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师兄快来,看看这些律法。搜索本文首发: 打开它 ”

说着飞快默写出了大秦后来推行的那些秦律,摆出一副“我们师兄弟探讨一下学术”的态度。

李斯说:

“这是我的想法,也不知可不可行。师兄能力比我强,肯定能看出不少纰漏吧?”

韩非一看就知道,这些律法确实是针对秦国制定的。不过不是穆公时期的秦国,也不是秦王政时期的秦国,而是天下一统后的秦国。

韩非皱眉:

“你、想得、如此远?”

有些口吃的韩非说话比较费劲。

李斯表示这是他的最高理想,他想辅佐一位君主创立大一统伟业。虽然目前看着还很不切实际,但他不会放弃的。

韩非想想如今混乱的局势,觉得原本很有前途的秦国估计如今也焦头烂额,师弟的梦想可能注定只是梦想了。

于是他也不吝啬于多和李斯交流一二,反正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总之,韩非成功上了套,以讨论学术的心态和李斯交流起他对这些律法的看法。虽然这套律法经过几十年完善已经没多少漏洞了,但韩非毕竟是法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依然给出了一些新思路。

晚间,李斯来向陛下回禀:

“师兄提出了这些意见。”

始皇颔首:

“不错,你做得很好。”

果然,让活了大几十岁的老狐狸版李斯去忽悠小年轻韩非,还是很有效果的。

同一时间,越国。

前不久范蠡才用“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个道理劝说文仲不要继续待在越王勾践身边,而后潇洒离去。

结果还没走出越国地界,突逢巨变。

起初,范蠡是没发现异常的。

就和很多还在正常生活的庶民一样,如果周围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他们其实并不会意识到世道变了。

范蠡赶路途中一切如常,自然也就没察觉到异样。不过他也被其他突发状况绊住了手脚,于是选择暂时在某个村庄停留几日,过几日再接着上路。

这一停留,他就发现了越王派人来找他的踪迹。

勾践作为国君,当然第一时间察觉到了不对——毕竟任由哪个才刚吞并了吴国,结果一觉醒来发现吴国地盘又不归自己管了,吴王夫差居然再次冒了出来,都得意识到情况不对。

所以勾践心想不能放任范蠡在这个时候离开越国,便连忙派兵去追人。

天下将乱,手里的人才越多越好。

勾践有些后悔,他之前不应该志得意满地想着自己手下不缺人才了,就这么放任范蠡辞官。

但他这个时候派人去找范蠡,很容易引起误会。

范蠡躲藏在隐蔽处,神色凝重地看着士兵离开的背影,有些疑惑。

越王为什么突然要抓他?

按理来说如今的他和越王之间的情分还没有被消磨干净。

哪怕越王不可共富贵,说的也是事成之后在他身边待久了才会让他感觉到威胁。如今自己都主动离开了,对越王应该没有威胁才对。

莫非,越王担心他会去协助别国攻越,想要永除后患?

范蠡决定尽快离开越国境内。

可这并不容易,勾践铁了心要把范蠡找回来,加大了搜寻的力度。范蠡举步维艰,就在这个时候,天外人出现了。

范蠡后知后觉意识到勾践找他可能不是为了斩草除根,而是想重新任用他,但他觉得怪没意思的。

有用的时候礼下于人,没用的时候弃之敝履。这样的君主,实在没有继续追随的必要。

于是范蠡利用天外人的能力,拜托他们协助自己离开了越国,前往齐国地界。

因为只有齐国和秦国是时代比越国更久远的,无论是范蠡还是范蠡要用的新身份,当地人都没听过,方便范蠡隐藏。

当时范蠡用的是假名。

他对玩家表示:

“我名李泛。”

玩家看看他头顶的“范蠡”,嗯嗯点头,也没拆穿。npC嘛,有个假名很正常,这可能是什么任务的特殊设定。

不过玩家也因此对这个npC留下了不少印象,直接导致秦国放出任务要找人时,他们第一时间想起了范蠡是谁、又在哪里。

范蠡自以为在齐国藏得很好,结果第一时间被玩家找了出来,扭送到了秦国。

范蠡:……看来还是低估了天外人的能力。

范蠡想了想,既然如此,那不如——

范蠡诚恳地拜托诸位:

“我有一好友名为文仲,在越国当大夫。越王不是什么好人,希望诸位能将他解救来秦。”

虽说如今大敌在前,越王不一定还会对文仲下手。可万一呢?万一文仲在此时立下更多功劳,导致越王越发忌惮,说不准还会提前将人处决。

毕竟,外头那么多人才,越

王总有办法寻到能顶替文仲的人。

玩家迅速接取了任务:

“绑人是吧?这个我们擅长!”

范蠡:……

玩家飞奔出去了

任务要求去越国找个大夫,大夫他知道,看病的嘛。所以玩家直奔医馆,勤勤恳恳找了一天。

结果没有一个叫文仲的!可恶!

幸好越国不大,且这个时期开医馆的人很少,不然一个个翻过去费老劲了。

玩家狐疑:

“不会和李斯那家伙一样,不好好在原地待着,自己驾车乱跑吧?”

世界太自由了就是这么不好,npC发布任务的时候目标还是官员,玩家去找人的时候才知道对方已经辞官归隐了。

甚至有可能npC给出的消息本来就是滞后的,因为古代传讯不便,npC自己知道的都是过时的旧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