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他说当初因为天灾人祸,长公子和怀孕的妻子失散了。搜索本文首发: 打开它 妻子即将临盆,不得不就近找人家临时生产。

可惜妻子难产去世,只留下他这一个孩子。当时身边也没什么护卫,不得不将所有银钱赠给那家人,请他们代为照顾孩子,等孩子的父亲找过来。

然而等长公子寻过去时,那家人和孩子都不见了。也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还是辗转寻到他们的左邻右舍,才打听到这些。

扶苏唏嘘道:

“当时天下乱得很,各处都有灾祸。百姓流离失所,很多人死在流亡中。”

所以就算你以后怀疑我在胡说,想去调查也什么都查不到的。

五六岁的小孩哪里玩得过老狐狸,被唬得一愣一愣的。半晌才回过神来,已经有些相信了,期待又忐忑地问长公子会不会是他认错了人。

天底下乞儿那么多,也许他只是恰好和长公子长得像,其实对方的孩子另有其人。

长公子有些为难,又看向阿弟。

扶苏继续眼也不眨地瞎扯:

“我们家族有个传统,会给新生的小辈配一个刻了名字的木牌,你母亲肯定也留给你了。只是不知道是否遗失了,若是没有遗失的话,或许去你阿奶家中还能寻到。”

小孩更忐忑了:

“可、可阿奶没说过我有什么木牌。”

扶苏补充:

“有些长辈是这样的,担心你这种身上带了信物的孩子其实是家中遇到贼人追杀,才不得已把孩子送走。她怕信物拿出来会给你招来灾祸,所以藏得严严实实。”

始皇附和道:

“只要前去一搜就知,哪怕没有也不要紧。你与扶苏长相相似,也是个缘分。你不是说你家的屋子被远房亲戚霸占了吗?届时我们替你寻回屋子,你也不必去乞儿里过朝不保夕的日子了。”

小孩惊喜地睁大眼睛:

“你们愿意帮我拿回阿奶的屋子?”

一行四人亲自去了一趟那个屋子,屋子里已经被扶苏提前示意兵马俑藏了个木牌进去。

小孩毫无所觉,只看到他们带了一队人高马大的士兵随行。刚到屋门口,就把鸠占鹊巢的亲戚吓了一大跳。

长公子冷着脸指挥兵马俑把他们打一顿赶出去,扶苏认识他数日,还是头一次见脾气好的阿兄发火。

扶苏撑着下巴对小孩说:

“你爹在给你出气。”

小孩嘴角翘了翘,又勉强压下:

“也、也不一定就是我爹,还没有找到木牌呢。”

但眼神里已经充满希冀了。

这要真是他爹就好了,他做梦都想要这样温柔强大的阿爹。

扶苏故意逗他:

“你要不是他儿子也不要紧,我不嫌弃你,愿意收你当养子。怎么样,要不要考虑喊我一声阿父?”

小孩立刻板起脸:

“你做梦!我才不要你这种臭爹!”

始皇头疼地看着他俩。

小孩五岁多一点,扶苏顶多三岁。两个加起来,差不多也就两岁,个顶个的幼稚。

这下家里以后要更热闹了。

扶苏小声抗议:

“这哪是加起来,这分明是减下来!”

五岁减三岁,正好两岁。

始皇觉得就该这么算,别人凑在一起互相成就,他俩凑在一起互相拖后腿。

吵吵嚷嚷间,兵马俑已经进门搜完三个房间了。还剩最后一间,是老人家生前居住的地方。

小孩发现之后连忙跑过去:

“你们不要弄坏了我阿奶的东西!”

他生怕这些大兵粗手粗脚,屋里都是他阿奶留给他的回忆。

然而进屋后,小孩就傻眼了。

记忆里熟悉的房间已经被亲戚弄得一团乱,估计是他们早上占了这个房子以后,第一时间翻箱倒柜,想找出老人留下的钱财。

小孩委屈地瘪了瘪嘴,眼泪就这么掉了下来。

长公子蹲下身拥住他:

“没事,我们把房间重新归置好,保证恢复原样。”

有人哄,一下子更委屈了。小孩扑进长公子怀里嚎啕大哭,好半天才止住眼泪。

等他抽抽噎噎地停下,这才一点点指挥兵马俑把东西放好。然后亲眼看着兵马俑从犄角旮旯里找出一个用帕子妥善包好的木牌,牌子上写的是“桥松”二字。

小桥松揪紧了长公子的衣襟:

“我、我不叫这个名字。”

他说他叫“乔松”,和这上头的名字不一样。

长公子温柔解释:

“发音都相同,而且这两个名字其实是同一个意思。没有这么巧的事情,应该是你阿奶教你时记错了字。”

小桥松被他说服了,毕竟读音真的完全一致,字形也只有些微不同。

嬴政很惊喜:

“你还学过认字?”

桥松怯怯地点点头,他有点怕这位严肃的祖父:

“只认得几个,是去周围私塾偷听学会的。”

他阿奶也认识几个字,但不多。基本就是家里人的名字这些,别的都不认识。

桥松才五岁,现在开蒙也不迟。正好带回去教导,一点都不耽误事。

他们留了两个兵马俑帮忙守着屋子,就回了之前落脚的宅院。自从起义军掌控开封之后,他们终于不用继续在客栈住了。

大秦众人带回来一个孩子的消息本来还没传开,毕竟院落中的仆从全是不会多话的兵马俑。可架不住扶苏把孩子抱回来时闹的动静太大,好多人闻声过来想看热闹。

可惜来晚一步,只看到他们又匆匆离开了。之后就没走,一直在院子里聊天等他们回来。

所以一进来,立刻被好几双眼睛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