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贾谊的《过秦论》写得很是不错,里面大致分析了秦国自孝公起的经历。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相关论调如今已经是秦粉人尽皆知的内容了,里头还有几段脍炙人口的名句。

譬如“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还有“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1。

夸陛下是真夸,后头揭短的时候也没怎么留手。

嬴政看完这篇文章,陷入了沉默。

怎么说呢,至少七成的篇幅在肯定他和先王的能力,而且文采斐然。

扶苏心想还好今天学的是《过秦论》。

要是学《阿房宫赋》,那才扎心呢。

下课铃响了,扶苏把父亲面前的语文书抽走合上。虽然《阿房宫赋》在必修二,这本是必修三,里头肯定没有那篇赋,扶苏还是把书收起来了。

“父亲,准备下节课要用的书本吧。”

嬴政没有拒绝儿子的好意:

“下一节是什么?”

扶苏这次没去问前桌,他之前趁着前桌查看笔记本的时候扫了一眼,记住了完整的课表,不用再问了。

和npC的交流能少则少。

扶苏拿出数学书:

“是这个,可能有点难。”

高中数学对大部分古人来说还是太超纲了,毕竟也不是谁都精通《九章算术》的,他们这群人里可没有大数学家张苍。

语文课上老师光顾着加餐没点人回答问题,数学课估计躲不过去。扶苏去打听了一下学到哪里了,回来飞快地把课后习题给做了,抄了几份分发给大家。

幸好扶苏上个位面才考的博士。

因为是学霸的缘故,扶苏不像普通大学生那样高考结束就把知识点忘光了,不然现在他也要麻爪。

十分钟的课间被他分秒必争地利用完,紧赶慢赶才在预备铃响起前弄完这些。一般人这么点时间两道大题都不一定能做完,扶苏这样堪称神速了。

当然这也跟课后例题都是经典题型有关系,没有变种和加难度。

冯去疾对公子的热心帮助很感动。

但是冯去疾拿着那张纸条实话实说:

“看不懂。”

就算让他来照抄答案,他怀疑自己也抄不好。有些符号他不认识,可能照着画时还会画错。

毕竟扶苏写的是手写体字迹,不是印刷体,多多少少和课本上的符号存在差别。

扶苏也只能表示:

“尽量抄吧。”

反正也不一定会抽到他们。

扶苏相信自己的运气,老师点名肯定优先点他秦扶苏。

嬴政捏着那张纸条打量了半晌:

“你怎么会这些东西的?”

扶苏回答:

“刚学没多久。”

天幕在直播,他不好直说。嬴政也没有追问,决定回头私下碰面了再问清楚。

因为扶苏要做题的缘故,蒙恬和蒙毅奉命出去打探走廊和其他班级的情况。

这会儿兄弟二人从外面进来,带回来一个不太好的消息。走廊里依然一片黑暗,他们去不了其他班级。

但是其他班的同学出来的话,互相之间还是可以交流互动的。

“走廊尽头还张贴有一份规则。”

这个长长的走廊一侧是墙壁,另一侧是十二间教室。

规则在走廊尽头,也就是十二班隔壁,看起来似乎十二班占尽便宜。然而下楼离开教学楼的楼梯却在走廊另一边,即一班教室的旁边。

走廊守则的内容也很简单:

【一、走廊里安装有监控,保安会时时盯梢。

二、上课时间禁止随意走动。

三、楼梯间没有通往四楼的楼梯。

四、放学后请勿在走廊或楼梯间逗留。

五、保护公共财产,人人有责。】

系统还算良心,知道古人不了解监控摄像头,特意在第一点就声明了。

几个曾经上课时间在走廊里乱逛过的玩家脸色瞬变,意识到大事不妙。

事实也确实如此。

蒙恬言简意赅:

“刚刚有个叫教导主任的老师过来把他们几个带走了。”

看样子下一节课他们就上不了,不知道这算不算逃课。

蒙恬看向扶苏。

扶苏奋笔疾书也不影响他回答:

“不算逃课,但是最好有同学帮忙告知一下任课老师,不然老师会误会。”

要是后续学生回来,自己和老师解释了也就罢了。万一没找到解释的机会,逃课这事就要记录在案了。

众人顿时明白过来。

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队友之间要互相帮忙解释。怪不得这次的活动允许组队,看来这个校园怪谈里有不少地方可以通过组队规避

危险。

扶苏把最后两张写好的纸递过去。

兄弟俩接过准备回到座位上,蒙恬忽然想起一件事。他连忙来到陛下身边,用手挡着在桌上写了几个字。

天幕的镜头看不到他写了什么。

嬴政看完,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示意自己了解了。

蒙恬说的是扶苏自称“孤”这件事。

嬴政对此并不意外。

就扶苏之前和秦政感情那么好的模样,秦政没册封他为太子才奇怪呢。毕竟扶苏的能力明显是足够的,嬴政想不到对方不立太子的理由。

蒙恬也是这么猜测的,只不过扶苏是太子这事还是得告知陛下一声。

数学课很快开始。

和扶苏预料的没差,这节课的老师酷爱点名。

而且他换了一种惩罚方式,他不喜欢把人丢到走廊里去罚站。

或许是觉得在走廊里乱晃的学生不一定轮得到自己加餐,就像五号教室的燕丹,最后是被六号教室的老师给吃掉了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