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只有孟大国越喝越开心。本文免费搜索: 打开它

孟大国一直很自卑,他不如孟华聪明,也不如孟华讨娘喜欢,国柱他爹这话,他是认可的,他就是混得不如孟华。

可娘的一番话,却让他把心放到肚子里。

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孟大国也有了安全感?

这个家像是结实的壁垒,给了他从未有过的力量。

晚上,孟大国喝得一身酒气,从包里拿了本书,去他娘床边撒娇。

“娘!你看看,这字怎么读啊?”

甄臻嫌弃地捏着鼻子,“大晚上的,读什么读?小心把眼熬坏了,赶紧洗洗澡睡觉去吧!”

孟大国傻笑一声,“娘,大国会读书了,你高兴不?”

甄臻笑了笑,弯腰铺好被子,“你这么上进,娘肯定高兴啊。”

“娘,你真好!”孟大国说完,把甄臻按在床边坐好,“娘,你坐好,儿子打水给你泡脚!”

甄臻叹了口气,酒鬼难缠啊,她喊了一声焦蕙兰,想叫她把人领回去。

过了二十分钟,焦蕙兰才趿着拖鞋,哒哒哒跑来了,看着跪在地上的孟大国,惊道:

“哎呦,娘,大国干嘛呢?”

“说要给我洗脚呢!”

焦蕙兰笑了,“那您就让他洗呗!这是您儿子,您不使唤他谁使唤他?”

“我亏他,都给我洗十次脚了!老娘这脚丫子都擦秃噜皮了!赶紧带走,我真是有福气哦,一门子孝子贤孙!”

第85章

王书记隔天来找甄臻母子三人, 想叫他们帮忙做个药材种植基地规划。

坝头村这儿很适合种植药材,如今药材短缺,要是真能种成了, 人均万元户应该没啥问题。

甄臻把自己知道的消息都告诉了王书记。

有了她的肯定,王书记心里踏实很多。

如今都搞生产责任制, 家家都想单干,却又不敢轻易跨出这一步, 怕亏得血本无归。

由村里牵头做这件事, 再合适不过了。

王书记想要种植人参, 现在市面上的人参要30元一斤,对坝头村的人来说,一斤人参的售价相当于他们一两个月的收入。

可甄臻却不看好人参。

王书记不解,“我了解到,人参是市场上最好卖的药材了。”

如今人参还没有开放食品准入,无法进入食品领域,只能作为药材售卖, 这就限制了人参的销售渠道。

且坝头村种植人参不成气候, 怎么能吸引外地的商人过来进货?

再者,人参需要6年才能收获, 6年后市场行情如何, 谁也预料不到。

百姓根本无力承担这样长周期、高投入的项目。

甄臻仔细解释给王书记听, “王书记,我很尊敬你, 可是市场信息有个滞后性,咱们这种外行都知道人参赚钱,其他人肯定也知道了。我敢肯定,现在有很多人因为人参好卖, 准备大批量种植人参。可想而知,等6年后人参收获了,会面临什么样的场面?到时候市场饱和了,人参价格一降再降,亏本不说,6年时间就这么耽误了。”

王书记感慨地点头:

“确实,我带大家干实业,要是干不成,就别想在村里混了。”

王书记叭叭抽了口旱烟,“大国他娘,你说的有道理,那你建议种植什么?”

“可以种点白芷、枸杞、黄芪、五味子之类的。”

甄臻犹豫了一下,像是有话不知该不该说。

王书记是个人精,哪里看不出来?

“大国他娘,你有话就直说,拿主意的人是我,就算亏本了,你也一点责任不需要担。”

甄臻自然不想担责任,“我倒是听说过一种药材,售价贵,市面上又十分稀缺,就是投入成本不低,种球需要从伊国进口,有一定的风险性。”

“什么药材?”王书记追问。

“藏红花。”

王书记没听过这东西,惊讶地念了一遍名字,咂摸道:

“这是藏地产的?咱们这能种吗?”

“虽然叫藏红花,可绝大部分藏红花都不产于藏地。如果市场刚开放,藏红花肯定能卖出好价格,就是种球引进不容易。要是能找个懂技术的药材公司,结对帮扶坝头村,提供一些技术指导,那就更好了。”

王书记觉得她的说法可行,“那我回头去了解了解,看藏红花能卖多少钱一斤。”

王书记是个实干派,听完甄臻的话,就跟几个村里的干事员分头行动。

几人分别去县城、市里的药材公司打听行情。

当晚,王书记就了解到,这藏红花真是好东西!

“大国他娘,你可真是见多识广,我问了药材公司的职工,人家很惊讶,问我怎么知道藏红花的,”王书记接过孟二勇递过来的茶叶水,解开衣领,吹了好几口,“他听说我是村里领导,想种植

藏红花,特地帮我打电话问了总公司的干部。原来,他们公司从西德引进过藏红花,但引种没成功,去年从岛国引进过一批,引种成功了。今年他们公司打算进口10吨藏红花种球,说如果我们要的话,他们可以帮我们引进,再做技术培训。”

甄臻一点不怀疑对方是个骗子,毕竟这年头的人,就是如此朴实。

“有人培训,敢情好!王书记,你看,市面上根本没有藏红花,咱们跟他们一起引种,表面上看,我们不如他们专业。可你得相信咱们农民的种植技术,我可以说,农大的高材生,也未必比农民经验足。到时候,咱们产量比他们高,一级率也高,咱们的藏红花售价不会低的。”

王书记深以为然,他想种人参,可甄桂芝分析的很有道理,六年多的种植时间是他们等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