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致富典型?”
“如今很多城市都在招商引资,我们县也不能落后。本文免费搜索: 看书地 县里希望你能做好带头作用,扩大投资、兴办工厂、解决就业。作为回报,县里也会低价甚至免费批地给你,降低税收,帮助你们把好婆婆推向其他城市。”
甄臻眼皮一跳。
她不是不想扩大规模。
一来资金紧缺;二来市场不明朗。
可如今县里要立她为创业代表,作为商人,甄臻自然知道,与政府打好交道,是多么重要的事。
“领导,不瞒您说。咱们好婆婆是打算扩大生产。我们想开工厂,做盒装方便面,可我们资金有限,暂时没有能力去岛国引入生产线。”
大领导一脸不认同,“没钱,政府可以帮忙牵头,让银行提供免息或是利息极低的贷款,帮助你们企业成长。”
甄臻就等他这句话。
县里要是能提供贷款,甄臻就可以做桶装方便面。
办工厂、引进生产线、研发生产,等方便面上市,至少需要两年。
届时国内环境明朗,方便面的市场也会变大。
孟华临走前,帮他娘把贷款的事搞定,一家人便收拾妥当,准备去京市。
甄臻怕家里招贼,便把值钱的东西都放进空间里,又叫孟盼弟看家,这才放心离开。
孟华弄了几张卧铺车票,甄臻刚躺下,孟华就拿了一瓶罐头来。
焦蕙兰笑道:
“我煮了鸡蛋,娘先吃点暖和的垫垫肚子。”
焦蕙兰举着剥好的鸡蛋,孟华拿着打开的罐头,孟南扒了一根香蕉凑到她奶嘴边,孟大国笑眯眯开了一包猪肉铺。
猪肉铺是好婆婆刚研发的零食。
旁边车厢的人来回看了好几次,见这家老老小小上赶着伺候,便偷偷对她老伴儿说,这大姐肯定得了不治之症。
要不然孩子们能这么孝顺?
甄臻哭笑不得,瞪了他们几眼,“我又不是没手,叫人家看见像什么话!”
孟南嘟着嘴:“阿奶,吃我的嘛,你最疼大丫了。”
焦蕙兰温柔地笑:
“先吃点热乎的,对胃好。”
孟华:“娘,你看着办吧!”
孟大国倒是好脾气地收回猪肉铺,放到袋子里去。
甄臻实在无奈,只要每样咬一口,还把孟大国塞进袋子里的猪肉铺拿出来,一碗水端的非常平。
她吃完,这几人就满足了。
陶爱红撇撇嘴,献什么殷勤,一个个就会拍马屁!
几个孩子第一次出远门,都很激动。
孟南年纪大,比弟弟妹妹们稳重,一双眼却十分明亮,对即将去的京市充满好奇。
如今家里有钱了,甄臻打算多带孩子们见世面,省得到了外头拘谨。
这年头学习固然重要,可敢闯敢干,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多见世面总是好的。
甄臻决定,来年家里去外地进货,要把孟南带上,让她出去历练。
焦蕙兰瞪大眼,“孟南出去还得买票,多不划算。”
“这点钱算什么?孩子不出去见世面,怎么会有出息?孟南年纪不小了,完全能独当一面。等其他孩子长到孟南这么大,也得跟家里出去帮忙。拎东西、打探消息、问路、买车票……总能帮上忙。”
焦蕙兰觉得没必要,孩子小,机会多的是,没必要这么早历练。
她怕孩子跟着,要这要那的,会花冤枉钱。
“娘,大丫还小呢。”
孟华蹙眉道:
“大嫂,娘说得对。很多有钱人假期都带孩子出国玩。咱们家也不是没这条件,早点带孩子历练,孩子将来会有大出息。”
孟华是见过世面的大学生,他都这么说,焦蕙兰还能说什么?
她笑了笑,“都听娘的。”
陶爱红气坏了,她家娃小,带孟南出去就得花钱,家里钱都叫老大家的花完了。
她掐了一把三娃,三娃不耐烦道:
“又怎么了?”
陶爱红气的不轻,“我是你娘,你这什么态度!”
“当娘就能掐人?你看你把我身上掐的,有话就直说行不行?每次都这样,鬼鬼祟祟的。”
“……”
陶爱红气炸了,觉得这儿子白养了,胳膊肘净往外拐。
三娃气呼呼去了孟南边上,抱过水娃逗着玩。
甄臻看在眼里,笑笑道:
“水娃要过一周了。”
陶爱红立刻说:
“可不是,娘你给其他几个都打了金锁,可别忘记我家五娃的。”
“早就打好了,少不了你的。”
陶爱红讪笑,“我这不是怕你忘记吗?”
“别人我敢忘,你的事我要是忘了,你半夜都得站我耳边提醒我。”
陶爱红总觉得婆婆在讽刺她,但她没证据。
一家人落地京市的火车站,火车站出站口摩肩接踵,孟华走出车站,四下张望。
“文音!”他招手。
谈文音穿着一件白色衬衫,高腰牛仔裤,她身材高挑,长相明媚,朝孟华跑来时,像一只欢脱的小鸟。
甄臻揶揄道:
“老婆这么漂亮,还敢挑三拣四,简直没天理了。”
孟华还嘴硬呢,“漂亮吗?也就还行把!”
“对对对,也就还行,配你倒是绰绰有余了。”
“娘!”
谈文音跑过来,一把抓住陶爱红的手,郑重地鞠了个躬。
“妈,欢迎您来京市!”
所有人集体沉默。
陶爱红脸色由白转黑再转白,简直比六月的天还多变。
孟二勇不敢笑,焦蕙兰也抿着唇,把她家祖宗十八代难过的事都想了一遍,就连她小时候,家里老母猪难产都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