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大公子大惊失色,难道说他其实是父亲过继来的?可都不是亲生的了,父亲怎么考虑继承人的时候还是只想着他?他生父到底是谁,对父亲来说这么重要的吗?

然后就听始皇补上了后半句:

“朕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始皇帝。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

大公子:……

让亲爹反复被噎得没话说的大公子,总算也体会到了被别人噎住的感觉。

始皇当然是故意说话大喘气的。

没别的原因,看大狗狗蔫巴巴的,想逗逗他。始皇以前逗太子逗习惯了,可惜太子早就学精了,不如面前的大公子好欺负。

始皇回到了之前的话题:

“你父亲习惯了自己什么事情都不必说明白,底下的臣子就能直接领会他的想法。他没有做决定后与人解释的习惯,就像他从来不会告诉你,为什么他觉得你的仁政不合适一样。”

李斯和王绾辩论该用郡县制,还是该在边缘之地设置封国的时候。始皇帝就从来没开口告诉过臣子们,为什么朕不用分封。

帝王不喜欢袒露心声,他们讲究一个君心莫测,就爱让你猜。有些多疑的帝王,你要是回回都能猜准他的想法,他还会忌惮你,觉得你太了解他了,是个威胁。

很别扭,但上位者当久了多多少少都会沾点不爱解释的毛病。

始皇自己也不爱和臣子解释,臣子要是不明白,他还觉得这正说明臣子能力不够。

可臣子是臣子,儿子是儿子。

你不对儿子解释,儿子当然不会懂。

除非你在他小的时候就亲自教导过他,时间长了他就了解你了,自然一个眼神便能明白你想做什么。

小时候不教,长大了又抱怨儿子不懂自己。闹到后头父子失和,实在可惜。

所幸现在也不迟。

始皇直接教导大公子:

“以后有不明白的,你就问他去,刨根问底。他是你亲爹,总不会嫌弃你蠢笨。”

反正秦皇如今也没别的选择了。

秦皇估计是在担忧自己在阳世待不了多久,这才和大公子说让他回来继位,而不是说自己继续当皇帝。

有这么个忧虑在,秦皇只会尽全力培养儿子。有时间发牢骚嫌弃,还不如多教点东西。

扶苏又不是真傻,他就是之前没学过而已。真正开始学习以后,他就会飞速成长起来,始皇对他很有信心。

始皇还想顺便把他昨日写的治国之策给大公子看,忽然想起来对方没有光屏,也看不到光屏。

没办法,只能发给秦皇了。

让秦皇自己誊抄去吧,反正以他的经验,天道短时间内是找不到法子把人弄回地府的,他们父子二人还能相处一段时间。

始皇起身准备离开。

这里的情况他已经见到,扶苏他也开导过了。该做的已经做完,是时候回去了。

离开前始皇对大公子说道:

“朕要走了,你以后多冲你父亲撒撒娇,不要和他顶着来。他吃这套的,你撒娇他就拿你没辙了。”

大公子:……是这样的吗?

大公子有些迷茫,但是他一个大男人,哪里会撒娇?对着父亲那张威严的面孔,他也不是很能撒得下去。

不过他倒是把“不要顶着来”这句听进去了。

不会撒娇没事,只要他以后说话更委婉一些,谏言的时候多说点软话,应该就可以了。

隔日大公子抵达了咸阳。

见到父亲之后,大公子学以致用:

“骊山陵实在太过庞大,若要迅速修建完成的话,天下黔首恐怕负担不起。父亲如此英明神武,想来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不若还是放缓修建进度,与民生息。哪怕修个一百年,每年修一部分也好。左右父亲如今也成仙了,应当用不太上陵寝。”

而后刻意地补充了一句:

“好不好?父亲?”

秦皇:……这就是你和另一位始皇帝学来的招数?

他怎么觉得听着怪怪的?

对方出的什么馊主意?

秦皇没必要和儿子说谎,他直接辟谣:

“朕不是成仙了,朕现在是地府的鬼魂,皇陵还是很重要的。”

大公子恍然大悟:

“那不正说明皇陵不着急修建吗?父亲如今在阳世,也不住那皇陵。不如等快回地府的时候,再加紧修建。”

而后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

“可以吗?父亲?”

秦皇:……不会说软话可以不说。

地府。

始皇回到地府后,依然没有着急回家。

他想起来自己刚开始出发的目的,是找胡亥、赵高和李斯出气的。但是这个位面的三人目前还没死,就算死了可能也轮不到他来出气。

始皇思前想后,觉得还是得在自家位

面找人。

重生后这个位面的三人没什么好收拾的。

胡亥从小被他过继给了弟弟成蟜,后来他恢复了的前世记忆就把人发配去修陵了。

赵高倒是被太子忽悠着帮大秦干了不少事得罪人的事情,比如看管抓来的六国旧贵族。等他的剩余价值压榨干净后,就被推出来平了众怒,送去和胡亥一起修陵了。

而李斯,他从头到尾都是大秦忠臣,没闹过幺蛾子,没理由迁怒他。

重生前则不然。

前世的李斯依旧清清白白,但赵高和胡亥却狼狈为奸。曾经在扶苏继位后故意往外散播秦二世是个病秧子命不久矣的流言,导致各地频繁出现起兵的反贼。

而且始皇还怀疑,扶苏中毒这件事不简单。

当时查到的结果是六国余孽下毒,但他们是如何把毒下到太子膳食中的,却没能查出来。宫中肯定有人给他们行方便,始皇后来越想越觉得胡亥和他的生母胡姬很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