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为了让焦蕙兰能专心学缝纫,甄臻去县城遇到好看的丝线、布料、内里,都会买回来给焦蕙兰。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如今这屋里堆满了缝纫工具。
焦蕙兰就笑笑:“这款式是娘指点我的,招弟底子挺好的,稍一打扮就很好看了。”
孟招弟有些局促,很少有人夸奖她,她不习惯这样的关注。
年前家里蒸馒头、打扫卫生之类的,都是靠孟招弟和程素帮忙,往年虽然也能给干完,但是人人累得够呛,今年就不一样了,轻轻松松就把活计给干完了,丝毫不觉得累的。
所以说人多力量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程素还蒸了年糕,用的是糯米面,里面放了核桃仁、红枣、红豆。
那一大块年糕出锅后,松松软软的,切一块热乎的往嘴里塞,甜丝丝的,大人小孩都爱的。
年夜饭那自然没有亏待的,家里又不是出不起这个钱,程素第一年来孟家过年,也叫孟家这饭菜的排场惊到了。
这年头人人吃不上饭,孟家竟然能吃这么好,她也就知道那些消失不见的瓜子去哪了。
饭后,大丫带着弟弟妹妹来磕头。
小萝卜穿着大红棉袄,扎着漂亮的小辫子,往地上一跪,磕头一个比一个猛,吉祥话一套一套的。
大丫说:“阿奶,大孙女祝您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二丫说:“阿奶,恭喜发财,长命百岁。”
三娃:“发财!百岁!”
甄臻可不习惯有人给她磕头,不过有什么办法?孩子们为了压岁钱也是什么都愿意的。
她笑着用红纸包了压岁钱,孩子们就一人一块钱,图个吉利。
倒不是甄臻小气不愿意多给,主要是大房生了三个,二房才一个,给多给少了容易落闲话,倒不如给少点,把大头给儿媳妇当家用就行了。
儿媳妇还是一人一百,俩人都没什么话说。
一百块钱呢,这年头有谁家能拿出这么多钱?
焦蕙兰用几年都用不完一百块,陶爱红虽然手缝大了点,又好吃懒做,用一年也绰绰有余了,她也没什么抱怨的。
晚上关上门,陶爱红就压低声音对孟二勇说:
“娘手头的钱该有一万了吧?”
孟二勇叫她说的一愣,“不能吧?咱家哪有这么多钱?”
“怎么没有?光是你哥这两年卖猪肉就赚了五六千,更别提平常卖瓜子和卖板栗了,瓜子成本低你也知道的,板栗就更别说了,就给了孩子一点工费,成本也低得很,我一笔一笔的都记着呢,你娘手里至少有一万了!”陶爱红嘀咕。
孟二勇觉得不真实,“这么快就一万了?”
“那可不,你娘真藏得住事,手头有那么多钱,还表现得跟没事人似的。昨天大川他媳妇还跟我絮叨,说你娘花钱大手大脚,摊上这样的婆婆是我命苦,她要是知道咱家有这么多钱,是不是得疯?”
陶爱红越想越觉得不真实,一万块钱呢,这是什么概念!
她娘家连一百都没有,婆家存款足足是娘家的一百倍。
孟二勇也激动啊,她娘还真是不显山不露水啊!
也亏得这年头没有富二代这个词,否则他现在就把这标签贴在自己身上,尾巴差点都要翘上天了。
“爱红啊!”孟二勇抓着陶爱红的手,激动道,“咱家也算万元户了!”
陶爱红也激动啊,“二勇,你说这些钱,娘能分多少给我们?”
孟二勇掐指一算,心里就有数了。
他娘现在对老三是没什么偏爱了,最疼的就是他了,怎么都会偏心他一点,分个五六千问题不大。
要是明年家里再能赚一点,分家时他高低也是个万元户。
孟二勇觉得自己支棱起来了,表面上他跟大川苟子没什么两样,可他的财富已经不允许他低调了。
“二勇,我怎么觉得不真实呢?要是天上再掉下一万就好了。”
“掉两万吧?你一万我一万,咱俩这辈子就什么都不用干,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就行了。”
“两万存银行够吃一辈子的吗?”
“怎么不够?那是两万块呢!咱们在银行存个几十年,越存越多,等三四十年后再提出来,白拿了几十年利息,咱还有两万块养老呢!”
陶爱红觉得这真是神仙日子,刚结婚生了孩子就可以退休养老了。
“二勇,你的主意真好,等咱有了两万块钱就存个几十年。”
俩人就这样说定了。
陶爱红今年的目标就是早点怀上孩子,怀上孩子就可以不下地,不干活了。
不下地干活就有钱分,看她这日子过的!
大年夜无事可做,甄臻就怀念起春晚来了。
这还得好几年才能看上,八三年之前也不知道坝头村能不能通电,要是能通电,她高低要买个大彩
电。
不过,八三年她或许已经不在坝头村了。
没春晚看,甄臻晚上就温了一壶小酒。
焦蕙兰整了几个凉菜。
一家人就围着甄臻屋里,陪她说说笑,聊聊家长里短,再嗞一口小酒,回去美美睡一觉,一觉睡到大新年。
程素也喝了几口,她第一次喝酒,很快就醉了。
甄臻把她扶上床,给她塞了个热水袋就叫她睡下了。
次日一早,家里喜气洋洋的,孟老太和孟老太爹也过来串门了。
说是昨夜下了大雪,村里不少牛棚都塌了,李德成一早就组织人去修牛棚了,大国和二勇也被叫去了,孟老太爹就想来看看这边的猪圈和鸡圈有没有塌。
“倒是一点事都没有。”孟老太爹检查了一圈。