨别,试图寻找原本的衣服主人。

当时右丞怀疑是别的藩王私制冕服,给他自己做的。然后想要陷害齐王,就干脆拿出来改改,栽赃嫁祸。

但裁缝却认出了这是先帝的旧衣。

朝廷听到这里哗然:

“先帝旧衣不是应该统一处理掉吗?”

皇帝又不会穿前任的旧衣服,这东西不至于代代相传。毕竟大家身材不一样,而且帝王又不是做不起新衣服。

贾南风立刻一推三六五:

“此事我也不知,先帝丧仪都是由先太后主持。”

先太后杨芷已经死了。

死无对证,只能默认这是太后留下的烂账。

约莫是先帝死时杨家势大嚣张,根本没有认真办他的身后事。丧礼明面上风光大办,背地里一些细节就糊弄了。

但是贾南风可以推脱,负责这件事的内宫官却不能。招来询问之后,内宫官发誓他已经将衣物焚烧处理了,绝无可能有旧衣流落在外。

迟疑了一下,内宫官又说:

“焚烧前臣曾清点过衣物的数量,当时是对得上的。只是那时宫中在治丧,人多手杂,这……”

言下之意可能有人在他清点完数量后,动手窃走了一套衣服。毕竟他清点完就放在那里没动了,继续去清点其他需要处理的旧物,忙得很。

如果有人买通了侍者帮忙窃衣,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当然,这只是内宫官的一面之词。实际上当时压根没烧毁旧衣,不然贾南风从哪里弄来这套冕服搞事情?

赵王嗤笑一声:

“谁闲得没事干会偷这个?不要命了吗?偷了又不能穿!”

已经迁为仆射的扶苏慢悠悠地说:

“是啊,偷了又不能穿,顶多改一改拿去栽赃齐王嘛,有什么用?”

赵王:……

群臣好悬没忍住笑出声。

不行,这是个地狱笑话,不能笑。

事情说到这里,大家也差不多明白发生什么了。有人趁乱拿了一套衣服走,就等着找个好时机坑一把其他藩王呢。

虽然能在内宫中偷拿冕服的人不多,最有可能的就是先天条件优越的皇后。但皇后和远在青州的齐王又无冤无仇,何况当时她还在和楚王、汝南王博弈,根本没空。

要知道齐王是最东边的那个藩王了,封地远得不行。就算皇后要收拾藩王,也没有从齐王开始的道理。

反倒是第一个爆出齐王私藏冕服的赵王,显得非常可疑。

赵王还没意识到扶苏在阴阳怪气他。

听完扶苏的话,他居然认同地点了点头,夸扶苏说的有道理。

群臣:……

不是,这个赵王到底是真傻还是装傻?

一般人表现得这么真诚,别人也就不怀疑他了。可是赵王不太行,毕竟赵王这个人不能用常理推断。

而且能做出在先帝丧礼上偷衣服这种事情的,怎么看都感觉除了赵王也没别人。

关键是!

这种事情,他赵王以前干过啊

多年前,司马炎还没脑子糊涂的时候,赵王这个家伙曾经让下属刘缉去收买工所的人,让对方帮他盗窃御裘。

御裘是什么?就是皇帝的裘衣。

虽然偷的不是冕服,而是皮草大衣,但也没什么区别了。

当时谏议大夫还劝司马炎把罪魁祸首赵王一起处置了,但因为赵王是宗室长辈,最后司马炎还是赦免了他。

你看看!你看看!他有案底的!

御裘都偷过,再偷个冕服有什么不敢的?赵王还好意思说什么“偷了也不能穿”,那你御裘偷了就能穿了?你不还是找人偷了?

群臣真的觉得赵王的脑回路无法理解。

有人窃窃私语:

“赵王定然是在装傻。”

贾南风忍住了没笑:

“此事还需仔细探查,寻出窃衣之人到底是谁。若不是齐王,便是有人栽赃嫁祸,须得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