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那还是算了!”

他年华正好,可以再活几十年呢。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他可不要像父亲一样把自己折腾得一身衰病,到死也没享受过什么。

始皇听笑了。

果然是烂泥扶不上墙,胡亥这蠢货莫非以为当帝王真就可以什么正事都不干吗?臣子确实能干,可那些能干的臣子也能随随便便就架空皇帝。

继而又有些悲凉。

多少个大秦就是被这样的孽障祸害了!

若这是他的独子他也就认了,偏偏上有贤明的扶苏,下有将闾等同样聪慧的诸子。独独让这么个最差劲的东西得了皇位,李斯和赵高的眼光可真是“独到”。

始皇冷眼看着赵高,听他提议为胡亥广纳美妾,又提议可以再多挑些乐人优伶入宫表演,替胡亥解闷。

他倒要看看,这两人还能做出什么来。

胡亥听着提议十分心动,嘴上却要说:

“父亲才驾崩,朕不好过于奢靡,要为父亲守孝的。”

赵高极力劝说他:

“守孝乃儒家的提议,我大秦以法度治国,何须遵循什么儒生之言?”

胡亥荒唐点才好,越荒唐对他越有利。

赵高扶持胡亥可不单单是为了揽权,历史上他见局势不好立刻干掉了胡亥,而后就想自己当皇帝。群臣不肯支持他,没办法他才立了子婴。

结果他不许子婴称帝,只以秦王相称。打的就是要找个机会把子婴也撤掉,自己取而代之的主意。

这样的操作赵高自己没成功,但不代表不可行。后来的王莽就是靠废立皇帝和外交儒生篡汉的,不仅大权在握还靠着好名声得到了所有儒家弟子的支持。

很难说王莽是不是吸取了赵高的教训,没有光顾着揽权,记得好好经营自己的声望了。

——田氏代齐同样也是臣子干得太好,在所有人的呼声中取代了原本的君王。

总之,赵高如今还不能称帝,所以只能努力纵容胡亥当个废物。

他准备借着胡亥的皇帝名头排除异己,把朝中不顺从他的臣子都杀光。这些人绝对会成为阻碍他登基的主力,只有他们死了自己才能得偿所愿。

赵高在心里制定了一系列计划。

他在哄得胡亥开开心心去找侍女戏耍之后,就转身离开了这里。走到胡亥特意赏赐给他的殿宇之中,他的弟弟赵成和女婿阎乐正在等他。

见到他来了,两人压抑着激动迎上前来。

赵高摆了摆手,让侍者都出去。待到殿内无人之后,他压低声音和二人说了自己的全盘计划。

“我要当皇帝!”

赵高需要他们两人的帮助,所以计划必须要和盘托出。他还是太势单力薄了,李斯并不是完全与他一条心的。

二人一惊,没想到赵高的野心这么大。

赵高却老神在在:

“我已经有了章程,你们听我说就是。”

始皇也跟了过来,还好整以暇地打开了随身光屏的记事本功能,准备做个笔记。

赵高的完整计划是这样的:

首先,始皇帝的血脉不能留。但凡有一个活着,朝臣就会支持对方继位,不会给旁的人机会。

所以赵高决定在胡亥面前反复强调他那些兄弟对他是个多么大的威胁,必须全部铲除。反正下令动手的是胡亥,始皇帝的子嗣自相残杀,与他赵高可没什么干系。

现在胡亥还不敢有大动作,不过这只是暂时的。等胡亥听说他那贤明的大兄没了,又见自己皇位坐得稳,肯定会飘起来的。

等胡亥杀光了兄弟和他们的子孙,赵高就可以对朝臣动手了。

始皇:原来朕的儿女是这么没的!

始皇扫了一眼蒙毅通过光屏发给他的后续内容。

之前他只问到扶苏自刎就没再问,这后头的发展他是不清楚的。不过他靠猜也能猜得到会发生什么,蒙毅发过来的内容和他的猜测大差不离,只是细节略有不同。

始皇这才看到胡亥具体是怎么对待至亲手足的。

胡亥可真是有够配合的,别人放钩他就咬。咬钩不说,赵高只让他杀掉兄弟,他倒好,学会了举一反三,连着姐妹一起杀。

始皇狠狠记了一笔。

又听赵高接着说:

“朝中定有很多人不服我,没关系,我们可以一个个杀过去。先杀与我有仇的蒙氏兄弟,再杀其他人。”

“李斯也不能放过,他握有我矫诏的把柄,留不得。且他手中权力极大,对我是一个威胁。”

赵成和阎乐皆是点头。

始皇并不意外,李斯与虎谋皮之后,就注定了会是这个结局。

一看蒙毅发来的内容,果然,李斯后来被赵高陷害下狱,夷了三族。

赵高还在分析:

“地方太守也很危险,他们忠于始皇帝,或许会起兵造反。不如这样,我回头劝说胡亥学习始

皇帝巡游天下,到时候就能忽悠他把‘对他不敬’的太守都杀了。”

始皇正翻着资料呢,听到这句之后有些难以置信。

什么东西?他要杀谁?!

杀中央的朝臣,虽然也很严重,但及时找自己人顶上,还是能勉强运转下去的。

可把地方郡守给杀了,那可不是一个概念。有郡守在,残存的六国余孽才会心生忌惮,不敢轻易造反。

赵高把人弄死,能找得到能文能武的人顶替吗?若是换一群无能之辈上去,遇到造反的贼兵怕是连领兵镇压都做不到。

始皇正好翻到了下面说这个的。

胡亥上位第一年就去巡游了,一路招摇过市去了很多地方,杀了个人头滚滚。

然后他继位的第一年秋天,在他回到咸阳之后,反贼果然立刻冒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掀开了反秦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