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虽然二世陛下死要钱,但我们还有太子桥松。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陛下已经六十多岁了,他活不了几年,我们只要熬到太子登基就好了。」
更何况,这些年贵族跟着扶苏靠对外通商赚得盆满钵满。就算现在花了大笔钱出去也不怕,过个几年说不准又能赚回来呢。
被坑过钱的贵族们私底下找到桥松。
太子可靠又稳重,不会任由陛下胡来。哪怕太子其实管不住他爹,也好歹比别人说话更有分量。
贵族们的要求也不多,就是请陛下别再折腾了。玄鸟和黑龙都已经被他拿出来做了筏子,以后总不能再来第三回 了吧?
桥松果然前来拜见了父亲。
他和父亲之间同样也有默契,不用多说就知道该怎么配合彼此。
桥松问:
“父亲准备何时收手?”
扶苏当即表示:
“有太子相劝,自然是今日就收手。”
桥松离开后给贵族们传了信,告知他们不必再担忧,他已经劝住陛下了。
贵族们喜极而泣。
这次的难关算是过去了,希望没有下次。
贵族都是聪明人,聪明人就容易多想。他们不由怀疑是自己平日里过得太奢侈了,惹了陛下的眼。
身为臣子如此奢靡,确实不太好,以后还是要低调。
黑龙是条单纯的小龙,看完龙都傻了。
它瞠目结舌地看向始皇帝:
“他们怎么还自己给扶苏找借口的?”
始皇丝毫没有意外:
“合该如此。”
在大秦,皇权至上,大秦的制度就决定了皇帝说的话无人胆敢违背。别说扶苏不是在乱来,哪怕他确实是在乱来,一时半刻也出不了什么事情。
否则其他位面的胡亥和赵高哪里能轻而易举地将丞相李斯下狱夷三族,甚至于都迫害了整个朝堂,也没有人能阻止得了他们?
不受任何掣肘的皇帝,便是这样的。
始皇目送长孙走远,又去看向儿子。他的目光温暖柔和,像一个寻常父亲在看自己的孩子,而非帝王。
“阿苏自小就很像朕。”
他爱用的手段,扶苏也爱用。一看就是由他亲自教养长大的,又聪明又妥帖,国事上从不让他操心。
黑龙歪头。
它没看出来扶苏哪里像始皇帝了,那分明就是个芝麻馅包子,始皇帝可比他光明磊落多了。
这可能就是亲爹滤镜吧。
扶苏薅了一波羊毛之后,遗憾地表示不能再有下次了。再来一回贵族得炸毛,只能适可而止。
但也不要紧。
扶苏和父亲算了一笔账:
“他们手中的黄金大概也就这些了,可能还有点剩余,不过不会很多。想再攒到这么多,也需要好些年。”
扶苏自己都六十多了,还不一定能活到韭菜下一茬长成呢。所以能不能再次收割,其实并不重要。
他见黑龙还有些纠结,忍不住笑道:
“龙君在想什么?”
黑龙无法理解:
“你这是公然抢钱,他们也太能忍了。”
扶苏失笑地摇了摇头:
“龙君还是太不了解凡人了。”
真以为那些贵族世家只有这些钱吗?人家只是黄金储量仅有这么多,别的铜银和奢侈物品依然不胜枚举。
这点黄金丢出来,顶多是有点心疼罢了。
因为中原地区金矿不多的缘故,之前大秦根本不流行使用黄金。
那么在没有金矿的时候,贵族之家贮藏的财产是什么呢?
不会全是铜,铜价贱,全藏铜太占地方不说,还会导致市面上流通的铜币减少,影响社会运转。
所以贵族会找其他昂贵的奢侈品来作为“储备金”,虽然它们不是货币,但它们也是贵族间的硬通货,拿去哪里都有别的贵族买账。
最典型的是各种香料。
大秦如今已经引入了胡椒,胡椒这样的香料轻便易携带,价贵的时候一粒就能抵上一金。
它不是货币,却胜似货币。
其他能够计数的香料果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黑龙明白了:
“虽然它们拿出了几十块金饼,但他们家里可能还有几十斤胡椒、几十斤茴香、几十斤各式各样的香料。除了香料之外,他们可能还有什么红木楠木、蜀锦丝绸?”
在以物易物还很流行的年代,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能当货币使。相比之下,因为太显眼容易被抢的黄金反而没那么受欢迎了。
大家喜欢贮藏黄金,但盛世时比起用黄金付账,他们还是更偏向于用香料等物进行交易。
——识货的人才会知道香料的价值,在拿出它的时候,就是一场阶级筛选了。倘若卖家连香料作价几何都不识得,那这笔买卖要不要继续做下去,还得斟酌一
番。
换成黄金……底层的劫匪都知道黄金值钱,不抢你抢谁?
始皇知道儿子单只要黄金,定有缘由。
否则他完全可以准许贵族们以其他物品抵扣,这样还能出得起更高的价钱。
始皇略一沉吟:
“你想控制金价?”
楚地黄金大量流入九州大地之后,黄金从稀少的奢侈品变成了相对常见的奢侈品。
始皇帝当年一统六国时就赏赐过功臣金银等物,但那会儿拥有的人还不算特别多。众人对这种比铜更金灿的贵金属非常追捧,于是开始竞相收集。
起初局面还好,金矿数量有限,所以金价居高不下。可随着扶桑岛被大秦置郡,陆续传来了发现多处金矿银矿的消息,忽地就显得它们不值钱了。
近些年金价有所回落。
扶苏现在把贵族世家手里的黄金收拢走一波,然后押入国库不用。市面上的黄金少了,金价自然便会缓慢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