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萧何偏头看他:
“子房,你还好吗?”
留侯觉得他一点都不好。搜索本文首发: 今晚吃鸡
张国尉倒是没觉得有什么:
“太子殿下于良有大恩,且若大秦朝中无韩人为官,其余韩人的日子只会更加难过。”
他爹几次三番病重,都是托太子的福才能被救回来,不像其他位面那般早逝。张良对韩国不见得有多忠心,主要还是他父亲张平一心事韩。
后来为了韩系势力能在新生的王朝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不被后来的魏齐等排挤,张良选择跟随父亲张平一起为秦国做事。
秦朝官吏里有很多六国旧人,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如果你们韩人沉浸在灭国的痛苦里不可自拔,空出来的官位就会被其他国家的贵族占据。到时候,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必然会打压韩人,借此减少竞争对手。
没有丧父的张良自然不曾颠沛流离,和父亲一起在咸阳被看管的日子里他思索了良多,最后选择了这条对故国最好的道路。
地府里的留侯沉默了。
他爹张平名声有限,知道的人不多。所以英灵中并没有张平,留侯已经许多年不曾见到父亲了。
他也不知道,如果当初秦人真能救回他父亲,他是否也会动摇立场。
不过现在想这些也没什么意义。
留侯和国尉走上了各自的路,他们彼此都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千古留名,此生不悔,这样就够了。
刘邦随着张良的讲述看向扶苏:
“又是你,秦梓桑。”
这家伙到底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他真的是扶苏吗?为什么同为扶苏,却出现了这么多的不同?
扶苏没搭理刘邦,而是继续朝人招手:
“齐侯也一起过来吧。”
田建赶紧跑过来,他这些天乐得自在,根本没人找他。毕竟他又不像张良那么有本事,就是个吃喝玩乐的主。
甚至都没什么人防备他。
然而大秦齐侯却是个很机灵的人,小看他是要吃亏的。
田建凑过来之后立刻汇报:
“殿下,我之前看到李渊去找了曹丕,他们好像达成了什么秘密交易。还有司马懿,他和杨坚私下有接触。另外就是……”
这人就像个耳报神,仗着没人防备他,获知了不少消息。但他没有私下说,而是选择在这个时机当众公布,主打的就是一个当面离间。
他可是知道的,这位自称华安的宿主和他们公子将闾长得一模一样,所以国号肯定得定为秦。
如今他们大秦足有十人,而所有英灵加起来是二十五。要让剩下的十五人无法联合起来,就得这么搞。
虽说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都会在私底下结盟。但心里知道和被挑破是两码事,何况结盟暴露还会失去先机。
本就岌岌可危的阵营瞬间四分五裂。
孙策当即冷嘲热讽:
“魏文帝真是不挑,连李渊这种货色都肯接纳。”
李渊:?你什么意思!
李世民:……
我爹被骂了,我应不应该帮他出头?帮吧,感觉不是很情愿。不帮吧,好歹是我亲爹呢。
刘禅则是嫌弃地看向杨坚:
“你们这种经历过南北朝乱世的不是应该更看不起司马氏吗?你怎么还找司马懿结盟啊?”
这还不如找他们蜀汉呢,不过就算杨坚找过来了他也不是很乐意结盟就是了。
杨坚倒是很淡定:
“司马懿是司马懿,司马氏皇族是司马氏皇族。”
子孙后代太垃圾,不代表先祖也是个垃圾。司马懿自己虽然风评也不怎么样,但至少还没到后代那种人人喊打的地步。
所以综合利益考量之后,杨坚选择和势单力薄的司马懿合作。毕竟他们隋朝也人人喊打,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余地。
——都怪那个逆子杨广!
曹丕赞同地点头,而后眯眼打量了一下人多的秦朝集团。
片刻后,他问道:
“还有谁是大秦的?一并站出来吧,到现在也没有藏着掖着的意义了。”
曹丕怀疑不止这两个。
始皇此时开口商议国号,绝对是有了十足的把握可以成事。
即便各家都想自己建立自己的王朝,并没有那么迫切希望宿主选的国号和自家一致。可如果宿主能仿照自家也起一个,就好比蜀汉之于大汉那种,谁家也不会拒绝。
曹丕猜测秦人就是打的这个算盘,约莫想让宿主将国号定位“后秦”之类的,再给宿主安一个秦朝后嗣的身份。
秦朝集团已经有八个人了。
八除以二十五,意味着英灵里接近三分之一是秦人。
始皇帝不让宿主现在抽卡,大约就是担心比例会被降低。十连抽再出三到四个秦人的可能性很低,不如维持住现有
的优势。
刘彻用眼神示意秦将闾赶紧抽卡,别管秦始皇说什么。趁其不备把卡抽了,打破他的算盘。
秦将闾假装没看见。
开什么玩笑!这是他爹!他能跟他爹对着干嘛!他那好大哥能生撕了他!
刘彻:可恶!这个宿主还真被秦人彻底笼络过去了!
曹丕一番话说完,没人行动。
曹丕眉头微微放松。
看来真就这八个人了,秦人占比三分之一,也算是合理。再多就有点夸张了,刚刚应该是他多虑了。
曹丕的眉头才舒展一点,周瑜慢悠悠走了出来,往张良身边一站。
孙策:??????
孙策不可置信:
“公瑾!你居然骗我?!”
周瑜移开了视线:
“我不曾骗你,我说的都是实话,只是隐瞒了一些细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