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所有人:……
梓桑你果然从不让人失望呢。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大秦的公子公主们代入自己都要喘不上气了,怎么会有这种大兄啊?日子没法过了,真的。
公子高也憋不住了:
“父亲不管的吗?”
这可是刺杀!刺杀这种事情,父亲居然也任由大兄这么胡闹?不怕幼子受到牵连受伤吗?
阴嫚想了想:
“刺客要刺杀的是父亲,连父亲都能在场,我等为何不能?难道我们还比父亲更金贵吗?大兄许是想锻炼我们的胆量,又自负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不可能出意外的吧。”
道理这么说的没错,但——
一向被父亲呵护的公子公主们还是有些难以接受,毕竟他们的父亲可从来不会纵容大兄这么折腾其他儿女。哪怕十分安全,也坚决不肯放任他们去冒险,谁知道会不会有万一呢。
将闾嘀嘀咕咕:
“这可真是亲哥啊!”
亲爹舍不得儿女遇到危险,亲哥倒很舍得放弟妹们去直面刺杀,历练成长。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倒是恰好互补。
昭襄王对此很是赞许:
“寡人觉得这招看着不错。”
政儿舍不得放孩子出去做质子,公子们留在国内得不到磨砺,长此以往可别养成个废物点心。
就得给点挫折,让他们知道自己得上进,得学会应对危机。别整天在一群侍者的呵护下,长成个柔弱小白花。
梓桑不错,对得起长兄如父这四个字。
嬴柱:……
嬴柱试探着问道:
“父王不会也想弄这一出吧?”
好在昭襄王还没那么丧心病狂,他随口说道:
“寡人用不上,要磨砺可以直接丢出去当质子,无需这么麻烦,还搞个刺杀。”
嬴柱:这听着还不如搞刺杀呢!
至少刺杀是提前防备好的,肯定不会有危险。出去当质子那可就大大不同了,一不小心人就回不来了。
比如他之前那位优秀的兄长悼太子。
【接下来我来分享一个和吕相有关的故事。】
吕不韦下意识正襟危坐。
但是坐直了身体之后又想起来,这个吕相不一定是他。虽然他也是秦王政时期的吕氏相邦,应该算得上“当朝”,可目前提到的这些故事都是秦王亲政之后了。
吕不韦之前悄悄翻过校园怪谈八班的历史课本,得知自己在秦王亲政后,很快就被收拾掉了。
果然,天幕提到的不是他。
【大秦第一女相吕雉,大家都听说过她在咸阳任官时候的故事。但是其实她在去咸阳之前,还在齐地待过很长时间。】
【当时陛下和太子派遣郦食其去游说齐王,郦食其就常驻齐国,期间为大秦立下了很多功劳。包括但不限于忽悠齐王诛杀因灭国而逃窜到齐地“作乱”的五国贵族,免费送粮给秦国,支援秦国的战事。】
【在此期间,郦食其收了一个义妹,也就是吕雉。尚且年轻的吕姐姐便开始配合义兄一起离间齐国上层,拉拢齐地贵女和齐王的宠姬,通过她们套到了不少机密消息。】
【也是因为在齐国表现得太好,从齐国回来之后,她就直升御使大夫了。】
汉初。
刘盈一脸震惊地看向他娘:
“娘,这说的是您?”
刘盈一向觉得自己的母亲只是对待儿女时有些强势而已,实则并没有多少本事。一旦到了项羽、父亲他们面前,就会变得谦恭温顺,毫无反抗之力。
可汉高后的温顺并不是她本性温顺,而是她不得不温顺。她没有权柄,只能如此。
吕雉没有去看糟心的儿子,仰头定定地看着天幕,听着另一个自己的卓越功勋。
常年的被迫顺从,让她似乎已经养成了谨小慎微的性子,面对刘邦的咄咄逼人时只能反复退让、曲线救国。
可是,许多年前未出阁时有些自傲张扬的那个少女,其实一直没有消失。
吕雉抿起唇。
等她熬死了刘邦……等她儿子继位……
吕雉扫了一眼碍眼的蠢儿子:
“若是没有我,你的太子之位早就被旁人抢去了。”
很多人都以为刘邦会死,是英布叛乱时刘邦被流矢击中,这才一病不起。
其实不然。
英布叛乱之前,刘邦就已经生病了。而吕雉在杀掉梁王彭越后,做了一些处置其尸身的行为,因此激怒了英布。
英布本就怀疑刘邦要卸磨杀驴,于是越发惊恐。再加上他激反贲赫之事遭到了贲赫的告发,没了退路,干脆举兵。
当英布谋反的消息传到长安后,病重的刘邦起初是想让太子刘盈领兵去平叛的。吕雉却在商山四皓的指点下,劝说刘邦撑着病体亲自去讨伐英布。
这一套连招下来,吕雉
的操作看似都是并非故意为之、没想到会造成这样的后果、是受人劝说才会这么做的。
可结果就是她加速了英布的叛乱和刘邦的死亡,自己提前当上了太后,开始执掌朝政。
一个人真的会在成为太后、握住权柄的那一刹那突然开始变得杀伐果断起来,而在此之前却一直都只是个毫无反抗能力的可怜人吗?
恐怕先前的温顺只是蛰伏,阴谋手段都隐藏在水面之下,随时等着悄无声息地收割掉拦路石吧。
吕雉无声地皱了皱眉。
刘邦如今得知了另一个吕相的事迹,恐会开始防备她。
很快,她又松开了眉头。
没关系,刘邦没得选。难道他还真能让幼子继位吗?选不出合适的继承人,代王刘恒又还小,刘邦只能指望她来平衡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