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她怀疑是某种传染病。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甄臻总觉得这症状很熟悉,如果是蝴蝶效应,那可怕的传染病很可能提前到来。

甄臻就给徐蔚打了电话,徐蔚当然不会关注这点小事,他在忙招商引资的事,接到甄大姐的电话,徐蔚愣了一下:

“传染病?不可能吧?”

甄臻怕他不重视,就扯了个谎,“我收到内部消息,说是这传染病很可能非常严重。”

“有那么夸张吗?我怎么没听说。”

“飞沫传染,你说夸不夸张?打个喷嚏就能传染上,以咱们国家的人口密度,要是不重视,很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多年默契,徐蔚特别听甄大姐的话,他不敢耽误,连忙联系了疾控中心,跟他们交代了这件事。

疾控中心的人去医院取样调查。

谁曾想,新姚市这次所谓的感冒,还真有点不寻常。

徐蔚看到数据表,都有点懵,这传染率也太高了点,且得了怪病的人,死亡率特别高。

这要是在新姚市传染开来……

徐蔚简直不敢想,他连忙联系了甄臻,问她有没有好办法。

甄臻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徐蔚:

“孟南手底下有医疗器械许可证,我打算引进一批设备,用来生产口罩和防护服,先储存在真心食品厂的仓库里。”

“那现在得病的人,该怎么处理?”

“别着急,我前些年收购来的老厂房,有几个正在郊区,咱们把这些厂房改造成病房,把得病的人挪过去,调集医务人员集中护理。”甄臻想了想,又说,“你再尽可能联系相关商家,多囤点药物,多囤点口罩,再叫电视台宣传防护知识,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听信谣言!”

“什么谣言?”徐蔚有点懵,他任期内,可没遇到这种传染病。

“比如说白醋可以预防怪病,吃板蓝根可以防病。还有一些人会趁机炒作口罩,高价兜售、哄抬物价,对这样的商家,咱们要狠狠打击!但凡是要发国难财的,咱都不能忍!”

徐蔚莫名打了个寒颤,“国难财?有这么严重?”

“以咱们新姚市的人口密度,咱们新姚都有这么多人,可想而知,全国内有多少人犯病。目前只是大家都没当回事,我希望你能尽快跟上级汇报病情,如实汇报,千万不要为了所谓的政绩,隐瞒实情。这样国家根本不会重视。”

如果是别人提醒徐蔚,徐蔚不一定听。

可甄桂芝是他福星,徐蔚能有今天,离不开他甄大姐。

甄大姐说要如实汇报,他肯定会如实汇报。

“您放心,这点道理我啊还是懂的。”

“徐蔚,不要掉以轻心,这是一场硬仗,你身为新姚市的父母官,可不能把百姓跑在脑后!我们新姚有服装批发市场,辣椒市场和药材市场。来往的外地人特别多,咱们新姚的情况,肯定比外地要严重。”

徐蔚郑重地点头,“您放心,我一定当好这个父母官。”

甄臻颔首,她联系相关设备,开始生产口罩和防护服。

她还把囤到的防护服发给医护人员,提醒大家要重视预防。

在徐蔚和甄臻的共同努力下,新姚市民都得知了传染病的事。

可大家都在观望,觉得病情不可能那么严重。

可就在当天下午,一群人被车子拉去改造好的病房,彻底与人群隔离开,有些村子全部被隔离了,不准人员往来。

大家这才感觉到不对。

甄臻做了这些年生意,手头的资源和人脉都是有的。

但凡被隔离的人家和村子,甄臻都会给他们免费发放物资,给蔬菜给肉给零食,还给药给口罩,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

这注定是一次硬仗。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甄臻的及时提醒和徐蔚的重视,新姚市情况虽然严重,却得到了有效的预防。

“甄大姐,您预料的真准!真有人宣传白醋杀毒,我让专家在电视上辟谣了,就这样,咱新姚的白醋还是叫他们给抢光了!”

甄臻叹了口气,“老百姓恐慌,也不能怪他们。”

“还是我工作没做到位,我已经让所有商家都关门歇业了!政府也会联系蔬菜和肉类供应商,由社区把物资发到大家手里头,争取早日渡过难关。”

孟大国摘下口罩,他站在大门口不肯进来。

“娘,我刚在外头清点完仓库,您不知道,外头的白醋都炒到100元一瓶了,简直是疯了!”

甄臻料到会这样,“咱家仓库有多少白醋?”

“您让我们囤了货,没有百万瓶,也有几十万瓶!”

“好,你放出消息,咱家免费送白醋,谁需要,咱把东西送到人家门口,我要让哄抬物价的商家,把高价囤积来的货物,烂在仓库里。”

“还有米面和板蓝根,价格都被抬高了。”

“咱有的货,都放给老百姓,千万别让老百姓为物资恐慌。”甄臻提醒孟大国和孟二勇,“咱要赚钱,但不能赚这种昧良心的钱。”

孟二勇也是奔五十的人了,这些年,他早已在娘的帮助下,成长为一个成熟稳重的男人。

孟二勇主动提出要去做义工。

“娘,外头疫情厉害,让大哥在工厂指挥,我去负责发送物资。”

甄臻眼眶温热,觉得儿子真长大了。

“我家二勇有担当了,是个能扛事的男子汉。”

孟二勇心里热热的,“娘,儿子说要照顾你的,就一定说到做到!您年纪大了,还要照顾孟南和卷卷,家里的事就交给儿子来处理,儿子绝对不会让您失望,绝不会让人家说‘甄桂芝的二儿子是个孬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