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可惜被秦始皇点过以后,清净日子估计也要一去不复返。搜索本文首发: 今晚吃鸡

至少项羽肯定要发了疯地找他。

看始皇帝的意思,好像大秦必须有他才能打赢项羽。项羽哪怕不信他有这个本事,找到他之后再杀了他又不费事,顺手的事情而已。

韩信可不敢赌项羽会不会颇有容人之量地重用他,就算会,眼看项羽霸业难成,他跑过去陪着项羽一起兵败功亏一篑吗?

投奔项羽还不如投奔姓刘的。

好歹姓刘的最后当上了皇帝呢!

韩信郁闷地收拾东西赶紧钻入了山林,始皇帝害惨他了。估计不仅是项羽,其他诸侯也要开始疯狂找他。

摆在他跟前的就两条路,立刻找到刘家那个给他当小弟,或者去大秦当彻侯。

韩信:……

韩信选择后者。

那可是彻侯!那可是彻侯啊!

秦朝二十级军功爵,彻侯位列最高。跟着姓刘的打天下就算未来能封异姓王又怎么样?还不知道是多少年后的事呢。

眼前的佳肴和未来的大饼,他选佳肴。天幕都出现了,鬼知道刘家还能不能再次成功。

韩信在山林间穿梭,向着王离驻军的位置狂奔而去。

死亡豁免是他最好的护体神器,有这个东西存在,他行事可以更加大胆,不怕死的将军更能带好兵。

始皇帝有意将几十万大军交给他统领。

韩信从来没这么受重用过。

小年轻抿紧了嘴,发誓一定要好好表现。若他能一举击败名声显赫的项羽,光是这一战的成就,就能叫他名扬天下了。

好男儿谁不向往功成名就?

一条通天之路正摆在他眼前!

天幕中的章邯有些失落。

陛下也觉得他打不赢项羽,所以提前安排了韩信这个后手。看来他果然本事有限,让陛下失望了。

——等一下!

章邯突然反应过来:

“陛下怎么知道韩信的事?”

秦政抬步走向集合地:

“到投票时间了。”

章邯:……

这是转移话题吧?这一定是转移话题!

陛下居然是这样的陛下。

嬴政若有所思:

“韩信么?来人,去搜寻那个叫韩信的小将,将他带去咸阳。”

秦政那么重视的将才,绝对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不管了,先把人抓来再说。

嬴政突然感受到了抄答案的快乐。

臣属领命而去。

扶苏落后父亲几步,微笑着和章邯交谈起来,询问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

见父亲大步走在前面不曾回头,他便压低声音帮阿父哄了哄自家委屈的小将军。

扶苏温声安慰道:

“陛下并非不信任将军的能力,只是那项羽古怪得很。让韩信去领兵可以减少损失,是为着将士们的性命着想。”

安抚小将军的同时,顺便提阿父刷一遍好感度。虽然他们那个位面的始皇帝估计已经是暴君的代名词了,但也不妨碍扶苏努力帮阿父营造仁爱的好名声。

这样的话说一万遍,总能给臣民洗脑成功的。他的目标是让人以后提起始皇帝陛下就说陛下仁爱,至少,他们得承认陛下爱惜自家的士兵。

大秦是靠士兵们打天下的,且大秦的士兵本身就是大秦的万民,其实也没差。

扶苏自己的原生位面反正是已经洗脑成功了的,所以扶苏轻车熟路,搞起这种事情来非常顺手。

章邯听着长公子的话颇为认同。

他也觉得陛下肯定爱惜将士,这种事情根本无需怀疑,他们陛下就是天底下最好的陛下。

蒙恬看着张口就来的公子,死活想不起来公子平日里可曾训练过这类话术。

这也太熟练了。

冯去疾眼巴巴看着天幕中的公子:

“公子这样挺好的。”

虽然和他们的公子实在不太像。

看出公子不对劲的朝臣其实有不少,但谁都不敢说出来。这种秘密就得看破不说破,说破的都没有好下场。

冯劫用胳膊肘捣了捣他。

冯去疾立刻闭嘴:

“臣失言了。”

扶苏完成日常任务“替阿父刷名声(1/1)”后,又不动声色地来到了乐间的身边。

乐间有些警惕:

“你有什么事?”

扶苏用一种看晚辈的眼神看着这位乐毅将军的儿子,觉得小将军长得还挺像他爹的,就是可惜在燕国蹉跎了人生。

随手拍了一张照片,打算回头发给乐毅瞅瞅。

然后扶苏才问道:

“你们准备一会儿投谁?”

乐间更警惕了:

“你想劝我跟你们一起投票?”

扶苏摇头:

“不,我只是想打听一下你们投谁,然后考虑一下要不要和你们一起把那人投出去,先淘汰掉一个。”

乐间半信半疑。

扶苏见他不回话,干脆又去问孙膑:

“孙将军呢?”

孙膑倒是好脾气地回答了:

“某预备投刘秀。”

扶苏有些惊讶:

“为何?”

孙膑分析道:

“之前袁绍坚称自己并非狼人时,刘秀要求他自证清白,险些骗得袁绍自曝身份。刘秀在找神,他定然不是什么好人。”

说起来话题还是扶苏挑起的。

但扶苏只是论证狼人自刀不划算,司马懿不太可能是狼人栽赃袁绍。刘秀才是那个顺着扶苏的话把话题扯到自证上去的,因此只有刘秀的行为显得很不做好。

这个细节是孙膑提出、三人一起探讨出来的,他们都觉得刘秀有问题。正好大汉人多,也挺适合削弱一番的。

哪怕扶苏不来找他们,孙膑也想找扶苏说一说投票的事情。光他们四个不一定能把刘秀投出去,少不得还要再拉一张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