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他怀疑楚王被国内贵族气昏了头,脑子不清醒了。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不然没法解释楚王为什么能如此自负。

管仲却忽然开口询问:

“楚国没有大将?你如何确定的?”

苏秦理所当然地说:

“吴起已经离开楚国了。”

管仲摇了摇头:

“我猜,楚国应该已经招揽到了其他大将,这才是楚王不重视秦国威胁的底气。”

苏秦一惊,凝眉沉思,片刻后他忽然想起一个被所有人忽略了许久的人物。

他惊愕道:

“吴国的孙武?!”

起初吴王阖闾能成就一番霸业,少不得伍子胥和孙武的协助。后来夫差继位,也是靠着他们击败了越国,让勾践成为吴王的仆从。

后来夫差自己作死,赐死了伍子胥。孙武和伍子胥是好友,于是选择离开吴国,归隐乡间。

等越国反击吴国时,失去两名大将的吴国哪里挡得住文仲和范蠡的联手。

可,如今吴国的时间线在勾践入吴为质的时期。那个时候距离伍子胥身死还有好几年呢,孙武自然也在。

只是当时各国的故事传得沸沸扬扬,伍子胥和孙武也提前知道了自己的下场。经过孙武的劝说,伍子胥选择放弃吴王,和好友离开了。

之后两人去了哪里,外界就不清楚了。

也是因为失去了二人的协助,吴王再一次被越王击败,身死国灭。

苏秦定了定神:

“吴楚之间有大仇,当初两人协助吴王阖闾攻楚时,楚王的姻亲秦国出兵援助,击退了吴国的军队。阖闾的霸业因此夭折,吴国深恨之,是以夫差继位后才立志要向楚国复仇。”

而且伍子胥自己也和楚平王有仇,他应该不会去协助楚国。

管仲摇头:

“你也说那是楚平王的旧事,都过去了多少年?伍子胥已经报过仇了,现在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可不好说。”

而且就算伍子胥不肯事楚,也不代表孙武同样不肯。孙武当初被秦军击退,或许他想要再和秦人打一仗证明自己呢。

苏秦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不过:

“光靠一个孙武想赢恐怕很困难。”

齐王和管仲对视一眼,没有反驳这句话。

虽然孙武被后世尊称为兵圣,但秦国也有很厉害的将领。哪怕吴起不肯帮秦国,秦国也有别的大将。

真正的大国之战,光指望一个将领是没用的。何况秦国擅长庙堂之争,它甚至都不需要正面和你打,靠权术就能轻易消弭掉你的优势。

苏秦的担忧不无道理。

秦国的情报组织在打探到了孙武的去向之后,飞快地做出了应对。

始皇放走了吴起:

“如今楚国贵族再翻不起风浪了,君自可回楚国去。”

吴起有些诧异:

“王上不怕我回楚国以后,帮楚王攻伐秦国?”

始皇却意味深长地说道:

“那也要楚王肯听从你的话。”

吴起忽然沉默了。

他在秦国待了这么久,楚王还信任他吗?不好说。

楚国现在有了孙武,秦国就放他走了。换他是楚王,也会担心吴起是不是被秦国授意回来当间谍的,就为了赶走孙武。

猜忌是一把利刃。

而且哪怕楚王不猜忌吴起,那么比起新来的孙武,他恐怕会更偏爱旧相识。孙武会不会产生落差,选择和吴起争权?

楚王又会不会重新记恨起吴起的好友伍子胥鞭尸楚平王的往事?以及孙武带领吴兵攻破楚国都城后,伍子胥纵容吴人在楚都无恶不作、甚至烧毁楚国宗庙时,孙武不曾制止的事情?

无论如何,吴起只要回去,楚国就要乱起来了。大概率会陷入内斗,吴起和孙武很难联手对敌。

吴起忽然就不想回去了:

“明知是一个局,我又怎么会往里跳?”

扶苏微笑着问道:

“将军难道不担心,孙武去楚国,并非当真为楚国着想,而是去坑害楚国的?伍子胥报仇之后,真的已经放下了吗?”

说不定孙武是去帮好友对付楚国的呢。

吴起:……

懂得算计人心的君主真是可怕啊。

吴起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楚国,因为太子扶苏说的可能性确实不得不防。而他心里也清楚,当他怀揣着对孙武的提防回到楚国的那一刻起,他和孙武就很难共事了。

毕竟,天才有属于自己的骄傲,而且这种事情也确实无法自证。

秦国放走了不肯出力帮自己攻楚的大将,但也不亏。他们敢放吴起离开,就是做好了离间的一切准备。

当吴起抵达楚国的时候,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哪怕他再怎么挣扎,也没有了挣脱陷阱的机会。

始皇缓缓落下一颗

棋子:

“自投罗网。”

扶苏选择认输:

“我没有别的地方可以下了,只能下在这里。父亲竟也不肯让我,还笑话我自己往陷阱里跳。”

始皇承诺道:

“下一局让你赢。”

李斯:……

所以都提前知道输赢了,对弈还有什么意思?

扶苏也是这么想的,他不喜欢下棋,申请不下了。但始皇不肯,依旧拉着儿子又下了几局。

虽然知道输赢,但看阿苏绞尽脑汁逃脱阿父陷阱的模样,甚是有趣。

第124章 你们要的史书都在这里

扶苏被父亲抓着下了几天的棋,留下了一堆败绩,感觉自己头都大了。

偏偏大秦如今的史官远没有他和阿父的御用史官史菅有眼色,记录君王起居注时根本不懂什么叫艺术加工。

如果是史菅在这里,他会写“太子略输几局”。而不是像这位这么耿直,具体输了几局全部都一一记录,每一局输得有多惨也写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