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木、汉太祖刘邦

水、魏太祖曹操

火、晋太祖司马懿

土、唐太祖李世民】

本题只有魏惠王、芈八子、君王后和韩非四个人可以抢答。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秦政:……

秦政十分无语,秦太祖都出来了。

他们秦朝是没有庙号的,不仅秦朝,其实周朝也没有。周朝好歹还有谥号,到了秦政这里谥号他也给取消了。

不过历史上确实有个秦太祖,是东晋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创立者苻洪。这是个氐人政权,却是十六国里最强大的那方势力。

四个可以答题的人几乎都在瞬间排除了第一个选项。

因为系统从来没用秦太祖称呼过秦政,反而用秦始皇、始皇帝,可见秦朝估计也没重启庙号制度。

第二个刘邦,总听汉人称他为高祖,而非太祖,四人就有些拿不准了。按理来说应该是称太祖的,难道汉朝改了庙号制度?

后头的曹操他们见识过,据说是个没有篡汉的乱臣贼子。他儿子篡汉称帝了,就是在座的曹丕,建立的正是魏国。

汉末的曹操本人还怪尴尬的。

他刚“奉天子以讨不臣”没多久,现在明晃晃的一个魏太祖摆在那里,很难粉饰太平的。

曹操只能努力辩解:

“是我那逆子自作主张——”

郭嘉一脸我懂:

“明公也是被逼的。”

曹操:……

你这么说,我就接不下去了。

曹操只能偷摸去瞄荀彧,这位之前可是一心想匡扶汉室的,他怕文若和他离心。

荀彧神色如常。

历史上荀彧追随曹操二十多年,他又不是个傻子,自然早就看出了曹操的野心。二十年不离不弃,真正的大汉忠臣怎么可能做到这个地步。

所以他当年想匡扶汉室的心是真的,可时间长了,和曹操的君臣情谊便要更重一些。当他发现大汉已经没救了时,难免做出新的选择。

可惜一颗真心错付,曹操还是猜忌他。

荀彧转移话题:

“我等虽习惯称高祖,实则高皇帝的庙号是太祖才对。此题第二和第三个选项应当都是对,后面两个就不好说了。”

曹操见荀彧提起魏太祖时面无异色,稍稍放下心来。

场中的四人已经分析到了后头的晋和唐。

司马懿他们也见过,但不知道他家居然也夺得了天下。而李世民,就彻底不认识了,完全没有印象。

司马懿本人现在处境很尴尬。

之前都在说魏蜀吴三家争锋,结果现在来一个司马氏的晋朝。天幕中曹丕的脸色已经非常阴沉了,司马懿感觉自己要倒霉。

这不明摆着司马家摘桃子了吗?

他得想个办法,看怎么应付过这场危机。

韩非抢到了答题资格。

他言简意赅:

“水,土。”

韩非认为,汉朝那个应该是汉高祖,晋朝那个则是人名错了。或许确实是司马家篡位,但司马懿都那么大年纪了,估计等不到当皇帝的那一天,换成他儿孙比较合理。

系统判卷: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是汉太祖刘邦和魏太祖曹操。】

【晋太祖是司马懿的次子司马昭,司马懿本人被追封为了晋高祖。晋朝是由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建立的,所以司马昭的庙号也是追封。】

【唐太祖是李世民的曾祖父,他自己庙号太宗。他父亲则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庙号高祖。】

李世民的曾祖父李虎受封陇西郡公,给儿孙争了个爵位出来,所以李唐王朝的基业有一部分是他打下的基础。因而他被追封为太祖,而不是开国皇帝李渊。

曹丕不太高兴地说:

“能不能出一点所有人都能抢的题目?”

新规则对他这个所处时代最后头的太不友好了,不是说公平吗?这哪里公平了?

系统可疑地卡顿了一下。

估计是又受到观众投诉了,很快表示会多出一些三国之后的题目。

扶苏给阿父发消息:

「这题目这么做下去,我觉得他们得挨个淘汰。」

得到积分属于碰巧,绝大多数情况都是答错了扣分。这么下去,他们是不用防备有人分数抵达20了,要担忧其他人都淘汰出局。

秦政回道:

「无妨,时间也够了。」

他发现系统在接收投诉的时候,系统内部出现了波动。可能是光顾着处理投诉带来的恶劣影响,放松了对其他程序的警惕。

俗称,内存不够了,只能专注一件事。

于是秦政便叫上儿子,光明正大地提升了入侵力度。这么两次投诉下来,进度条直接猛涨20%。

扶苏明白了:

「我会找机会

再投诉几次的。」

这岂不是再投诉个三次,就能把系统拿下了?

虽然他自己不一定能投诉系统,但他可以引导观众投诉。这个系统的答题活动弄得不伦不类的,bug多如牛毛,想必不少观众都看得很不得劲。

扶苏觉得,在不同时代的人里搞抢答就是个天坑。除非系统问的全是魏惠王之前的题目,不然就别搞抢答,不如继续弄指定性的问答题。

所以他安静等待了几轮,期间装作抢慢了,总是没有抢到答题权。在终于出现连续四题下来大家都回答错误扣分时,他才掐准时间开口。

扶苏说道:

“我觉得这样答题不行,题库应该从魏惠王之前的时期里选。遇到后面时期的题,不如设定成一对一的题目。”

他这番话一出,立刻得到了观众们的响应,大家觉得公子扶苏说的有道理。

说实话,答题节目要有对有错才好玩。老是答错实在没意思,而且这样比赛一点都不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