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北边的袁绍则是在看好戏,静观秦正和郭李到底谁能打赢。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反正他也没兴趣在身边养个小皇帝,谁输谁赢都一样。
倒是公孙瓒和马腾韩遂见始皇能拿出诏书,越发确信了始皇画的大饼可以成真。
那还犹豫什么?
立刻加大力度进攻!
自从之前马腾被挑拨着和李傕郭汜打过一场之后,马腾就回凉州老家去了。这次从凉州带着大兵压境,牵制住了郭李二人大量兵力。
两人认为光一个兖州兵不难对付,与其重点防备这边,不如继续防备凉州。凉州就是甘肃青海那一代,是丝绸之路的要道。
凉州骑兵十分厉害,董卓和他的部下自己就是从凉州来的。所以他们更知道不能轻忽这一头,反而要严阵以待。
然而——
韩信亲自指挥军队进攻,吕布为先锋大将。一个战术无敌,一个勇猛过人。
等到郭李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兖州军队已经攻到长安附近了。
李傕愕然:
“怎么还有吕布的事情?不是说吕布因为软禁了秦梓桑,被秦正一怒之下带兵打上门俘虏了吗?”
他还以为秦正会杀了吕布呢。
结果没杀就算了,还收服了这员猛将。若早知道吕布会出面领兵,他们定会派遣更多军队应对兖州的来犯。
不过军队再多也没用。
郭李只看到了吕布,却没发现坐镇军中的韩信才是那个大杀器。
何况除却吕布外,章邯、王离等人也不是泛泛之辈。等到郭李开始重点防备吕布率领的这支队伍时,扭头又被章邯他们打成了筛子。
郭李二人:不是,哪里冒出来这么多厉害的小将啊!
仅用了月余,始皇便拿下了整个关中。拿下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迎天子还于旧都洛阳,以此彰显自己的忠心。
汉朝皇帝当然想回洛阳,而不是将什么稀奇古怪的地方设置成陪都。
提起此事时,始皇特意把朝中仅剩的重臣都叫了来,一起商讨。他没有独自和皇帝商量,身为臣子遇到这样的大事也不该私底下单独说。
群臣已经许久没有过和皇帝齐聚一堂商议政事的经历了,乍然遇到还有些不习惯。
以前那些大权在握的人都是自己先决定好了,再来通知大家的。像现在这样事情还没决定,拉着大家一起商议的,还是头一遭。
汉献帝刘协听完始皇的诉说之后,心里有些犹豫:
“朕知爱卿是好意,但洛阳皇宫被董卓烧毁了。”
始皇表示问题不大:
“皇宫迟早都是要重建的,然洛阳乃是国都,天子不可长期离都。还请陛下委屈一二,我等会在洛阳城中新建一间别宫,请陛下暂且落脚。”
始皇心里当然是想留在长安的,但他如果这个时候据守长安,再把函谷关好好修一下的话,显得特别不安好心。
所以先哄小皇帝要紧。
洛阳皇宫就拖着,重建什么重建,哪有那么多钱重建?随便建个宫殿敷衍一下,让刘协有个地方住就行了。
刘协却觉得秦爱卿真是个好人,愿意帮他重建皇宫,还愿意带他回旧都洛阳。
而且和之前那几个挟持皇帝的臣子比起来,秦爱卿显得格外温和好说话。
董卓就不提了,乱臣贼子一个。他的部下郭李二人也没好到哪里去,就拿皇帝当个好用的工具人。
中间曾经夹杂了一个王允,表面看起来好像很忠心。但王允喜欢仗着有功管束他,还喜欢在朝堂上排除异己,听不得一句反驳和不满。
唯有秦爱卿不同,做什么之前都征询他的意见,是真的把他当皇帝看。
和钟繇钟爱卿一样忠心。
刘协感动坏了:
“爱卿不必为朕忙碌,如今天下动荡,社稷不安。重建皇宫一事不着急,朕在别宫居住也不要紧。”
始皇就等他这句话。
有了皇帝这句,他可以光明正大地拖延着不修皇宫,把钱财人力省下来打天下。
于是始皇又引导刘协:
“陛下,昔年先帝许出州牧之职,导致天下诸侯和汉室宗亲拥兵自重。刘焉龟缩在益州不理外事,实则造作乘舆车具足有千余乘,自立为天子的意图昭然若揭。”
刘焉仗着自己是州牧,在巴蜀之地关起门来当土皇帝,此事人尽皆知。
刘协抿了抿唇:
“爱卿以为该当如何?”
始皇便以汉光武帝刘秀的旧事为例,提醒刘协应该废除州牧之职。这不仅是替皇帝收拢权利,更是在遵从祖训。
不过他也表示,如果陛下不愿意那便算了。这天下乃是陛下的天下,自该陛下决断才是。
刘协有一种得到尊重的感觉。
秦爱卿居然在教导他该怎么当一个合格的天子唉!
以前都没什么人教他的,大家
都觉得他反正是个傀儡皇帝,学这个干什么?朝中也没剩几个忠臣,自然也没人会吃力不讨好教他权谋。
刘协于是又去看其他臣子:
“诸位爱卿认为呢?”
老臣士孙瑞仔细观察了始皇片刻,拿不准这人是在做戏还是当真尊重陛下。但对方的提议确实对汉家皇帝有利,所以还是点头附和了,认为此举可行。
只是有一点士孙瑞比较担忧:
“废除州牧恐会引起各地诸侯反扑,届时可如何是好?”
始皇劝解道:
“如今陛下大军在握,何须惧怕那些一盘散沙的诸侯?他们看起来声势浩大,实则各自为政,可以一一歼灭。”
比如,先把南边的益州干掉。
刘焉死了,剩下接手益州的儿子是个没本事的。或许他们会第一个反对废除州牧的政令,到时候就拿他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