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这段时间,甄臻走到哪都要被人问候,就是县领导看到她都毕恭毕敬的。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甄臻寻思着,要去给孟长征烧个香,告诉他孟家的情况。

她开着宝马车去了坝头村,张翠花提前收到消息,帮她准备了卤菜、饺子、鱼等祭祀的常用菜品,甄臻给孟长征烧完香,磕了头,刚想要走,就被李德成给拦住了。

李德成一脸为难,可他身边的几个村里人不停给他使眼色,李德成实在没办法,才咬牙道:

“她桂芝婶,村里人拜托我问您个事。”

“什么事?”甄臻奇怪道。

“是这样,你知道咱们村养猪的人多,我侄子保定为了赚钱,养了百来头猪,想要靠养猪赚一笔大钱!可要命的是,他技术不到位,养的猪也照样喂食,可就是怎么都长不胖!眼看着钱打水漂,他心里着急,就想叫我问问,你们养猪场是怎么配的饲料。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商业机密,你没义务告诉我们。保定说了,他不白拿您的配方,他花钱跟您买,咱不少给钱!”

猪场的事一直都是孟大国在管理,甄臻很少沾边,但她倒是知道饲料一事。

原先猪场的猪也不肯长膘,甄臻和孟大国研究后,决定自己配比猪饲料。

她们用一批同样体格、长势的猪来做实验,喂不同配比的猪饲料后,记录猪的长重情况,最终才得出最佳的饲料配比方案,用在猪场所有的猪上。

第117章

孟家猪场养出来的猪, 全都膘肥体壮,长势喜人。

猪饲料也算是商业机密,肯定不能这么轻易告诉别人。

更何况, 甄臻是想带着大家致富,可她没有义务手把手喂饭, 养猪不是闹着玩,押上全部家当, 却连这几头猪都养不明白, 李德成这个叫保定的侄子, 实在不是个能干事的人。

这种话,甄臻当然不能明着说,她余光扫向四周的农民,都竖着耳朵等着听她说配方呢。

甄臻沉吟:

“猪场是大国在运营,大国说了,这猪饲料是他从国外聘请专家调配出来的,吃了这款饲料的猪, 长势是普通猪的两倍。”

“对对对!我也听猪场的人多了, 孟家的猪饲料是一绝!他说我的猪不长膘,问题就出在饲料上。”保定说道。

李德成听出甄臻的言外之意, 连忙道:

“她桂芝婶子, 不瞒你说, 咱们村很多人都跟我打听过猪饲料,我们不是好赖不知的人, 你帮了我们这么多,我们没有白拿的道理。您看看,您把饲料分一部分给我们,我们按照市场价来买, 怎么样?”

甄臻正等他这句话呢,国家放开生猪经营,农民们家家户户都养猪,专业养殖户也特别多。

可市场上没有特别好的饲料,既然孟家饲料真好用,那为什么不量产上市,卖给广大农民?

生意越是小众就越好做,全国这么多头猪的口粮,要是都从甄臻这买,甄臻赚的能少?

甄臻答应着给坝头村分点猪饲料,让村民们先用着,价格就按照市场价来卖。

李德成挺高兴的,觉得甄臻这样的大老板都给他面子。

“二丫什么时候回来?村里想给她搞个庆功宴,再请人写一本村志。”

“村志?”甄臻还真有话说,“我记得坝头村的村志只有男人名字,没有女人名字。”

“以前确实是这么办的,可现在是新社会,咱们村又在您的带领下,发家致富。现在村里女人当家,男人赚钱都没有女人多,再不把女人名字写上去,实在说不过去!再说还有二丫呢,她不仅是坝头村的骄傲,更是全国人的骄傲。”

甄臻这才满意,“孟西下个月能回家。”

“别忘了带孟西回村子,让大家好好见见世界冠军。”

“忘不了。”甄臻笑道。

甄臻原以为饲料行业做起来不会太难,买点设备,盖个厂房就差不多了,谁曾想,回去一打听才知道,国内像样的饲料厂需要投资上千万美金。

以眼下美金汇率来看,需要好几千万人民币。

“几千万人民币?”程素蹙眉,“甄大娘,您刚开了百货大楼,买了矿,开了金店,再投这么多钱,风险实在太大了。”

“风险倒还行,百货大楼的成本已经回来了,金矿和金店每天都能赚钱。但我手头也确实没多少钱了。”

甄臻寻思着金店储备金足够了,要是能卖点金子出去,每天也能回款十几二十万。

再把食品厂、猪场、女装店的钱归拢一下,凑个千把万是没问题的。

前期资金够了,把厂房盖起来,就可以跟银行贷款。

饲料生意是能做起来的!

可家里摊子确实铺太大,猪场又是孟大国在运营,要不要做,还得看他的意思。

月底时,孟大国夫妻俩带着孟西一起回来了,孟西刚下车就往家里跑,边跑边喊:

“阿奶!阿

奶!你二孙女回来啦!”

甄臻正在缝衣服,听到声音恍惚了一下,“我耳朵是不是出问题了,怎么听见孟西的声音?”

孟老太在一旁笑,“我也听见了,可不是你孙女回来了么。”

甄臻扔下衣服往外跑,一把抱住孟西,孟西被抱个满怀,咯咯笑起来,“阿奶想我了吧?我就知道,你想你二孙女!”

甄臻在她头顶吧唧亲了几口,“奶奶的小乖乖,奶奶真是想死你了!你再不回家,奶奶可就要杀到你们跳水队去了。”

孟西咯咯一笑,像树袋熊似的扒住甄臻不放,甄臻干脆把她抱到腿上来,把她当成小婴儿,到哪都不松手。

孟西可高兴坏了,窝在她奶怀里撒娇,吃苹果要喂,喝稀饭要喂,就连洗手都要奶奶帮忙,完全退化成不会走路的小婴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