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韩臣:唉!时运不济啊!

虽然赵国没空当国际警察,但楚国有空。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楚悼王很快送了国书来秦国,谴责秦国行事霸道,怎么能独吞韩国?

张仪便带着秦王手书去出使楚国了。

见到楚王的面后,张仪表示:

“秦王听闻大王有意谋夺吴越,希望你我两国井水不犯河水。若楚国非要对韩国下手,那也不能怪我大秦主动协助齐国吞并吴越了。”

楚王:这是威胁吧?这一定是威胁!

楚王被噎了个够呛:

“使者说笑了,寡人对区区韩国没什么兴趣。”

韩国巴掌大点地方,哪里有吴越香?吴越加起来老大一块呢。

张仪满意地颔首:

“希望大王说到做到。对了,秦王还有一事想问楚王。”

楚王心中生出不好的预感。

就听张仪接着说:

“吾王听闻当年楚国向赵国求亲,以和氏璧为公主陪嫁,赠给了赵惠文王。怎么,难道楚国看不起我秦国,与秦国联姻时就不曾赠送什么和氏璧随侯珠泰阿剑的?”

楚王:……

是谁!是谁干的!谁把寡人的国宝送出去了!哪个不肖子孙!

楚王气得心梗:

“此事、此事与寡人无关,都是儿孙不懂事。何况寡人也没有什么随侯珠,而和氏璧与泰阿剑,早就失窃了。”

张仪颔首表示无妨:

“楚国不给,我大秦当然是自己来取。如今三宝皆在秦王手中,大王无需挂怀。”

楚王:???

那你还好意思来我这里谴责我小气!那是我楚国的宝贝!不给你就不给你,你怎么能派天外人来抢劫!

张仪看他气狠了,还好心劝他:

“大王莫气,吾王太子生母乃楚国公主,此三物便当陪嫁了。太子定会保管好,大王不必担心。”

顿了顿,张仪又补充:

“太子还说,陪嫁光给三宝有些寒酸了。当初宣太后、华阳太后与楚太后嫁入秦国时无甚嫁妆,太子也不要楚国补上,只当结个善缘。”

毕竟这三位都不是正妻,当初基本都是跟着一堆楚女一起来秦国填充后宫的,楚国都没想到她们能靠儿子当上太后。

忌惮于秦王染指吴越的威胁,楚王虽然被气了个狠的,可到底没有对张仪做什么。还得好好招待一波,再送这个瘟神离开。

楚王咽不下这口气:

“赵国想对付秦国是吧?派人去出使赵国。”

合纵!必须合纵!这日子没法过了!

第113章 npC怎么懂附近频道的妙用

送走张仪之后,楚王突然回过味来:

“不对啊,秦国哪来那么多楚系的太后?那位宣太后寡人听说过,据说是昭襄王的生母,华阳太后寡人也听说过,是庄襄王的嫡母。这个楚太后,又是从哪儿蹦出来的?”

庄襄王后头就是如今的秦王政了,秦王政生母不是赵姬么?

楚王百思不得其解。

他当然想不到秦二世上位后会追封生母为太后,所以多了个太后楚姬。毕竟扶苏目前还是个太子,根本没被各国放在眼里。

张仪从楚国离开后,马不停蹄地又去了齐国。

大家都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天然就应该站在同一联盟中。何况远交近攻是战国第一真理,不仅秦国爱玩这招,其实各国都爱这么玩。

秦齐之间隔着韩赵魏三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产生冲突。再加上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一准则,他们不联盟谁联盟?

齐王和管仲热情地接待了张子。

但是提起联盟,两人都插科打诨,并不愿意直接给出承诺。毕竟秦国优势太大,和秦国合作,有与虎谋皮的意味。

不过张仪也不着急:

“实不相瞒,大秦境内如今情况不妙,还需仔细梳理内政。吾王短期内没有对外扩张的想法,之前若非赵国主动来犯,大秦应当还在休养生息。”

张仪向他们暗示,说因为关中和其他国土时代相隔数百年,治理起来非常棘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秦王已经焦头烂额。

如今来找齐国联盟,并不是为了吞并天下,而是为了共同进退——

倘若齐国有意扩张,秦国可以出兵协助一二。这样齐国牵制住对秦国有威胁的赵国,秦国也能安心发展。

而齐国若是无意争锋,那更好。秦齐对外宣称联盟,并且退出战争。别国一看你们两个强国都结盟了,自然会掂量一下要不要发兵攻打。秦齐两国就都可以放心过自己的小日子,不必担忧其他。

张仪说得好听,齐王也没全信。

齐王反问:

“秦王如今既然自顾不暇,又为何要去招惹韩国?”

张仪无赖地说:

“大秦虽然地广,却是人才稀缺。秦

国能强盛,皆赖自各国而来的大才。韩国虽然国小,但人杰地灵。秦王看重的不是它的国土,而是它的人杰啊!”

齐王:……

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无耻的人?抢了人家的地盘还来一句“我对你的国土不感兴趣,我只是想要你国家的人”。

管仲干咳一声:

“原来如此,秦王真是远见卓识。”

迟早都要结盟的,当然不能太过拆台。秦人无赖就无赖吧,反正和他们没什么关系,吃亏的又不是齐国。

管仲很识大体地打了个圆场,大家明面上和和气气的。

他和齐王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齐王负责挑刺,他负责劝说。

意在告诉张仪即便我齐国愿意结盟,也不是什么任由秦国哄骗的傻子。合作的时候秦王得掂量着点,互相放尊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