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一尺布,玩家只能做一件装备。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收购价都不止一铜刀,但他就卖一铜。
而且正常情况下,一尺布其实做不了一件大人的衣服,顶多给孩子做一件。
玩家这哪里是拉低物价,这是把物价打骨折。
偏偏玩家也并没有因为售价低,就压低进货价。庶民往外卖布还是那个价格,哪怕贵族想压价,玩家也不会讲价,继续用之前的价格进货。
玩网游的谁没经历过这种事?
自己花1铜币买布,1铜币买线,做出一件垃圾成品,卖给商店赚回1铜。净亏损1铜币和些许精力,但是换来了熟练度。
之后玩家继续找npC花2铜买原材料,并不会尝试讲价。更不可能跟npC说这东西成品才卖1铜,你好歹让我赚点,要不布和线加起来给你0.5铜币吧?
因为玩家默认npC是死板的,无法讲价。
虽然现在是全息网游了,但全息网游才刚上线,玩家思维还维持在键盘网游时代。
而且讲价也太麻烦了,不是谁都会讲价的。不少玩家一想到还要讲价,立刻就社恐发作,觉得几铜刀一尺的布又不贵,没必要为难自己。
楚国市场于是变成如今这副奇怪模样。
原材料进价不变,成品售价跳水降低。贵族搞不明白玩家为什么要亏本卖东西,使劲浑身解数也没办法破局。
之前进货到手的原材料都砸手里了,再没有人跑来问他们买布或者成衣。
如果想回本,布料还好说,可以以进价卖给玩家。玩家不挑的,只要价格一样,庶民卖的他们收,商店卖的他们也收。
可已经做成衣服的,玩家就不要了。除非很好看可以拿来当时装的那些,又或者属性不错的装备。
偏偏做成衣服的还投入了人工和时间成本,低价卖本身就很亏了,没人买更是亏到血本无归。
楚国境内大量商铺面临倒闭。
聪明点的贵族就选择及时止损了,原价转让原材料,成品则想办法自己消化。要么作为福利赏赐给仆从,要么看看能不能送去其他诸侯国售卖。
亏掉的那笔钱就当交好天外人,不然还能怎么办?
也有人觉得天外人迟早会消失的,就干脆关闭店铺。东西先不卖了,也不处理,等以后行情好了再说。
可有些东西是放不住的,有保质期。不仅是食物,布料放久了也会腐朽。
所以能打拖延战的人不多。
在玩家的倒逼下,很快街上就看不到什么普通商铺在售卖东西了。不是关门歇业,就是卖奢侈品的,本来也不指望庶民来买。
有些贵族想了个法子,找到其他贵族以物易物。
自家同类商品太多消耗不掉,运到别国去卖还有可能亏运费,何况谁知道别国会不会也有天外人在搞低价倾销?
不如找到其他同样倒霉的商户,互通有无。我家成衣多了,拿出来跟你换你家处理不完的成品鞋。
就这样,互相报团取暖。多换一换,到底还是解决了问题。
这么一来,各家剩下的物品数量不多、种类丰富,内部可以消化掉了,就是怎么想怎么亏得慌。要是这些商品当初卖出去了,拿着钱现在去找玩家,不知道能买多少倍的成品。
正所谓没赚就是亏。
何况商铺关门之后接下来没有进项,只能坐吃山空。
即便玩家把物价打下来也没用,他们打下来的是庶民的用品。贵族间的奢侈品物价还居高不下,所以贵族的生活成本没有降低,却失去了生金蛋的母鸡。
相反,庶民可高兴了。
卖出去一尺布,换来几个铜刀,再拿一个铜刀买那一尺布做成的衣服,净赚几个铜刀。这几个铜刀还能去买鞋买盐买其他,感觉一下子进入了高收入低消费的社会。
生活质量翻倍提升。
吴起以为庶民会因为玩家的插手日子难过,导致楚国变法推行困难。恰恰相反,是庶民日子好过了,贵族日子难过了。
但庶民日子好过也并不代表变法推行能够顺利。
楚国的商业被破坏了大半,即将为人鱼肉。何况贵族在商业上无法谋利后,目光就更得聚焦在政治上。
没了经商的收入,爵位带来的收益就更显弥足珍贵。吴起想搞掉他们的爵位,只会比以前更难。
之前贵族还要忙着产业,没什么空和吴起死磕。现在产业没了,闲下来不得紧盯着吴起?
始皇看着玩家们短短月余就搞得楚国商户纷纷闭门的奏报,沉默了一瞬。
虽然早就知道经济战很可怕,但真正直面被经济战针对的国家现状,还是有些唏嘘的。
始皇看向儿子:
“接下来你预备怎么做?”
扶苏单手支颐,转了转毛笔,漫不经心地说:
“让玩家去各家各户推销,要确保庶民都把要买的买上好几份,接下来数年无需
再购买什么东西。”
这样,第一阶段的任务就算完成了。无需再继续低价倾销,可以去转攻上层市场。
始皇明白了他的意思:
“几年内,贵族无法继续行商赚钱。”
因为庶民已经没有需要买的东西了,哪怕没了玩家搅局,他们重开商店也是白开。
贵族只能选择去开拓中上层市场,从这里回血,维持住日常进项。但玩家也转去和他们竞争这方面的市场了,到时候贵族又得亏个底掉。
扶苏搞经济战并不针对庶民。
弄得庶民吃不饱饭、日子过不下、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没有那个必要。秦国的敌人从来不是庶民、而是贵族,所以他要弄得贵族吃不饱饭沦落成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