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曹丕可不傻,不会被系统刻意塑造的矛盾给忽悠住。搜索本文首发: 今晚吃鸡 系统想用奖励分化他们,可曹丕却知道系统才是他们所有人的大敌。

何况曹魏和大秦又没有旧怨,反而有共同的敌人大汉,说不得还能联手呢。

系统再次卡顿。

这一次比之前更久,因为曹丕提出的问题不好解决。

父子二人抓紧时间侵入。

进度条走到90%。

系统恢复运行:

【第三轮将从中间开始,按照扶苏、秦政、冒顿单于、韩非、霍去病这个顺序回答问题。】

而后粗暴地打断了还想抗议的其他人,抓住时间宣布第一题。

因为曹丕故意为难的缘故,系统还挑了个难度颇高的题目去针对曹丕。

父子俩都没去关注。

还剩最后10%了,自然是专心入侵。

直到扶苏被点名二人才回神。

扶苏扫了一眼记分牌,虽然针对性的提问很扎心,但是不得不说,正确率是真的高,给大家回了一波血。

【请选出有关公子扶苏的离谱谣言:(多选题)

金、他的老师是大儒淳于越,被儒家教傻了

木、他支持分封制,因而与李斯不和

水、他的母亲是楚国女子

火、他的儿子嬴子婴是秦三世

土、他是秦始皇的嫡长子】

扶苏:。

扶苏迅速选出了四个选项,除了楚国女子之外都是谣言。

顺便认真思考了一下,子婴那家伙年纪比他还大,是怎么做他儿子的。

哪怕只看正史记载,应该也能发现子婴在处理掉赵高之前曾经和两个儿子商谈过如何行动。

那个时候公子扶苏就算还活着,也就三十出头的年纪。他儿子都不一定有子婴的儿子大,他还能给子婴当爹?

天幕外的儒生看完直翻白眼。

他们倒是希望秦国长公子是他们儒家的弟子呢,这么好的事情真是做梦都能笑醒。这种谣言是怎么传出来的?就因为长公子仁善吗?还是帮儒家说过好话?

嬴政皱眉:

“尽是无稽之谈。”

帮儒生说话就是支持儒家了?不能是因为儒生势大,所以说点场面话安抚他们?

至于分封,那更是笑话。

能当集权天子,谁乐意搞分封。分封分走的是皇帝实打实的权力,吃亏的是当皇帝的那个人。

但凡扶苏不是作为继承人培养的长公子,而是其他什么普通公子、宗室或者功臣之类的,他支持分封都有道理。

汉朝搞郡国并行制是因为刘邦喜欢分封吗?不,是因为刘邦没得选。

如果可以,他巴不得不封。

所以刚开始刘邦分封分得很麻利,后头就改口说什么“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把一群本来跟着他打天下就为了裂土封王的兄弟架在那里烤。

以前封过的王都得改掉,找借口削成个侯。

嬴稷看到扶苏的作答,愣了一下:

“扶苏不是嫡长子啊?”

啧,看他们父子俩黏糊的样子,他还以为扶苏是板上钉钉的嫡长子呢。

虽然大秦之前很多代,奉行嫡长制度都是随便坚持一下,不是很走心吧。但嫡长子地位确实是不一样的,尤其对大一统王朝来说很重要。

大一统要求稳,所以不能搞立贤这种法子选继承人。不然下场就是唐朝那样的,造反大舞台,有梦你就来。

俗话说的好,你哪个儿子年纪大,所有人都是公认的。但你哪个儿子最有本事,全村都能为此吵破天。

扶苏似乎猜到了先祖们的疑惑,答道:

“我是长子,但是我父亲没有立后,所以儿女中不存在嫡庶之分。”

没有正妻自然也就没有嫡子了。

嬴稷很快想明白了:

“扶苏既然如此优秀,没有嫡子身份加持倒也无妨。”

嫡子是可以通过立后人为造就的,年幼的儿子想压过年长的,只要努力把自己亲娘变成正妻就行了。

现在始皇帝坚持不立后,底下的弟弟就永远没有机会靠嫡子身份越过长兄了。

胡亥上位之后没给生母追封皇后是不想吗?还是脑子太笨想不到?他想不到赵高难道还想不到?

没这么干就是因为没用。

谁都知道陛下不愿意立后,你胡亥篡位后想通过立后把自己变成嫡子、增加自己继位的正统性,那是做梦。

所以胡亥就这么尬住了。

尬到连起义军都觉得“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你胡亥是什么东西?非嫡非长也没有贤名,凭什么你上?

人家赵武灵王虽然废长立幼了,但他退位给小儿子的时候,小儿子还很年幼。赵武灵王只是自己去专心忙北境的军事部署了,把国事托付给相邦,他自己可

没死呢。

始皇帝可是要驾崩了,那肯定不能丢个幼子上位,然后让李斯把持朝政。

谁没事给自家造一个毫无后台的傀儡皇帝出来啊!那汉武帝设辅政大臣好歹还设了五个,叫他们相互制衡呢。

下一题就是说的这个。

【秦政请听题。】

【以下是有关胡亥继位的猜想,最符合逻辑的是:

金、长子不堪大任,不如托付给丞相李斯,令幼子胡亥当傀儡皇帝

木、赵高意图通过操控胡亥掌握权柄,于是胁迫李斯配合自己设置矫诏

水、胡亥野心勃勃,趁机撺掇赵高夺取江山

火、李斯忧虑自己的大一统政策会被长公子废除,于是转而支持胡亥

土、赵高、李斯、胡亥各有筹谋,一拍即合,联手篡国】

秦政当然是毫不犹豫地选最后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