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其他聚在村长家身边一起纺布的村中媳妇们也齐齐附和道:“可不是!这真是桩大好事呀!”

“你该珍惜神仙的法术,赶紧让你家老六多做点活!不然要是哪天他又变回了以前的样子,累的不还是你和你相公?”

更有甚者,跟没瞧见钱家大娘越来越挂不住的脸色一般,还兴高采烈地讨论起来了:“还想把好事往外推,哪有你这么傻的?这要是我家孩子能碰上这种好事,那我不得高兴坏了!”

“可不是!这种好事咋没让我遇上呢?她家老六又懒又馋的还不孝顺,还不如把这好事让给我儿!”

“够了!”没得到预料之中的反应,钱家大娘没好气地挥开凑在身边的女人们,拔腿就往外走,“累的不是你们家孩子,你们当然不着急了,一个个还在这里瞎掰扯!”

哼,都是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要不是着急救孩子,她非得挠花了她们的脸不可!

她就不信了,这么大一个村子,就没人愿意和她一起去找那俩道姑的麻烦!

而在她身后,眼瞅着钱家大娘气呼呼离开的背影,村妇们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或鄙夷或唏嘘或幸灾乐祸的表情。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好心好意给她出主意,还倒打一耙……活该她儿子被神仙罚!”

“当我们傻吗?真跟她去了,那不就是上赶着得罪人家神仙?到时候她儿子没救出来,再把我们给搭进去!”

“就她这么拎不清,一味宠溺她家那个懒汉儿子,迟早要吃亏!”

“嗨,管她吃不吃亏呢,吃亏了最好!就她家那个懒汉老六,她还好意思拉着村里小姑娘要给自己选儿媳妇……早点吃亏了,也省得村里姑娘们成天提心吊胆的,碰见他们家人都得赶紧逃!”

“可不是!”

伴着钱家这新闹出来的笑话,这一日,聚在村长家里一同纺织的妇人们,可是有了调剂生活的佐料。而托她们的福,仅仅是中午给自家下田汉子送饭的工夫,这新出炉的佐料就迅速在村头村尾传播开了。更有那爱看热闹的乐子人,拿着饼就跑到钱家田地旁,就这钱六汗如雨下辛勤耕耘的珍稀景象,津津有味地吃起了午饭。

而无论是被钱六调戏过的村中女子,还是被他偷鸡摸狗招惹过的村中男子,在听到钱家大娘的打算后,就都笃定道:“咱们村子,肯定没人愿意和他们家一起去找山上神仙的麻烦!”

可偏偏,还真有那么一户人家,一听这事,就立即响应了钱家大娘的号召。

作者有话要说:

钱家大娘:我儿子好惨!

第120章

这积极响应钱家大娘号召的,倒不是她的什么亲朋好友,更不是什么义薄云天的大善人。之所以她一说就应了,实在是无可奈何,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这家人,正是孙三的家人。

钱六在田地里辛勤耕作的同时,巧了,孙三也在经历一样的事。

只是不同于钱家老两口是自己在田地里发现自家儿子的,孙家人发现孙三的,却是他的几个妹妹。

孙三不像钱六,因前面走了好几个哥哥才独享了有心理阴影的爹娘的宠爱。他之所以能在孙家获得独宠,则是因他是个实打实的独苗——上面两个姐姐,下面一堆妹妹。

对于一心想再生出几个儿子的孙家老两口而言,孙三那一堆妹妹无疑是噩梦般的存在。但对于孙三本人,却是一桩大大的妙处——他可以肆意享受爹娘独一无二的温柔,同时还能拥有一堆免费又听话的奴隶。

而这些奴隶被他爹娘驯服的,甭管心里服不服气、认不认命,明面上无疑都将他这孙家唯一男丁当做了说一不二的主人,那是半点儿不敢让他受苦受累。

是以,今早几个还没出嫁的妹妹一在地里见到了她们的“主人”,再一听孙三骂骂咧咧说了事情经过,那是一下就慌了神,忙不迭地跑回家把还在暖和被窝里酣睡的老爹老娘薅了起来。

老人家上了年纪,本就觉少,昨日儿子还彻夜未归,更是心里惦记着,直到快天亮了才将将入睡。被女儿们一掀被窝,冷气往身上一灌,登时就冻了一个激灵,双眼还闭着,脑子还蒙着,嘴已经张开要骂人了。

可偏偏,这几个女儿一边拉人,一边还在嘴上催促着他们这对爹娘走快点,说什么哥哥被神仙惩罚了这种大事,她们几个“赔钱货”,那可是不配置喙的,到底还得要爹娘赶紧拿个主意,帮哥哥免除了惩罚才是。

这话说的确实在理,孙家二老被唬住了,也顾不上骂女儿,套上仅能蔽体的单薄衣服,是水也顾不上喝、饭也顾不上吃,穿上鞋就跟着女儿们跌跌撞撞往地里跑——老孙家的独苗苗呀,爹/娘来救你了!

不过这救儿子的方法嘛,孙家二老一开始主张的还是自力更生路线。

不像钱家只有两位老人能做事,孙家除了老人还有几个从小就在地里干活的女儿,多年下来早锻炼出了一身的力气,此时便是妥妥的实用工具人。

在孙家

二老的英明指挥下,几个女儿们先是牢牢抱住了孙三的四肢,企图通过制止他行动的方式,让他停下那辛苦的劳作。最初是成功的,虽然孙三的身体一直在挣扎,但一个懒汉的力量终究抵不过几个勤劳农人的力气,没一会儿,就被牢牢压制住了。

可还没等孙家二老松口气,孙三絶望的声音就再次响起了:“不!这样不行!”

原来,被压在地上的他虽然不再种地了,但也根本没能得到预想中摆脱法术自由活动的美好结果。反倒是身体一直在法术的强制下和妹妹们的压制抗衡,比起劳动时有张有弛的节奏,此时全身绷紧了使劲更让他的身体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