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晋朝也有个“三杨”,却是骂名。搜索本文首发: 打开它 说的是太后娘家三位长辈联手在朝廷上搅弄风云,打压旁人。
所以皇后一跑来求助,满腔报国心的楚王就二话不说地出发了。
众人早就看不惯杨氏乱国,如今杨氏手里没有什么兵权,正该趁机剪除。否则等他们再发展一段时间,开始插手军部,那可就不好对付了。
只是楚王没多想,不代表其他人也这么单纯。
楚王是去帮陛下肃清朝野的,汝南王是去干什么的?
秦政点了点汝南国的位置:
“汝南国位于都城洛阳的南部,距离关中也不远。”
都说八王之乱是贾南风一手策划的。
第二阶段打红眼了先不说。
第一阶段肃清朝野这一部分,确实不冤枉她。贾南风挑选的两个入京人选都不是乱挑的,她可不是看谁离得近,于是就近找的帮手。
她选的一个楚王,是个好用的工具人。人傻好骗,热血爱国的小愤青,非常适合用完就丢,收拾起来毫无难度。
另一个老狐狸汝南王虽然不好骗,可他不仅和自己的敌人杨家有仇,还手握重兵会对自己形成威胁。
先把人骗来干掉杨氏,然后再骗楚王去杀了汝南王。最后干掉楚王,弄死秦王。
这些王死了,军权说是应该给子嗣继承。可这里头好几个年轻人呢,子嗣都是小孩子,小孩子如何能掌兵?
再说了,就算继承也该继承封国的军队。一州大军哪能随意托付出去,这里头操作空间可太多了。
所以这么一来,关中的兵权、荆州的兵权、豫州的兵权,全都成了她的囊中之物。司隶乃至周围两个繁华大州都落入贾南风掌控,才有她后面大展拳脚的机会。
否则她凭什么大权在握呢?
就靠她是皇后?
秦政感叹:
“实在是个能干的人。”
如果不是皇后就好了,不是皇后就可以招揽到麾下。
如今贾南风当上了皇后,她不会再甘心给别人打工的。她的目标是成为太后,自己执政,掌握所有权柄。
侍官听罢若有所思。
待到父子俩去休息了,他急匆匆去了王府禀报。
楚王妃听他的描述,越听越是心惊。
“皇后殿下召入京城的诸侯,竟都是想要剪除的。”
剪除之前还要谋算着榨干他们的利用价值,真是好歹毒的计策。难怪先帝敢让傻儿子继位,约莫就是打着叫皇后代替丈夫执政的主意。
只是先帝算计得太好了,活像是在做白日梦。
他光想着叫皇后帮着理政,等太子长成后,皇后就可以退下去了。聪慧的太子可以接手朝政,大晋也不会出现问题。
为了防备皇后对不是自己所生的太子不利,还安排了三个儿子制衡她,以为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了。没想到皇后上位先收拾三王,三王一死,估计太子也得上路。
做什么春秋大梦呢,还想让贾南风给他们司马家当牛做马。
楚王妃气得脸都白了:
“真是!真是!”
她不能说辱骂先帝的话,但她真的很想让司马炎倒一倒脑子里的水。
是什么给了他自信,觉得自己的三个儿子一定能压住一个贾南风的?现在看样子三人被玩得团团转,根本没有一点抵抗能力!
一个昏招害了三个儿子,他可真行,儿子的命不是命?
楚王妃深吸一口气:
“大王短时间内不会出事,皇后还用得上他。你们去做好准备,我要请秦先生随我一起前往都城。”
她了解楚王,就算在京中大权在握,也不会主动把家眷接过去。因为楚王的志向就不是当个摄政王,他还打着忙完了就回楚国的主意呢。
历史上下属劝他扩张势力,用的借口甚至都是“大王不如增强自己手上的势力,如此也好帮扶帝室,安定天下,光靠手上的人马还是不太够”。
但司马玮不想让妻儿离开安稳的楚国,贾南风却不见得这么想。她肯定愿意手握人质的,这样收拾楚王时就能更加轻松了。
而且这样等楚王一死,还能立刻安排好继承事宜。孤儿寡母在她手里,还不是她怎么说就怎么办。
最终楚王长子没能继承楚国,被打发去襄阳了。
楚国好歹有司马玮打下的基础,可能还会乖乖听从母子俩的号令。襄阳却不同,离得远,谁还认你楚王亲眷的名号?
楚王妃道:
“大王不会叫我入京,我也只能主动前往都城了。倘若先生独自前去,我怕他不信先生的话。”
有她帮着劝一劝也好。
年轻人一腔热忱,不是外人跑来跟他说你哥哥嫂子要害你,他就会信的。
次日楚王妃前来拜见先生。
进屋后她急切地询问道:
“不知先生何
时可以动身前往都城?”
她还想问问要怎么不惊动皇后就进入洛阳城中,和丈夫接上头。她还挺害怕自己一进去就羊入虎口,直接被皇后秘密派人关押起来的。
秦政示意她不要着急:
“暗中前往,才更容易出事。”
楚王妃立刻明白了:
“要大张旗鼓地前去?”
秦政颔首。
偷偷跑过去,别人都不知道你来了,那才是一绑一个准呢。贾南风如今还不愿意和楚王撕破脸皮,私下里把人绑了才稳妥。
可是如果楚王妃声势浩大地入京,她就不能轻举妄动了,不然人不见了肯定会引起骚乱。
楚王妃有些迟疑:
“皇后不好随意出手,那其他人?”
她丈夫在京中眼看着敌人不少,敌人可不怕撕破脸皮。比如汝南王,说不准就会直接派兵伏击她的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