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可惜大商人针对高端市场还能想点法子应对,低端是真没辙。搜索本文首发: 打开它

最好用的商战,只需要采取最朴素的方法。玩家价格定死在那里,任你万般手段也毫无用武之地。

楚王心塞地想着,低端放弃就放弃了吧。虽然薄利多销也很吸引人,但只要高端市场能稳住,迟早可以赚回来。

放手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干,楚王才算腾出点手来算之前的账。

比如责难贵族,让他们交出吴起。

吴起现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楚王怀疑贵族是弄死吴起之后不想被他治罪,于是处理掉了对方的尸首,假装吴起是失踪了。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人活着,可是这么久过去一点消息都没有,楚王不得不怀抱着悲观的态度。

贵族:我们没有啊!

贵族为了自证清白,比之前找人刺杀吴起的时候还要卖力。他们找来了更多的天外人,派发出了更多寻找吴起的任务。

玩家狐疑地看他:

“啊?这次不要杀吴起了?”

贵族赶紧阻止:

“别杀别杀,千万不要!”

上回一个刺杀搞得最后谁都没落到好,他们可不敢再来一次了。而且要是让楚王知道他们要把好不容易躲过一劫没死的吴起弄死,估计他们的下场只会更惨。

玩家点点头:

“行吧。”

策划设计的这什么奇怪任务链,一会儿要杀掉,一会儿不让杀、还要把人找回来。这不是纯折腾玩家吗?之前不杀不就没那么多事了?

不过看在任务奖励很丰厚的份上,玩家也就是心里吐槽两句,该做的任务还是要做的。

给贵族施完压之后,楚王扭头又去找齐国的麻烦了。

楚王给齐王传国书,质问管仲和齐国扰乱楚国物价是何居心。

管仲:?

管仲当然也听说了楚国境内发生的事情,毕竟和秦国谈联盟的时候,秦国就说过他们有办法把商队开到楚国和赵国去。

秦国的说辞是他们先开路,等时机成熟了,再让正常商队进入。所以齐国的商队目前只去了魏国燕国等谈好合作的诸侯国,并没有进入楚地。

现在楚国来找他管仲的麻烦,就显得有点不讲道理了。

哪怕齐秦是盟友,也没道理给盟友背锅吧?秦国干的坏事,不能精准找秦国麻烦?

管仲不太高兴:

“楚王别是弄丢了吴起之后底气不足,不敢找秦国晦气,就拿我齐国当那枚软柿子捏?”

无独有偶,没多久赵王也发来质问。

楚国境内发生的事情,赵国也发生了。只不过赵王一开始认定是秦国搞事,没有第一时间找齐国要说法。

但等赵王听说了楚王的质问后,又觉得楚王的分析也有道理。

虽然秦赵关系很差,可也要考虑一下实际情况。实际就是秦国再怎么仇恨赵国,应该也想不出这么损的招数来对付赵国。

所以还是管仲的锅。

谁让他有前科呢!这次的事情怎么看怎么感觉跟当初坑鲁国是差不多的手段!

——在不怎么懂经济学的人眼里,一切经济手段都差不多。

管仲:呵呵。

管仲和齐王吐槽:

“难怪楚王和赵王难成大事,他们也就这点脑子了。”

在这方面,齐国优越感还是挺强的。

好歹他们春秋时期有个春秋五霸,赫赫有名。就算大家不一定都能数完五霸是谁,至少也知道个齐桓公。

不像战国那会儿,战国七雄说的是国家,又不是君主。这说明他们的君主不如国家有名,所以这些君主本事不行。

战国国君:有没有一种可能,是秦始皇名声太响,衬托得其他人黯淡无光?

管仲不管这个,他心里不痛快,拉踩了一番感觉稍微舒坦了一些。

然后就去给盟友秦国传讯,没有让友军背锅的道理。既然是你秦国干的好事,就要敢作敢当。

秦国收到了勒令澄清的传讯。

秦国假装无事发生。

秦国没有给出任何反应。

齐王:……

管仲:……

可恶,遇到对手了!

来自春秋时期还在讲究君子道义的老古董齐人哪里明白战国老油条们的奸诈呢?

帮你澄清?开什么玩笑?

有人背锅当然是选择弹冠相庆了,你是我盟友又不是我爹妈。大不了就被你骂两句缺德无耻,反正我被骂的次数也不少了。

懂不懂战国时期盟友的含金量啊?

那就是——没有含金量。

今天是盟友,明天就能翻脸。正所谓兵不厌诈,齐人要早点习惯新时代新规则。

扶苏把齐国的传讯丢到一边:

“孤真是个好人。”

还亲自下场

让齐国体会一下战国时期的风土人情,帮助他们尽快习惯现在的局势,他果然是个好盟友。

百里奚嘴角一抽。

同为春秋时期的老古董,百里奚也很有些三观破碎。

几个月前,他们还处在讲究礼仪德行的年代。有国君能为了践行君子之风,打仗前耐心等待敌人摆好军阵再光明正大开打。

几个月后,就直面了战国末年最流氓的秦国作风。世界发展太快,他们大秦到底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始皇替儿子开脱:

“都是昭襄王开的坏头。”

扶苏更正:

“应该是惠文王开的,毕竟从张仪就开始骗人家楚王了。”

始皇思索片刻:

“若是这么算的话,那往前数类似的事迹其实也不少。”

扶苏也陷入了沉思:

“所以这都是祖宗传下来的习惯了,战国国君都不怎么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