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对方明显看起来比秦政要威严一些,属于不太好说话的那种始皇帝。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秦政气质更柔和内敛,两世为人的经验让他做什么都显得游刃有余,像是人们常说的返璞归真。

扶苏好奇地看着对方,感觉像看到了前世的阿父。

前世阿父在位的最后几年就是这样的,威势十分迫人。除了他之外,朝中其他人在阿父跟前都战战兢兢的。

譬如李斯,就因为出行的车架稍微豪华了一些、随行的仪仗庞大了一些,引得阿父皱眉。第二天就吓得直接上书请罪了,从此以后再不敢奢靡行事。

秦皇的目光也落在了扶苏身上。

他比父子俩早两年从阳世回来,也就是比他们早回来两个月左右。

秦皇心中犹有被亲儿子气到堵心的憋屈在,幸而他瞧见的太子扶苏看着斯文风雅,和他家长子完全不是一个画风。

所以对着这张相似的脸,秦皇尚能安慰自己这不是他家的臭小子。见对方身材单薄纤弱不少,便想着将这太子当个他长子的阿弟好了。

秦皇的神色于是放缓了些许:

“这便是阁下的太子了吧?”

始皇颔首,示意扶苏喊人。

扶苏眨了眨眼,唤了一声“陛下”。

秦皇让身后跟随的将军杨端和将见面礼奉上,是一件华贵的珍宝。扶苏虽然不缺这个,但还是收下了对方的一番好意。

秦皇道:

“朕不知你喜欢什么,你父亲说你喜爱华丽之物,此物堪堪拿得出手。”

这“堪堪拿得出手”的东西,是从楚国宝库里收来的战利品。楚人宝贝得很,他想着太子扶苏或许遗传了他母亲的喜好,就特意挑了楚国的珍藏。

扶苏确实挺喜欢的:

“陛下费心了。”

秦皇今日前来,主要是为了向始皇正式道谢。不仅是为了之前挽救大秦于将倾,还是在谢后来始皇他们瓜分残缺位面的时候,没有忘了他,特意为他留了一份。

顺便也来见识见识这位始皇帝教养出的太子扶苏,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因为绝大多数的大秦都是二世而亡的缘故,像太子扶苏这种特殊品种的扶苏,就显得非常显眼。

扶苏自己不清楚,他在各位面相当有名。

尤其腹黑类型的扶苏大家见得不算少,昭襄王类型的扶苏却实在是太过罕见。不仅各界的始皇帝很关注他,各界的昭襄王也相当关注他。

秦皇方才出门前就被曾祖父堵了,说要一起来。不过秦皇没答应,愣是用冷脸把曾祖父逼了回去。

虽然各界都感慨这个扶苏行事无耻。

但秦皇半个字都不信。

他认为秦政是个很靠谱的始皇帝——哪怕对方把他儿子教劈叉了。

自己的儿子自己了解,秦皇认为长子学歪了是长子的问题。毕竟他长子一向能把别人的话听出其他意思来,这代表不了什么。

靠谱的秦政肯定不会教出不靠谱的太子,所以流言必然有夸大之处。

尤其他今日见到了本尊,觉得这个太子除了纤弱些不符合老秦人审美之外,别的都很不错。

扶苏想装的时候一向能装得像个人。

秦皇左看,觉得这孩子风雅得体,应是个面面俱到的温润君子。右看觉得这孩子沉稳妥帖,待人接物没有任何毛病,一看就经得起大事。

虽然这样的风格在大秦不是最吃香的,却很能唬那些中原贵族。最重礼教的周朝鼎盛之时养出来的太子,也就是这般了吧?

不,周朝没有这等雍容华贵的感觉。

听闻秦政治下黔首富足,四海升平。靠着丝绸之路通商和扶桑岛的金银铜矿,生活质量远超其他国度。

周朝那点家底哪里比得过这个,放在一起显得周天子都不够大气了。

秦皇:多好的儿子,想要。

别人家的儿子为什么能养得这么听话且优秀呢?

扶苏微笑着为秦皇沏了一杯清茶:

“陛下远道而来,应有许多话想说。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气,有话便直问吧。”

又为父亲和自己沏了一杯茶。

端起茶盏浅抿了一口,被苦得差点撑不住表情破功。好在他的伪装功夫还在,迅速稳住了,行动自然地将杯盏轻轻放回原位。

始皇看着他装模作样,心里有些好笑。

他家太子为了给阿父撑面子,也实在是辛苦。

始皇拿走了他面前的茶盏:

“此茶太苦,朕也不爱喝它。还是让侍者送上蜜水吧,以茶待客本也不是我大秦的习惯。”

先秦时期哪有品茗的活动,吃茶的人都不是特别多。后来那种不加调味料的清茶,就更是千年之后的风尚了。

在先秦,待客用蜜水才是常事。

且蜜水也不是谁都吃得起的,因为会养蜂的人少,很多贵族只能去野外寻野蜂蜜。运气不好就

找不到蜂巢,家里很多天都吃不上蜜。

秦皇尝了一口那清茶,也被苦得默默放下了。

扶苏用眼神向父亲吐槽:

‘谁弄来的茶叶,怎么这么苦?’

始皇回了他一个眼神:

‘商城里买的,不便宜呢。’

约莫是什么名贵品种,甚至可能是某些特殊世界的特殊品种。反正在场三人都喝不来,大家很现实地都在追捧能让人身心愉悦的甜味。

换上蜜水之后,果然三人喝水的动作都频繁了不少。

扶苏还体贴地询问杨将军是否要坐下歇一歇,让大将军当侍卫一样站着委实失礼。

杨端和爽朗一笑:

“太子殿下不必顾虑末将,末将出门守着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